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0章 牽掛(1 / 2)

這偏遠的小鎮,消費能力極低,這個整個的交易,三十個押送的官差,整整賺了五十五片金葉子。另外,還得了幾個不可多得的秘方,十道菜的製作方法。

官差打道回京,可謂是賺了個盆滿缽滿,高興得都快要找不到北了。他們也重來沒有想過,要奪取柴勇等人的金子,因為這些人雖然沒啥了不起,但是背後有定國侯、安然郡主和無雙山莊以及天下第一莊。

所謂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些勢力的背後,定然還有很多的人沒有被流放。所以,他們也不傻,自然不會將柴勇這些人逼入絕境。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當然了,也幸虧這個官差頭領,還算是個有良心的人。雖然因為他的父兄都投靠了竇家,他也不得不站在竇家那邊,但是他卻也打心底裏敬佩安然郡主跟定國侯的為人,輕易不肯為惡。

如今,有了這些意外之財,他作為老大,怎麼也可以分得二十片金葉子。回去京城之後,就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辭去衙門裏的差使。帶著妻子兒女去一個相對安寧的鄉下地方,買上十畝水田,一家人也可以過上安慰的好日子。

目送著官差們遠去的背影,柴勇和崔潮生交頭接耳了一番,又詢問了燕飛舞夫妻倆和秦老板秦恪的意見,就對現有的物質做出了分配。

柴勇召集了眾人,站在了一個小土堆上,大聲喊話:“給位親朋好友,咱們大家都是相熟的,又都是無辜被流放之人。來到這裏,咱們應該同心協力,互相幫助,互相愛護,把日子過下去,好好的過下去!大家不要灰心,隻要熬過了這個寒冬,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眾人紛紛點頭,鼓掌以表示讚同。

柴勇使勁的一揮手,現場安靜下來,他又大聲的喊道:“如今,咱們手頭的吃的喝的用的,都非常有限,離開春還有一個多月,大家必須省吃儉用,才能熬到春暖花開的時候。等到了春天,這荒原裏就會有野菜、野果、蘑菇、野雞、野鴨等等可以吃的東西。所以,咱們目前最重要的是,就是精誠團結,一致對外,把這個冬天熬過去!”

崔潮生接過他的話:“我們商量過了,咱們成立一個新的村子,三百三十一人,以家庭為單位,自由組合,五十來個人組成一個互助小組。這樣算下來的話,就有六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負責安排小組成員的各項活動,老弱婦孺,就留在家裏幹家務活,組長帶領小組裏的青壯年修建房屋和開荒種地!”

頓了頓,又語氣鏗鏘的喊道:“我崔潮生毛遂自薦,擔任副總管事,柴勇為總管事,秦老爺為賬房總管,燕飛舞為護院統領,敢問大家,意下如何?”

“沒有意見,這樣挺好的!”

三百多人交頭接耳了幾句,一致讚同。

俗話說的好,“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那些吃的喝的用的,都是人家掏金葉子換來的,他們又懂農事,不聽他們的,那還能咋樣?除非,想要喝西北風和露宿荒野。

秦恪點了崔潮生的兒子和柴勇的兒子,作為賬房裏的小管事,跟著他學做賬,管理事務。

村子,被命名為樺樹村。顧名思義,因為這附近生長了一小片十幾棵白樺樹。

崔家、柴家,燕家和秦家,理所當的,組成了一個互助小組。幾家人的家仆,本來也沒有幾個,在抄家之前,又各自放了一批人,恢複了那些人的自由身。

不聽勸阻,一定要跟著來關東的,一共有三十六個人。崔家有五人,這是一家五口,都是青壯年;柴家有六人,是兩家人,也都是青壯年;燕家有十五人,是三家人,有老又少;秦家有十個,兩家人,年齡從十三歲到四十歲。

崔潮生一家七人,父母、妻子、兩個兒子,一個女人;柴勇家一家六人,妻子,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燕家四人,夫妻倆,帶著一兒一女;秦家也隻有四人,一個貴妾,貴妾生的一兒一女。秦恪的妻子早在五年前就和離,秦默帶著妻子兒女在外地赴任。

主子二十一個,加上三十六個家仆,一共有五十七人,剛好組成了第一互助小組。柴勇是組長,崔潮生是副組長,燕飛舞是負責安全保衛的管事,梅兒是負責廚房的內管事,秦恪是外管事兼賬房。

幾家人商議決定,留下五一百斤糧食、一袋粗玉米麵、兩隻鐵鍋、一把菜刀、五把鋤頭、五斤鹽、五個木碗、五十六個瓷碗,兩個裝菜的大海碗,一把勺子、一把鏟子、一把竹筷子、七床嶄新的棉被、五分之一的蔬菜種子、糧食種子和藥材。

其餘的,都平分成了五份,無償的提供給其他五個互助小組。

分配好了,柴勇幾個又幫助其他的小組選出了小組長,就趕緊做了午飯,吃過之後,就選了一個地方,將帳篷給搭建了起來。帳篷搭建好了,就讓老人和孩子以及身體虛弱的人,趕緊進帳篷裏歇息,不要再站在野地裏吹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