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2 / 2)

櫃子上麵擺著幾樣東西,正中是一個白瓷的主席像,半尺多高,正在向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揮手

旁邊是幾本,清一色紅顏色的塑料皮,大多是《**語錄》,此乃家家必備之物,人稱“紅寶”

另外一個櫃蓋上則是一些日常用品,一個塑料木梳,一把篦子,還有一個鑲著木框的鏡子田大康忍不住把腦袋探到鏡子前麵,他自個十幾歲的時候是啥德性,早就忘了

胖乎乎的臉蛋,還有倆小酒窩,兩個小眼睛雖說不大,但是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還挺招人喜歡田大康掐掐小細胳膊,嘴裏不由叨咕一句:“這點肉都長到臉蛋上了——”

成年之後,田大康體重蹭蹭漲,就跟育肥似的,但是現在還一點瞧不出這種趨勢,除了臉蛋之外

正美著呢,忽然覺得有點異樣,他不由仰起頭,隻見牆上正中央掛著一個相框,上麵隻有一張照片,那是一個穿著軍裝的青年,英姿勃,目光炯炯,似乎正盯著田大康

“叔叔——”田大康心頭一震,這是李奶奶的兒子,參加抗美援朝,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結果就再也沒回來

也正因為如此,李奶奶才成了五保戶,後來又收養了田大康,在老人的心目中,既把他當成了孫子,又是兒子

“吃飯嘍——”李奶奶把飯菜端上桌田大康剛要上炕,卻被奶奶拉著站在主席像前,然後就看到奶奶目光無比虔誠,手裏捧著一本紅寶,嘴裏念念有詞:“偉大領袖**萬壽無疆,林副主席身體健康——”

田大康有點憋不住想樂,但終於忍住他知道,這時候要是有一點不敬,奶奶絕對會打他的屁股板子

又背誦了一段《為人民服務》,這是著名的老三篇之一,另外還有《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當時絕大部分人都能背誦,哪怕那些不識字的農民也都一樣——啥玩意也架不住熟啊

折騰完了,祖孫倆終於坐在炕上,李奶奶盤著腿坐在炕頭,田大康幹脆跪在那,看著盆子裏麵的菜團子呆

所謂的菜團子,就是在苞米麵裏麵加了點野菜,然後放點鹽,上簾子一蒸,比大餅子還不如

而且菜團子也分三六九等,日子好過點的,裏麵就是麵多菜少;反之,菜越多,證明這家日子越苦

還有一小盆湯,上麵連一個油珠都不漂,隻有青菜葉,確實夠清淡

田大康咬了一口菜團子,喝了一口湯,雖然有點難以下咽,但他還是細細地嚼著,慢慢地咽下,似乎在品嚐著歲月的艱辛

“這玩意憶苦思甜的時候吃一頓也成,要是天天吃可夠戧,難怪俺身子骨這麼瘦呢”田大康心裏頗有些感慨,作為一個重生者,他最強烈的願望就是先能吃飽吃好,不光是自家,還有屯子裏那五六十戶可是這樣一個樸素的願望,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可不是那麼好實現的啊

對,問問那個劉老六,這老家夥沒準有法子田大康打定主意,忽然身子一顫,劈裏撲通跳到地上,趿拉著鞋子往外就跑

“富貴,忙三火四幹啥呀——”李奶奶的聲音從屋裏飄出來

田大康能不急嘛,那個手機沒影了剛才回家的時候太激動,把這茬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