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迪亞大教堂。
蔚藍的天空下,一群白鴿歡快飛過,教堂的鍾聲在大理石堆砌的廣場上響起,而聽到這清脆洪亮的鍾聲,廣場上嘈雜的聲音逐漸安靜,緊接著,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開始在廣場上回蕩開來。
五顏六色的彩旗在輕柔的微風中飄揚,教堂前方的廣場上聚集了數千名從周圍各地趕來的民眾們,他們站在通向雷米迪亞大教堂正門的虔信大道兩側,從懷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鮮花,歡呼著將花朵扔向了道路中央。
花雨紛飛,仿佛將潔白的大道鋪上了一層由花瓣構成的地毯。教廷的聖騎士們騎著高頭大馬昂首挺胸的走過,馬兒穿過花海,最後帶著它們的騎士停在大道兩側,站在了歡呼的民眾前方。
騎士們手執寒光閃閃的銀色長劍,全身重鎧在陽光下反射著柔和的光。而在這時,教堂的鍾聲再次響起。
鍾聲回蕩,教堂正殿的大門徐徐打開,十二名藍拳聖使長從大門走出,在他們身後是十二名代表著教廷最高實力的驅魔師,他們呈半圓形站在了大門的兩側,而虔信大道兩旁的聖騎士們則整齊劃一的控製著馬兒轉身,舉起了手中的長劍。
今天對於每一個見習聖職者來說,都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日子。
因為他們終於結束了他們為期五年的修行和考驗,即將在萬眾矚目之下,接受教皇的祝福成為一名真正的聖職者。
高聳入雲的教堂尖頂仿佛像是要刺穿天穹,在這座人類有史以來最宏偉龐大的建築之下接受聖教教皇的祝福成為一名聖職者,是每一個想要成為教廷一員的年輕人的最高夢想。
所以,即使教廷官方將這一天定名為祝福日,但在虔誠的民眾們眼中,他們還是將這一天稱為聖職者的命名日。
命名,是一個人擁有身份的第一步,這幾乎和生日同等重要。
教堂的鍾聲第三次響起,這時,在虔信大道的盡頭,幾個一身白衣的少年踏著堅實的步伐,向著教堂的方向緩步走來。
歡呼聲漸漸大了,隨著少年們的走近,民眾們逐漸看清了他們的麵龐。
兩個少年和一個少女按捺著心中翻湧不止的激動,他們看著周圍歡呼的民眾和眼含鼓勵的聖騎士們,心髒興奮的仿佛即將炸開胸膛。
經過長達五年的考驗和磨礪,他們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不知道為什麼,今年是教廷有史以來考核最嚴的一次,來自貝爾瑪爾公國、德洛斯帝國、虛祖國甚至遙遠的斯特魯山脈的一共三萬八千多名少年們參與了這次聖職者的選拔,而走到最後的一共隻有三人。
他們一個來自貝爾瑪爾,一個來自德洛斯帝國,一個來自虛祖。
民眾的歡呼聲越來越響,但廣場上的秩序卻沒有絲毫混亂,人們高聲呼喊著少年少女們的名字,激動的滿臉通紅。
三人中年紀最長的布魯內托·拉蒂尼來自德洛斯帝國,他高大威武,麵容剛毅沉凝,發達健美的肌肉將身上的白色神袍高高撐起。他走在虔信大道的左側,天空飄下的花瓣落在他的肩頭,在他硬朗的形象中更添了一絲柔和的美感。
走在虔信大道右側的是來自賢安王凱弋統治的虛祖、名為貝阿特莉切的美麗少女,她身材修長,長長的睫毛輕柔眨動,眼中閃動著聖潔的光彩。此時的她沐浴在溫暖和煦的陽光中,全身鍍上了一層神聖的金色光輝。
而在兩人中間,則是在這次五年考核中成績最佳的少年。
他幹淨的目光中沒有一絲雜質,陽光的麵龐上寫滿了堅定與虔誠。他走在兩人的前方,接受著來自四麵八方歡呼和祝福。
“但丁!但丁·阿利蓋裏!!”
民眾沸騰了。即使貝爾瑪爾公國距離聖教的中心雷米迪亞大教堂有著不近的距離,但還是有極多來自公國的普通民眾長途跋涉來到這裏,想要一睹這個為貝爾瑪爾贏得了近五十年來首個第一見習聖職者榮譽的年輕人。
花雨灑落,三個年輕人終於走完了虔信大道。他們踏上石階,來到了雷米迪亞大教堂的大門之前。第四聲鍾聲響起,他們站在由藍拳聖使和驅魔師組成的隊伍前,單膝跪地。
即使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大教堂的大門,但在他們抬頭仰望這座雄偉的巨門時,仍然無法抑製心中的激動和自豪。
大門成拱形,最高的拱頂離地足有近三百尺,門寬百尺,足以容許一支小型的軍隊從容通過。而在巨門之上,由采自極地的聖潔白石建造而成雷米迪亞大教堂在陽光下顯得是那麼雄偉,幾乎讓人一眼無法將其盡收眼底。
就在這時,第五聲鍾聲響起。
在恢弘的教堂內,一扇紅色的門緩緩打開。緊接著,一個手持神杖,一身潔白聖袍的老人緩步走向大教堂的拱門,他來到三個少年少女的麵前,慈和的目光掃過,伸出了一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