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荷馬的英雄神話(1 / 2)

《荷馬史詩》是歐洲敘事詩的典範,是一部最偉大的詩歌與曆史交融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與美麗女神的神話傳說。馬克思曾經指出,《荷馬史詩》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

“我的生命是不能賤賣的,

我寧可戰鬥而死去,

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局,

讓顯赫的功勳傳到來世。

……”

這充滿英雄悲劇色彩的詩句,出自三千多年前一位雙目失明的遊吟詩人--荷馬之口。公元前9世紀,一位孤獨的老人衣衫襤褸,背著七弦豎琴,四處漂泊,在豎琴的伴奏下開懷吟唱,內容是流傳了幾個世紀的關於英雄事跡的神話故事。歌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沉委婉,時而略帶悲傷,句句感人肺腑,情節引人入勝,所到之處,都會引來許多聽眾。老人將這些美麗的神話故事整理成兩部不朽的史詩--《伊裏亞特》和《奧德賽》。

老人去世後,這些美麗的故事被聽者們繼續傳唱,一代代流傳下來。公元前8世紀,經過後人的加工,逐漸定型成為一部宏大的戰爭傳說。詩篇以老人的名字命名,被稱為《荷馬史詩》。老人生前窮困潦倒,而他死後,卻有九座城市爭著做他的誕生地。正如詩中所說:“九城爭奪盲荷馬,生前乞討長飄零。”

公元前12世紀的希臘,是一個崇尚英雄的時代。充滿活力的氏族組織在希臘社會製度中逐漸瓦解,《伊裏亞特》和《奧德賽》正是這一時期希臘人由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社會縮影。

《伊裏亞特》描述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中最悲壯的一頁:特洛伊王子帕裏斯拐走了希臘斯巴達國王的妻子海倫,引起雙方酣戰10年,天上諸神各助一方。到了第十年,希臘統帥阿伽門農和阿凱亞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領阿喀琉斯為爭奪女奴發生爭端,史詩就從這裏開始。阿喀琉斯憤而退出戰鬥,致使希臘軍屢屢失利,特洛伊主將赫克托耳乘機率軍大舉進攻,戰鬥中殺死了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羅斯。後來,奧德修斯設計製造了一具大木馬,內藏希臘士兵,誘使敵人拖入特洛伊城內,裏應外合攻下特洛伊城。阿喀琉斯拋棄私怨,重上戰場,殺死了赫克托耳。全詩在希臘人和特洛伊人先後為帕特洛克羅斯和赫克托耳舉行的葬禮中結束。

這部史詩展示了戰爭的暴烈,和平的可貴;描述了英雄的業績,征戰的艱難;塑造了一係列古代英雄形象。主人公阿喀琉斯是個典型的個人主義英雄形象。他威猛、勇武,是希臘聯軍中最勇敢的大將,每次上陣都使敵人望風披靡。在古希臘人的眼裏,他是生動的、具體的、真實的偉大英雄的典型。

《奧德賽》則敘寫了希臘聯軍將領、伊大卡國王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班師回國的故事。因為得罪了海神,他的航船遭到風暴,在海上飄流了10年,屢遭險阻,但他憑著自己靈活的頭腦,刺瞎了獨眼巨人,戰勝了賽侖鳥,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與妻兒團聚,重新做了國王。在這裏,奧德修斯是一個剛毅的智者形象。

這兩部史詩堪稱古代希臘的一部社會史、風俗史,具有很高的價值。它不但是古代人民的生活百科全書,也是歐洲史詩的典範和文學藝術的寶庫。而遊吟詩人荷馬也因此成為偉大文學的體現和象征。

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

希臘的悲劇一誕生就發展到了它的最高峰,成為至今人類都無法逾越的界點。而作為三大悲劇家之一的埃斯庫羅斯的成就更是輝煌。他的創作屬於希臘悲劇早期發展階段,使劇中演員由一個增加到兩個,從而開始了真正的戲劇對話,埃斯庫羅斯因此被譽為希臘悲劇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