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在地下之王時間,楊淩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機會地就被內心的歉疚所擊倒,這便是一個鐵證。
長久以來的自我拷問,讓楊淩心力交瘁,同時心靈的裂口也越開越大。
但是,在對戰羅蘭,這個無論傳承實力都和他類似的家夥後,楊淩突然之間就好像想通了什麼似的。
雖然對於羅蘭口中要分割華夏的話語相當憤怒,可是有一點卻讓楊淩那苦苦追尋答案的靈魂得到了提示。
楊淩在酆都詭城年輕一輩中的聲望,幾乎可以說是第一人,獲得了仙火承認的他無疑想要擔任何處的領隊人,想必他人都不會有什麼意見。
因此,他從來沒有想到過,或者說別人也不會想到,他會為了某一個人,去竭力戰鬥。
可是此刻,楊淩卻第一次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其實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去戰鬥,而不是去勞心勞力地去思考大局或是其他的什麼東西。
就像昔日他的父親楊戰那樣,亦或是他的祖先們那樣,他們楊家從來都是他人的左膀右臂,卻很少有獨當一麵的情況。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這就是楊家人的通病,更喜歡在最前線發揮自己的力量,從而將思考如何安排戰局的工作交給別人,當然,也是自己最信任和承認的家夥。
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畢竟楊淩的背後,屹立的是第九殿農家。
農家雖然名為農家,或許最早期的時候的確是以農民為主的學術組織,可是隨著時間與科技的前行,農家所代表的群體也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農家自然也不會墨守成規,同樣也在不斷更新自身。
因此今日第九殿農家的背後,站立的是支撐整個國家核心生產力的那群人。
他們,沒有太多的野心,****辛勞不過就為填飽肚皮,過上平凡安穩的日子,比起官場皇宮裏的那些勾心鬥角,他們更喜歡把心思放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然後想著如何更好地用這些養活自己的家人。
這也是為什麼,就勢力來說,整個酆都詭城內除了萬教外,就很難再有其他脈的人可能望農家項背了。
因為,農家本身就代表華夏,不,應該說是整個世界上最平凡,也是最繁多的那一群人。
也正因為如此,追隨一位值得信賴的明主,一位可以讓他們足以實現內心願景並為之奮鬥的被追隨者,這無疑是千萬平凡人心中最希望的事情,而深受農家思想熏陶的楊淩,也是如此思考的。
過去的楊淩,其實內心中無疑是選定了郭曲,所以才會在爆發後來的種種後,自認為遭遇背叛的楊淩會拿槍插進郭曲胸膛的事情吧。
喪失了心中的明主後,楊淩雖然恢複了自由,可是這也讓他陷入了無盡的迷茫,就好像人生都沒了目標,而心中願景也化作再不能掌控的猛虎,從而被萬般無奈的楊淩封印。
那麼,如今的郭曲可信嗎?
回想著如今這段時日來,明珠城以及罪陵中的種種,楊淩點了點頭,心頭的猶豫無疑被拋卻了,他信任郭曲,他相信郭曲的判斷,一如過去那樣。
於是,楊淩放出了內心的猛虎,不再迷茫的他,終於有了重新麵對內心願景的勇氣與決心,而這也讓那頭猛虎終於再度恢複了往日的威風凜凜,而非不可控製的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