序
湘西某座大山深處,有一座村莊,是為陳家村。陳家村建村三十年,村民二十餘戶,雖人口不多,生活卻一直和樂豐足,風調雨順。
辛未年冬月十四,陳家村村頭某戶人家,響起一聲嘹亮的啼哭,原來是有新生女娃降世,這個女娃就是陳念!
陳念出生不久,天上便揚揚灑灑飄起了雪花,大雪紛紛揚揚一連下了幾日,竟成雪災!地裏莊稼盡皆凍死,山上也無獵物可尋,陳家村一時間鬧起了饑荒。
陳念是個命苦的孩子,生不逢時,便隻能跟著大夥一起餓肚子。可憐剛出生的小娃娃本該是粉嫩一團,此時卻又幹又皺,絲毫不見可愛的影子!
陳家村地處山林深處,偏僻得很,若無人引路,外村人想要進村根本無從談起,可山路難行,村裏人想要出來也極為不易。
村民們沒有糧食吃了,隻得餓肚子,前兩年,尚有餘糧可以對付,可這場大雪,竟連著下了五個冬天。
村民們怨聲載道,不知是誰起的頭,說陳念不祥,自她出生後,村民們便沒有吃食。
在這樣的年代裏,陳念作為一個女娃,自然便被送進村外的道觀了。
說起這個道觀,還有一段故事。
聽說三十年前,朝廷某個陳姓官員得罪了權貴,一路被追殺,逃難至此地時巧遇一位道人施法搭救,才得以脫險,又經那道人指引,才有了這陳家村。
隻是那道人並未留下姓名,陳家先祖為表恩德,便在當年施救之處建了一座道觀,陳家先祖感悟,水至清則無魚,至清之地隻能在山水間,於是取名叫“至清觀”。
陳念被送入至清觀時,不!更確切的說,是陳念被丟棄於至清觀時,觀裏隻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道姑。
老道姑在道觀門口發現了陳念,當時的陳念縮成一團坐在角落裏,年紀尚小的她並不知道發生了何事,老道姑卻是知道的。
老道姑見陳念可憐,便自己帶著她,撫養她長大。雖未收為弟子,卻是當作弟子去教,讀書習字,道法經書,無一不傳。可老道姑終究年紀太大,陳念雖吃了不少苦,卻甚是懂事,性子也沉穩,老道姑總算是能放心離去!
陳念十二歲這一年,老道姑坐化了。陳念便從此隻身一人開始流浪了。
。
丁亥年春天,永安城裏來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京城顧家三公子!
說起京城顧家的崛起,那就是一部勵誌傳奇!
三十年前的顧家隻是小小商賈,雖是家財萬貫,卻無半點實權,顧家家主是個精明人,他想效仿先秦呂不韋,以商易官!
無奈接近權貴並非一朝一夕之間的事,正在顧家家主毫無進展的時候,機會來了!
顧家家主無意中得到了禮部侍郎陳煥之欲栽贓成王殿下圖謀不軌的消息,於是果斷地揭發了。
豈料那陳煥之留有後招,一招金蟬脫殼給逃了。雖是如此,但顧家仍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