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4章 封賞(2 / 2)

安世昌點點頭,又提議道:“父皇、皇祖母,前皇後請求在冷宮修建一個佛堂,她帶著幾個高位份的妃嬪,就在那裏終老。兒臣想要答應。另外,侍寢過的妃嬪,一律遣去淨心庵清修。沒有侍寢過的,又有名分的後宮女子,就都遣散回家吧!其餘超過十七歲的宮女,沒有犯下罪行的,也給些安家的銀兩,遣散回家。不知父皇和祖母意下如何?”

太皇太後欣慰的笑了,不住的點頭:“如此甚好,陛下此舉,大善!後宮那些宮女,原本大多數也是家境富裕人家的寶貝女兒,來到這宮廷,過著如履薄冰的苦日子,實在是委屈她們了!”

安世昌含笑點頭:“好,孫兒聽皇祖母的!孫兒打算精簡皇宮的人員,所有的太監、宮女,統統縮減至原來的三成,並增設處理各項事務的女官,以代替太監的某些方麵的工作。”

他娓娓道來,談笑風生,所說所講,帶有濃鬱的“杏兒特色”。太皇太後和太上皇都不禁欣慰的笑了,一邊津津有味的聽著,一邊頻頻點頭。

看來,安瀾國有這個兒子(孫子)在,他們都不用太擔心了。世昌他原本就為人很寬厚,經過了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又有沈捷、杏兒、許悠然、燕無雙那樣的高人相伴,時不時的指點一下,如今已經成長成熟了許多許多,是一個好帝王的合格人選!

長輩同意了,安世昌沒有了壓力,大筆一揮,就接連下了好幾道聖旨,將廢帝遺留下來的亂糟糟的後宮,速速給清理幹淨了。

如今的後宮,隻有安世昌、皇後談語、太子安浩、晉王安華、永泰長公主安蕊,說不出的安寧祥和。一家五口,除了太子去了東宮居住之外,都住在坤寧宮裏。皇上隻是在很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國事繁忙,需要徹夜批閱奏折的時候,或者需要連夜商議國事的時候,才會夜宿養心殿的暖閣。

沒有了時刻會給皇後下絆子、給皇子公主下毒的後宮妃嬪,皇後悠閑得很,精力體力也旺盛得很,就跟過去那樣親自教養撫育兒女。

世人都知道護國公主柴杏兒,非常討厭男人納妾,有她坐鎮,沒有大臣敢於公然上折子,請皇上選妃。當然了,背地裏的動靜,可一直不斷。動靜,也不小。

不過,皇帝一家,都是從流放之中走過來的,又深受杏兒影響。這一點壓力,還是可以應對的。尤其是太子殿下,表現得非常出色,小小年紀,一個冷冷的目光掃過去,就將那些前來勸說皇後為聖上選妃的、心術不正的“誥命夫人”,給嚇得連忙閉嘴了。

沈捷被封為定國王爺,封地正是東北府,並特許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這是為以後東北府過渡為齊國的領地做鋪墊。沈家和杏兒名下的大部分的產業,都收回來了,卻又被沈捷、杏兒賣了其中的七成,將所得的一百萬兩銀子之中的五十萬兩,無償捐獻給了安世昌,作為他的私房錢。

沈捷跟杏兒商議決定,等一年半載之後,沈家和柴家的人,就舉族遷往東北府。隻餘下少數一部分人,繼續料理安瀾國境內餘下的產業。沈家的主要是航運業、布莊、糧鋪和田產山林,當然這是在明處的,在暗處的那些產業,依然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曝光。

這是沈家最後的底線,不到萬不得已,沈捷都不想曝光。就讓這作為沈氏家族的一個秘密,流傳千年百年,交付到每一任家主繼承人的手中。有了這些秘密的產業做保障,還有那些暗衛和死士的守護,沈氏家族無論到了什麼時候,至少可以保下幾個優秀的子嗣,不至於會麵落到被滅族的悲慘局麵。

杏兒名下產業,隻餘下茶香商號、田香商號以及香滿樓。而且,茶香商號跟香滿樓,隻限於全國十大城市;田香商號,隻限於籬州、槐城、京城,以及其他三個地區。其餘的,都賣掉了,有的股份轉給了許家,有的給了燕家,有的給了新的股東。當然了,新的股東也是知根知底的,是可以信賴之人,跟沈家、許家或者燕家,特別是跟安世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許悠然被封為逍遙王,他拒絕接受封地,隻收下了許家的大部分祖產。不但如此,他還捐獻了整整二十萬兩的白銀,作為對安世昌初登大寶的支持。燕無雙被封為燕王,也沒有接受封地,燕家的大部分產業,也都收回來了,燕無雙也捐獻了二十萬兩白銀。

換言之,封王,有封地的,僅有沈捷一人。就連晉王,也隻是空有一個封號而已。這是一個信號,少數政治嗅覺極其敏銳的人,感覺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味道。

這幾家人的捐款行動,帶動了一大批的人,幾天的時間,款項就達到了一百三十萬兩白銀,大大的緩解了安世昌窘迫的經濟狀況。

前一任皇帝和他的後宮,窮奢極欲,揮霍無度。上料不正下梁歪,下麵的官員也有樣學樣,各級衙門虧空巨大,行賄受賄蔚然成風,而且聳人聽聞。內務府的賬上,竟然窮得隻有一萬多兩銀子,怪嚇人的。

安世昌乍一聽聞,也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