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稱呼上,博比亞倫家族原本也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稱呼一個人的名字需要先稱呼他的姓,再稱呼他的名。
但在博比亞倫喜得一對雙胞胎後,一位博比亞倫家族中的學士趁族長大為高興之日,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
學士的建議就是提倡在稱呼一個人的時候隻需要稱呼他的名字就行了,這樣更為簡潔,同時也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博比亞倫在聽後也覺得沒什麼不妥的,就批準了學士的提議,所以澤錫萊和英吉亞都是兩位王子的名,那兩個名字在博比亞倫家族中的古語分別是“創造和平的人”和“永遠的英雄”。
博比亞倫非常愛他的兩個兒子,當然,兩個英俊的王子也是天資聰明,隻要是博比亞倫教他們的,他們定是一學就會,一百歲的他們就跟隨自己的父親征戰沙場了,而且兩兄弟是所向披靡,戰績累累。
博比亞倫家族的年曆也是按照神界天厲年來計算的,所以他們的一百年也就相當於現代的十歲吧,兩個十歲的小子就讓一幫冥界惡魔再無生還機會,如此卓越的鋒芒讓天神都為之震撼。
但是,有時候鋒芒太露是必會招來殺生之禍的。
羅瑞斯家族的族長一直以來都對博比亞倫懷恨在心,博比亞倫新城的城址位於神界的香榭麗大道,可以在那裏居住的都是功績卓越的大功臣。
博比亞倫新城修築之前,天神本是要在大道的中心位置修築羅瑞之城來感謝那位三朝元老的。
羅瑞斯自天神造物以來就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他的官品自然也屬神界一品官,平日他會負責主持神界議會,如實向天神稟報天下之事以及挑選新一屆天兵的重大責任。
雖然他未能隨天神奔赴沙場與敵軍正麵交鋒,但他卻擁有無比優越的軍事策略,上百場勝仗都是由他為天兵指點的。而且,羅瑞斯家族的族人世世代代都對天神忠心耿耿,他們一心想要為天神分擔責任和憂愁。
羅瑞斯一家對神界的奉獻,大家都看在眼裏,所以在神界第八千六百次會議上,眾神官都紛紛提議讓天神為羅瑞斯在香榭麗大道修築城池一座,不然他那一大家子常年居住在內務大臣的白宮裏實在是太委屈了。
天神聽後也立即答應了眾神官的提議,可城池還沒落成,天神就改主意了,由於博比亞倫與他的兩個兒子率領天兵天將凱旋而歸,他們擊敗了妖、魔,鬼三界的圍剿,實在是讓整個神界都感到大快人心。
天神一興奮,就立即在香榭麗大道的中心位置為博比亞倫重修建了一座比之前更為華麗的城池。無論是宮殿還是教堂都是極盡奢華,甚至比天神自個兒的天殿還要華麗幾倍。
天神賜城池於博比亞倫後也考慮到了羅瑞斯的感受,所以他利用法杖施法延長了香榭麗大道,並在大道偏東方向同樣修築了一座羅瑞之城,供羅瑞斯和他的族人們居住。
羅瑞斯雖然不敢表麵反對天神,可實際上他的心裏是極其不舒坦的,城池是小,從他內心講,要不要那些華麗的城堡和宮殿其實都是無所謂的,沒有專屬城池,他和他的家人同樣可以很開心,很愉悅的住在白宮之中。可是,一座專屬城池往往投射出了他在神界的位置。
兩座城池相隔不遠,差別可不小,自從博比亞倫城坐落於香榭麗大道後,每日都會有成群結隊的神官前往此城,親自拜訪博比亞倫。
那些神官平日可都是心高氣傲的,難得他們能對博比亞倫服服帖帖。不管神官們是出於何種目的親自拜訪博比亞倫,那喧鬧的場景總還是讓博比亞倫的臉上添了不少彩的。
而羅瑞之城可就得用淒淒慘慘去形容了,眾位神官心裏明白,曾經耀武揚威的羅瑞斯已經失寵了,所以他們也沒並要花些經曆去做那些表麵功夫了,羅瑞之城落成後便無人問津。
本是喜事一樁,可在羅瑞斯的心裏就像是自己被打進了冷宮。有了博比亞倫,天神也很少找羅瑞斯商談大事了。偶爾宣他進殿,也就是讓他操辦一些宴會什麼的,同樣都為一朝功臣,如此待遇又怎會不讓人產生落差之感呢?
最重要的是,博比亞倫的那兩個兒子都非等閑之輩,而羅瑞斯就隻有兩個女兒,雖然二女都是天資聰慧的可人兒,可她們畢竟不能像男子一般輕易參加天下大事的議會,再者,丹菲爾公主的實力已經征服了整個神界,要讓兩個女兒踩著丹菲爾的肩一步步往上爬,從而掌握住至高無上的權利,那根本就是羅瑞斯自己在癡人說夢罷了。
他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唯一的選擇就是不折手段的鏟除博比亞倫家族的頂梁柱,隻要他們的族長一死,他便可以重新獲得遺失的權位。他也堅信,有了他的協助,天神治理天下那是毫無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