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主大婚——攔嫁(1 / 2)

先說明一下烏茲國婚嫁習俗。

按照烏茲國習俗,新嫁娘離開家門,是由新娘的兄弟抱上馬,與迎接新娘的新郎並騎到新郎家,取並駕齊驅的意思。

在這新娘到新郎家的一路上,允許攔嫁、搶親,以免會有錯嫁錯娶的情況發生。

碰到攔嫁,多半是女方親屬或者親近的人不同意這樁婚事,前來討要說法,就由新娘一方出麵交涉,引經據典,呈明原由,取得攔嫁之人理解後再次前行,若攔嫁之人不講理,可以強行通過。

碰到搶親,就由迎親的新郎方出麵處理,因為搶親者多半是女方的仰慕者所為,若女方對搶親者無意,則新郎方麵可以強行武力驅逐,若新郎方麵太弱,新娘被搶走也不無可能,所以新郎方麵在迎親時經常會聲勢比較浩大,彰顯實力,以警告搶親者。

到了新郎家門口,會由新郎抱新娘下馬進屋,行大禮,拜祖宗,與親朋友好友同慶。烏茲國民風開放,新娘進了新郎的門,就可以換下累贅的喜服,與新郎一起向賓朋敬酒,烏茲國人善飲,愛熱鬧,喜宴時間很長,從中午一直慢慢拖到晚上,這中間可以休息,但到了晚上,卻是最熱鬧的時候,白天很多人都有事,晚上所有能參與且有空閑的烏茲國人,都可以一起聚到室外,燃起熊熊的篝火,圍著篝火唱歌跳舞慶祝。

烏茲國人喜愛這種活動,有時候,他們甚至不需要知道新娘新郎是誰,也可以加入狂歡的隊伍,隻為釋放一天積攢下來的熱情,有些年輕男女更是可以在這篝火上趁機尋找自己心愛的人。

當然,烏茲國的婚嫁卻也是有時間規定的,不管是國主還是平民百姓,都隻能選擇月圓之夜慶祝狂歡,他們認為在月亮的見證下才是圓圓滿滿,這一天,也是大家都盡情揮霍激情的一天。

???

當龍亦飛抱著龍婧兒走出驛館時,驛館外急促的鑼鼓聲停下來。隨之而來的是喜慶的呼喝聲和歡快的樂聲……

迎親的隊伍浩大而綿長,因為視線受阻,一眼也望不到頭,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夏夢雪看到那敲打著鑼鼓的漢子揚著鼓錘互相敲擊,那充滿著活力的擊打聲充斥著一種生機勃勃的氣息,他們個個精神飽滿,臉上帶著笑,嘴裏帶著欣喜的呼喝,這份熱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使人不由自主地也興奮、激動起來。想起不久前出嫁的二姐,相比而言,規矩深嚴的龍華婚嫁場景確實太古板嚴肅了些。

龍亦飛也是第一次參加烏茲國的婚禮,他在門口停了一下,看了眼熱情的迎親之人,就抱著龍婧兒,踏著地上的紅毯,在伴娘拋灑的鮮花中緩緩走向那匹帶著大紅綢花的梨花白色高大馬匹麵前,輕輕把她安放在馬上,並牽著馬上的紅綢交到左遼王的手上,“豆兄,我這妹子,雖然不是國色天香,卻性格和善,為人通情達理,請善待之。”

左遼王接過紅綢,衝龍亦飛抱了抱拳,豪爽地答道:“亦飛兄弟放心,我烏茲國人,要麼不娶安人,娶了就是一生的伴侶。單飛的雁飛不高,單騎的馬跑不歡,我們草原上要的是共同進退的家人,不是美麗的擺設。隻要公主把烏茲國當做自己的家,我蝶豆就敬她重她,萬無薄待的道理。”

龍亦飛點點頭,回身上馬,夏夢雪也跟著在旁邊上了一匹馬,緊跟在龍婧兒的馬後麵。

左遼王把紅綢係在腰上,正要招呼起程,突然看了下端坐在馬上一動不動的龍婧兒,猛地探過身扯下龍婧兒頭上的蓋頭,把那大紅蓋頭揣在身上,朗聲叫道:“我烏茲國人一向爽快,什麼事情喜歡在明麵上,公主這蓋頭還是取下吧,戴著它不利於行。”

夏夢雪被這突然發生的變故一驚,就要打馬上前,龍亦飛攔住她,衝她搖搖頭,指了指龍婧兒,示意這事兒由龍婧兒自己處理。

龍婧兒蓋頭猛地被揭,著實嚇了一跳,她驚慌地抓住韁繩穩了穩身子,等看到左遼王蝶豆臉上的笑並無調侃的意思,而是滿臉真誠和鼓勵,才落下心來,她環視一下四周,笑著朝左遼王欠了欠身,說道:“多謝國主體諒,婧兒正擔心蒙著這塊紅布,會騎著馬找不著方向,無法跟上國主的步伐,國主此舉幫了婧兒大忙。”

左遼王蝶豆哈哈大笑,他輕輕地一揮手中的馬鞭,扯了扯紅綢帶,“好,公主坐好,我們這就起程了。”

在歡快的樂曲聲中,迎親隊伍開始前行,打前的是彈著琴吹著嗩呐的樂人,烏茲國的嗩呐倒與龍華的相似,那琴卻是當日蘇韻在龍華皇宮彈奏的那種,與龍華的樂器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