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淳搬出宮開府之前,被聖上封為淳王,然而隻賞賜了一百兩的安家費。十一歲的淳王,帶著兩個太監,兩個宮女,一個奶嬤嬤,以及幾個簡單的包袱,下了馬車,就這樣可憐兮兮的站在了王府的大門口。
碧果在隔壁柴府的一棵大樹上隱藏了身形,等了好久了,見了此情此景,連忙悄沒聲的下了樹,去了英武將軍府向杏兒稟報:“郡主,淳王殿下好可憐,依屬下之見,跟一個落魄的少爺相比,也沒有什麼差別。”
杏兒並沒有吃驚,這樣的情形她其實早有心理準備,過去的長公主府,如今的淳王府,如果不是因為喜貴人跟長公主的關係不錯的話,如果不是因為淳王跟柴家姐弟五人的比較對脾氣的話,這個府邸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安淳的。
就連安淳封了王爺,而不是郡王爺,有一半的原因也是借了長公主和杏兒的福氣,聖上是看在長公主跟杏兒的份上,才勉為其難的。對於這個沉默到近乎木訥的兒子,安俊逸實在沒有什麼印象,那個因為春風一度而懷上了龍種的母親喜貴人,安俊逸已經超過五年沒有寵幸她了!
對於這樣的喜貴人,這樣的淳王爺,杏兒是有點可憐的,有點同情的。她沉吟了片刻,就吩咐碧果:“你去書院找安兒跟鴻兒回來,讓他們今天早點回家,給隔壁的新鄰居送一些慶賀喬遷之喜的賀禮過去!至於賀禮,我會親自準備,到時候會讓翠羽送過去柴府!”
杏兒給淳王準備的禮物,是五百兩銀子的賀儀,還有一整套的廚房用具、茶具、臥室用品(包括床鋪和衣櫃),以及她親自下廚做的一個席麵的美味佳肴。
華燈初上,淳王府冷冷清清的,除了幾個來恭賀的少年之外,連個長輩都沒有。偌大的王府,讓少年安淳的心裏感到一種深深的孤寂和落寞,還有對前路的茫然和無措。
今日來給他慶賀喬遷之喜的,是他在皇家書院裏認識的幾個同窗好友,幾乎都是世家大族裏不怎麼受寵的嫡次子。也有兩個是五品小官家的兒子,是被後母給處處排擠迫害的可憐人,跟他一樣的可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幾個少年,也都是心性純良,頗有正義感之輩,跟與世無爭的淳王非常的投緣。幾個少年也都不是富裕之人,都力所能及的,給了十兩二十兩的賀儀。有的幹脆直接從自己阿娘那裏要來些布匹、補品,又去問廚房要來一些蔬菜瓜果和糧食,好歹幫襯一下淳王,讓這偌大的王府不至於空空如也。
“謝謝大家,他日有機會,定當厚報!”少年王爺的眼底赫然閃過晶瑩的淚光,雪中送炭才是真情意,今日他開府獨自過日子,這幾個好友能來給他慶賀,必然是頂著各種壓力來的。這份情誼,他將銘記在心,不敢輕易忘記。
少年們頜首微笑,用眼神回答:咱們是好友,這都是應該的,王爺不必言謝。
就在這個時候,淳王僅有的兩個貼身侍衛章木、柳根一個拎著一袋青菜瓜果和一隻雞一隻鴨,一個扛著一大袋的糧食,來到了王府的門口。正要敲門,不巧隔壁柴府的大門打開了,出來十幾個人,抬著一長串的東西,停在了王府的門口。
柴安和柴鴻各種拎著一個禮盒,笑盈盈的走了過來。
兩侍衛認識柴安,連忙上前行禮:“小的見過郡王,郡王萬福金安!”
柴安微微笑道:“我是代表柴家來恭賀王爺喬遷之喜的,請幫忙通報一聲!”
章木和柳根聞言,頓時又驚又喜,連忙敲開大門,對柴安躬身相請:“郡王爺有請!”又大聲對著裏麵喊道:“有貴客來訪,隔壁的郡王爺光臨!”聲音洪亮悅耳,滿滿的都是喜悅和激動。
聲音傳入正房花廳,淳王爺連忙帶著眾人出迎。
看著那絡繹不絕的送禮隊伍,少年王爺呆愣住了,連忙拱手道:“郡王來了,歡迎歡迎,熱烈歡迎!非常感謝!隻是,這麼多東西,實在不敢當,還是送回去吧!”
開玩笑,眼前的這個安郡王,也不過才十一歲,跟自己一般大,讓他送這麼厚的禮物,日後自己何以為報?自己實在是太窮了,這份人情,還不起啊!
柴安了然的笑了,擺擺手:“這是我二姐安然郡主準備的禮物,我自己可一個銅板也沒有出,也沒有操半分心思。我也是剛從書院回來,這些禮物就擺在了庭院裏,就等著我送過來呢!這是我二姐的一片心意,她特意囑咐過,說假如王爺拒絕的話,就說這是做姐姐對弟弟的一片心意,還請笑納!”
淳王的眼裏,就驀然生起了一片水霧,他再次向僅僅小自己一個月的柴安拱拱手,誠懇的致謝:“謝謝安弟,謝謝杏兒姐姐!”他沒有再跟柴安客氣,而是喚了一個很親熱的稱呼。
本來嘛,長公主是他的姑姑,杏兒和安兒,就是他的表姐和表弟了!安弟和杏兒姐姐的稱呼,在長公主在他的麵前,讓他這樣稱呼的。安然郡主杏兒,也在他的麵前,自稱為“杏兒姐姐”,視他為自己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