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戀曲之綁架格格(惘人)
引子
“格格。”
“格格,你在哪兒啊?”
一聲聲的叫喚令她瑟縮著瘦小的身軀,身子本能地往更陰暗處隱藏。濕潤的空氣粘住了她的衣裳,寒氣從腳底躥入四肢八骸引起了陣陣戰栗。比起被發現,她寧願被孤寒包裹,她隻想要一個人,她隻想擺脫掉那一雙雙注視的眼眸,陌生的人時時盯著她,額娘還不要她,她委屈地哭起來。
晃動的身影在小小的驚恐的眼珠中閃爍著,她抱住自己,不讓自己有被發現的可能。
身子一再退縮,她立即僵住了,她碰到一堵厚實溫暖的牆壁。恐懼在瞬間抓住了她,微張的小嘴被狠狠堵住,她被困在一個陌生的懷抱裏。
“不許出聲,否則你現在就得死。”身後傳來低沉的聲音,是一個男人。
這個假山洞裏居然還有人,而且這個人挾持了她。她嚇得小臉發白,她隻想要一點小小的任性,她隻想遠離那群人一會兒,為什麼要抓她,為什麼要她死?
在這裏居然有人敢殺她,她怎麼也想不到,她沒有想到在這個大園子裏她會是危險的,臉上的淚掉得更多。
“不準哭!”溫熱的液體滴在男人的手背上,“你是格格?”他聽到了禁軍的呼喊,現在外麵來來往往的盡是大內侍衛,若不是如此,他也不用窩在這個小洞裏一動不能動。令他不解的是一個格格為什麼要躲在假山洞裏哭,讓整個皇宮的人都來找她?
她哭著掙紮,她討厭陌生人,早知如此,她寧願呆在寧壽宮裏被一群宮女和太監守著,即使那樣還是見不到額娘。
“你再動一下的話,我保證下一刻你永遠都不能動。”他將她箍得更緊,威脅她。
終於,她乖乖放棄了掙紮,然而胸腔內充斥的恐懼仍沒法止住她顫抖的身體和湧出的眼淚,她很想開口說話,所有可以彙集成文字的氣流都被淹沒在濕熱的大掌裏。
“我問你話,你隻須點頭或是搖頭,聽清楚沒有。”
她點頭,冰涼的小指糾緊了衣擺,想著如何能讓外麵的人發現自己。
“你是康熙的女兒?”
她認命的點頭,外麵所有的人都在找她,身後的力量好強大,她不敢撒謊。
她的答案明顯讓身後的人僵硬了身體,恐懼在胸口迅速擴張,黑亮的眼眸睜大更大,他要殺自己了嗎?她下意識地知道這個人不是宮裏的人,宮裏的人沒人敢傷她的。她還沒來得及想清楚,隻覺頸下被重重按了一下,她失去了所有的意識。
她埋頭沉思的時間更多了,是否每虛長一歲腦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幾分了?是否腦子裏的東西越多就越容易胡思亂想了?若非如此,她現在的情況又如何解釋?
她會記起及笄那一年四哥帶她出宮的事。穿著四哥特地為她準備的藍褂長袍,瀉下了終日盤起的青絲,在丫頭的侍候下結成了大辮子,再戴上鑲金絲的圓頂男帽,扮成了名王孫公子哥和四哥坐在明月樓裏聽著台上旦角兒唱著鶯鶯送張生,耳中充斥的是樓上樓下那些所謂的大老爺們的吆喝聲。
她不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雖談不上畏懼人群,也沒有喜歡的心情。
四哥知道她的心性,事先安排好了一切,一路小心翼翼,不讓外頭的汙聲濁氣沾到她一絲一毫。四哥告訴她明月樓的戲班是京城拔尖兒的,明月樓的清蒸鴨脯是京城一絕的,那時的她隻是笑笑,一切聽從了四哥的安排,她沒有告訴四哥她從來不是看戲的人,也從來不是個嗜吃的人。
離開了大戲園,四哥包下了間小酒樓,嘴裏咬著花生豆,聽著說書的口沫橫飛的講著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的傳奇。
那次並不能算是一次愉快的經曆,她所見所聞皆四哥的特意安排。四哥要保護她,她看到的也隻會是四哥希望她看到的。
她仍然會懷念那次經曆,每一回接近自由的機會她都是極為懷念的。曾幾何時她也像皇阿瑪一樣歎息自己為何不是男兒身,若為男兒,她亦可如四哥一樣天南海北,領略江南江北的風情民俗,而不僅僅在書本中望梅止渴。或許這次她可以離宮了,隻是這可能是永遠的離開。那就是所有的公主都會走的一條路——遠嫁。
皇阿瑪正琢磨給她找額駙,前麵幾位公主都遠嫁大漠,她自然也不可幸免。
她不像額娘的焦慮,整日的坐立不安;聽聞四哥為她的婚事東奔西走她也隻是笑。不是因為自己不在乎,而是她對自己和皇奶奶有信心。皇奶奶不會答應她遠嫁大漠,她的身體不好,整個北京城都知道的,大漠的風沙戈壁隻會要了她的命,皇奶奶不會讓她冒這個險。
其實她已有了嫁人的準備,一個格格公主二八之年一過就要有這個準備。她隻是沒有嫁到草原大漠的準備,天生傲骨容不得她的下半生要和一個草原莽漢糾纏在一起,她要的男人不該是那樣。隻是她要的,是永遠不可得的。也許嫁了,才可能真正的解脫吧?但,她能做到嗎?
她對未來並沒有多大的期許,求的隻是能安然的過活。這是個奢侈的想法,至少在過去十八年裏她不曾安然自在過,每日麻木機械地做著令皇阿瑪和宮裏所有人滿意的事,不出差錯,小心翼翼,算盡機關,成為天下人眼裏高貴的和碩格格。
以為自己已經麻木了,這樣的日子過上一輩子也沒有什麼差別。這些日子的心緒煩亂卻提醒著她的落寞,無奈及毫無希望的渴求。
“格格。”李嬤嬤沉穩的聲音擾亂了她的沉思,“寧壽宮傳話過來了,請格格過去陪膳。”
俏麗的睫毛不經意的揚起,“你去回話,我即刻過去。”修長的身子在晚霞映襯下凸顯得更加勻稱,“梧桐,過來侍候本格格更衣。”
“是格格。”
“是格格。”
李嬤嬤依言退下,梧桐徐步上前,身後兩個小丫頭恭恭敬敬捧著前日寧壽宮送來的黃緞繡鳳錦褂及牡丹繡花披肩,旁邊大丫頭幻兒手裏端的旗頭,這都是太後最喜歡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