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終於可以不必慌張地慢慢探究這座建築內部的秘密了,見果然是一座墓室,同金井上麵的墓室是相同的結構,分為前室後室和左右兩間耳室,室內牆壁上鑲著數十顆拳頭大的夜明珠,將整個室內照得恍如白晝,直看得我眼睛都直了,忍不住想走上前去摳下一顆當紀念品帶回去,卻被神秘人一把捏住腕子拉了回來,隻好作罷。
定睛望向前室中央一方桌子高矮的平台之上,不由吃了一大驚,卻見這台子上竟然有一座微型的九龍穀模擬景象!山山水水全部都是按比例縮小製作的,同現實版的毫無二致!
目瞪口呆地走近前去細看,隻見九座峰、九道瀑布、九個祭台,甚至穀中央的這座布滿磁石的山峰,樣樣俱全,穀底湖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見湖內放置的一套複雜的齒輪連動係統,借助瀑布水的衝擊力不停地運轉,轉動了一定的圈數後,湖水中受齒輪連動係統操控的一個大石匣子裏就冒出那個龍式伸縮駕來,之後伸縮駕降下去,又冒出一個石室來,這石室就是帶我們下降到湖底空洞的那個如同升降式電梯的機關。——伸縮架和升降式“電”梯這兩樣東西都是受湖水中的齒輪連動係統控製的,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落一次,賀蘭慕雪那夥人也是這麼進來的。
在這方平台的後麵又有一方平台,呈現的是湖水底下空洞的情形,那所冥殿也被做得惟妙惟肖。第三塊平台上則是地宮的情形,全部做成了橫截麵式,於是從旁邊就可以看到設有機關的地方的運作原理。比如金井處的蹺蹺板,以及每道石門是如何自動開啟的——原來在刻有正確答案的字模內部設有打火鐮和浸了油的麻繩,當字模摁下去後,打火鐮打出的火星濺到麻繩上,迅速順著麻繩燃燒,麻繩的另一端連接著甬路地板下一個盛著裝有油的容器,在油的上方是一個盛有水的封閉的金屬容器,當油點燃,容器內的氣體便逐漸升溫,將水擠入連接著容器的虹吸管,虹吸管的另一端則伸入一隻大桶中,水順著虹吸管流入大桶,大桶則用繩子懸掛起來,靠砝碼和滑輪平衡整個係統,水桶逐漸變重,推動石門上的樞鈕,石門便可以自動打開了。而當油燃燒完畢,石門就會自動關閉,同時將另一隻桶裏存儲的油倒入已經燒空了的盛油的容器之中,以便下一次開啟石門用。
第四塊平台上展示的是磁洞內的情形,那塊岩石的內部也是與石門上的字模連接,用齒輪和連杆操縱木箭的射出,而在孤峰的內部,同樣設有機械係統,以將龍輦推出來飄至岩石邊。
玄機公子將自己的作品以及設計原理在此處一樣不落地展現給了我們,也許他是想向自己的孩子及……女婿炫耀,讓他們能為擁有這樣一位奇才老爹而感到自豪。這一瞬間我真希望大盜就是他的兒子,雖然他已不在人世,至少大盜不會感到太過遺憾。
從前室進入後室,一口碩大的木棺呈於眼前。如果這裏是真墓的話那可夠寒磣的,還不如金井上麵的那座假墓室,至少那棺材還是玉做的,這幅真棺居然用的是木頭,實在讓人摸不透玄機公子的想法。
看了看這木棺竟也沒有釘上釘子,我二話不說地伸爪一指,大盜已是心有靈犀,上前來一把掀開了棺蓋,卻見這大棺材裏頭竟還有一口略小的棺材,這倒也不足為奇,像這樣小棺材外麵套的大棺材叫做“槨”,在正史上漢朝的時候十分盛行。
大盜毫不猶豫地將小棺材的蓋子也掀了去,卻見裏麵仍然沒有屍首,隻有一隻信封。
季燕然伸手將信封拿起,取出裏麵已發黃的信紙,展開來看了一陣,見我們幾個都望著他,便歎了一聲,道:“果然與我推測的相差無幾……這九龍穀的陵墓,確是為當今的雷熾帝所造。二十多年前,雷熾帝微服遊曆江南,一日途經九龍穀,驚歎於此處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回朝後令當時任宮中風水師的一名叫毛通的道士前往九龍穀堪探風水,毛通複旨,言道此地乃山川毓秀之所在、日月精華之所依,若在此建陵,必能屍解成仙,化龍飛升。”
“由於此前毛通也曾言中過幾回或大或小之事,雷熾帝對其言語信任有加,再兼之自古帝王皆盼長生,縱不能不死,往生成仙也是所求。因此雷熾帝便下旨令玄機公子在九龍穀設計督造陵墓,由毛通負責風水策劃,不惜花費巨資,曆時三年終於落成。”
“然而當竣工的那一日,毛通突然找到玄機公子,說此地既是神墓,落成之時必得祭神,否則龍神遷怒,於我皇我朝不利。玄機公子便問他如何祭神,毛通則道……以人牲為祭。殺豬宰羊擲於孤峰之下,所有參與建陵工匠……一個不留!”
聽至此處我氣得打顫,雖然早就聽說過古時為皇帝建陵的工匠十有八九都會落得同樣的下場,但一想到這九龍穀的皇陵工程如此浩大,當時所用工匠何止上千,若一個不留……簡直不啻是一場大屠殺!
季燕然安慰地望了我一眼,繼續沉聲道:“玄機公子自然不肯,當場痛斥毛通妖道害人,毛通盛怒中無意又透露了一個更為駭人的消息——還記得我們在祭台之上所見到的那個石槽罷?石槽底部連接著青銅管,穿過湖水一直通到磁洞上方的那九條龍口之中。卻原來——那石槽是用作將來雷熾帝駕崩下葬後,宰殺人祭,以令鮮血順著青銅管流入磁洞的!直到鮮血盛滿洞底,一直溢上孤峰來——我們方才所見到的孤峰地上遍布的凹槽就是用來引導鮮血環繞這座墓室所用。當血祭過後,雷熾帝的魂魄便會有龍神前來接引,由磁洞的頂端飛升而去,化元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