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射靶場,不同於一般的那種空曠的靶場,而是在一個四四方方的,由大理石所雕砌而成的狹窄空間裏。試煉者需要站在靶場的一頭,那案台之後,彎弓射箭,將箭射入另一邊靶子的紅色靶心上。
靶子與射擊者之間的距離為十米,這並非是郭曲目測的,而是在地上明明白白標好了的,可以說是相當適中的一個距離。
郭曲的射擊技術是毋庸置疑的,之前在和楊淩的戰鬥中,操作著將近二十根箭還能準確無誤地組成十方殺陣,雖然由於楊淩的活躍這剿殺沒有成功,不過卻與箭的準頭無關。
身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在箭離手之前必然會預測風的流速,強度,通過這一點來避免甚至是利用風對於箭的影響。
當然,這一點隻適用於風速變化不大的時候。
那麼,在風速不定的時候,又該如何呢?
就比如,郭曲的箭在離手飛了兩米之後,那大理石牆壁突然出現了兩麵由小孔鑄就的擋板,隨即劇烈的風就從那小孔中噴吐而出。
在郭曲的仔細觀察下發現,那由風力覆蓋的區域大概有著兩米左右,而且看著自己的箭尾翎羽擺動的樣子,郭曲基本上可以判斷出是“弱強弱”的風力配置。而郭曲的箭也因為被注入了氣勁,所以也算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這風力區域。
隻是,郭曲同樣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箭已經算是強弩之末,其中注入的氣勁最多也就隻能支撐箭繼續平穩地飛向靶心,卻不能確保它可以再經受一次磨難。
然後,郭曲就看到了自己的箭,簡直就像餓漢見到了美食一般,在度過下一個兩米的時候,那箭頭就斜向上,毫不回頭地衝向了牆麵,同時貼在了上麵。
是的,就是貼在上麵。
看起來繼風力阻攔之後,下一個兩米是由磁力所構成的空間,任何金屬製箭頭都很難突破磁性穿越它。
郭曲並沒有繼續嚐試下去,一方麵是因為十秒時間已經快到了,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想要再看看另外三人的情況。
第二個人,是楊淩。
在之前和郭曲的激突中,他已經暴露出了他的氣勁不如郭曲渾厚的事實,不過和郭曲身經百戰,謀而後動的戰鬥經驗不同,楊淩似乎是一個相當擅長出奇招的家夥,就比如此刻這樣。
楊淩手裏的是複合弓,就是那個原型為一代天驕為征戰天下,配給於大軍所向睥睨的神兵,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複合弓無疑是射箭者最值得信賴的兵器。
隻是,楊淩手裏箭的準頭卻並非是瞄準另一麵的準星,而是瞄向了兩米外,之前郭曲的箭經過時,排出強風的出風口那。
在感應到有箭飛過的時候,劇烈的強風瞬間噴瀉而出,隻是楊淩的氣勁縱使不如郭曲,卻也絕對算是當世前列之人,強風最多隻是讓翎羽微微擺動,卻不能阻止那箭突入到那隱藏在出風口的發動機那。
然後,哢嚓的一聲,那箭就失去了動靜,隻有著些許木屑被風力噴灑了出來。
不過,雖然那箭未建其功,卻也打開了那密集的出風口的一個小缺口,讓楊淩以及另外三人,還有銀幕外的眾人得以看到裏麵的真相。
那是一個,不,應該說多個巨大的風扇構成的內部結構,而先前楊淩所射進去的箭,明顯就是那風扇於快速轉動間給折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