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層公寓 第七十六章 天堂沒有高考
每年高考分數線下來,所有的媒體都會關注一件事情:誰是今年的高考狀元?作為跑教育線的記者,這件事當然是我的職責,提前好多天都在不停的打電話,結果終於出來了——本市的理科狀元為市第九中學的郭加,我立即聯係學校要去采訪他。
來到市九中,隻見裏麵一派熱鬧景象,操場上彩旗飄揚,圍了一圈都是各大學的招生展台;雖然結束了緊張的高考和三年的學習,但學生們並沒有長出了一口氣,還在互相交流怎麼填報誌願。按照約定,我要去校辦,於是我想找一個人問問校辦在哪裏。這時身邊正好有一個學生,我就問他。他看了看我,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卻忽然反問:“你是記者吧?”
我點點頭。他有些緊張的說:“我、我就是今年的高考狀元,聽說您要來,正要去校辦呢,可我不願意當著老師們的麵接手采訪,我們、我們去那邊把——”
我一聽大喜,原來我采訪學生,也采訪過往屆的高考狀元,可都有老師在場,說是配合,簡直就是監視,我希望不受幹擾采訪,這樣會得到更真實、更有分量的素材。我們找到了一個隱蔽的花壇,開始了采訪。
“怎麼樣?這幾天心情不錯吧?”我開門見山的問。
他很淡然的看了看遠處的圍牆,說:“其實也沒什麼。我到時覺得,你們不應該采訪高考狀元,因為這對落榜的或者考的不如意的學生是個打擊,人的特長有很多,每一方麵都可能成為狀元,為什麼隻選擇高考狀元呢?我甚至還認為,連高考都要取消,分數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能力;而且我們的學習內容的安排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比如幾何、高等數學還有英語,這些科目大部分人其實用不上;我在想,能不能在高中甚至初中時就自由選擇感興趣的來學,比如喜歡英語的專學英語、喜歡數學的專學數學。這樣既節約了教育資源,同事也節約了個人的學習成本,大家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出來必然更好。”
我吃了一驚,現在的高考狀元真不簡單,很有思想。我說:“你提的這個想法很好,但好像有點太大了,一下子可能改不過來。”
“是的。”他歎了一口氣說,“社會上說是重視能力,可沒有文憑連門都進不了。聽說現在連本科生都沒人要了,海歸變海帶了,大家都一窩蜂的曲讀研讀博,可誰知道哪一天連博士、甚至博士後都不好找工作了呢?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這也不能指責什麼,問題是,很多高學曆者並沒有做自己的專業,甚至隻做了遠遠低於自己學曆的人做的事!社會一方麵是對能力的浪費,一方麵又是對文憑的 ;一邊說文憑不代表能力,一邊又唯高學曆是舉,所以,學生都迷茫了!”
“說得好!這就要你們來改變!”我感覺這個話題有點沉重,就轉移了一下,問,“家裏該為你擺慶功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