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 ?新人(1 / 1)

上世紀90年代初的北京,遠沒有當下的熱鬧,大多處都有蕭條之意。 隻是從塵土漫天的陣勢來看,可以看得出繁榮在蓄勢待發。

坐了許久的火車,林欣跟隨父親坐在北京特有的黃色麵的裏,沒有特別的感覺。她不是第一次來北京,上一次也就在幾個月前。

“這裏是北京”遠沒有想象中的震撼,因為他們要去的地方,地處北京四環外一片荒涼之地,連像樣的道路都沒有。

林欣腦海裏閃現出幾個月前:大學剛畢業的她,懷著複雜的情緒,剛剛輾轉從南方那個美麗的城市來到首都。 那次是母親隨行,為的是先考察一下未來可能工作的地方。

上午10點多鍾,婦產科門診理應門庭若市,但是除了麵前這位表情淡漠有些微胖的老護士,林欣並沒有看到病人。

護士的語氣有點生硬:“你們幹什麼的?”

林欣愣了一下,她顯然還沒習慣這種氣氛,並沒有回應,而是匆匆拉著媽媽的手離開了那個護士的視線。

“我不喜歡這家醫院”,林欣回到家裏和爸爸說的第一句話,這是她的心裏話。

或許從剛開始她就帶了抵觸,所以一切的不如意終於得到了完美放大。

命運並不決定為這個女孩妥協,她還是“幸運”地獲得了這家醫院的接納,獲得了留在北京的資格。

在北京知名高校畢業的父親,對這座城市或許有著特殊的情感,不然也不會執拗地去南方那所醫院把女兒的派遣證取消了。 當年的那個時代把一名本該留校的有誌青年下放到了偏遠的山區,美其名曰“優秀的人才就應該去艱苦的地方鍛煉”。父親的命運從此改變。

這次,埋藏在內心的遺憾終於可以通過女兒去擊碎。 所以他有理由這麼做。

林欣是知道的,她還沒學會反抗。南方那座城市氣候宜人,那個老院長看起來也挺和藹可親的…… 這些隻能打動她卻不能打動父親。

人事管理科,林欣麵前兩個主管人事的男性盯著她看了一會兒,竊竊私語過後問道:“會演小品嗎?”

林欣呆住了,難道自己長得很滑稽嗎?不應該啊,她知道自己沒有特別驚豔的美麗,但也算端莊吧,看起來應該不是用來搞笑的。

沒等她回答,人事主管接著就告訴她某天某個時間到某地集合排練。

“天呐,這是什麼鬼?” 林欣點點頭,沒有多問,她怕話多了給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更滑稽的是,林欣在某天某個時間,她很“如願”地錯過了那個地方,她根本就沒找到那個地方,她決定感謝那時候沒有手機,不然說不定自己今天還在某個部門打打雜“演演戲”討人歡心。

對於新人,林欣每天的工作就是各個科室輪轉,放射科、麻醉科、外科、急診科、兒科。

放射科沒有什麼印象了,隻記得每天上午坐在一起看片子。

有印象的是麻醉科,帶教老師是女醫生,說話很豪爽,她對林欣說:“知道我為什麼選擇麻醉科嗎?因為有地方洗澡!”。

還有外科, 沒錯,和想象中的完全一樣,有很多不想見,不敢想的畫麵,每天充斥在周圍,讓她硬著頭皮麵對。外科的醫生,似乎是麻木了,女人會變粗魯,男人更加粗線條、大大咧咧的、小事從不放在心上,或許是工作中由不得半點的遷就做作,林欣倒是很喜歡這裏的感覺:累,但很快樂。

那時候,最喜歡做的手術是“靜脈曲張”,不斷地重複切開、剪斷、縫合,感覺超爽。

急診科是林欣練就縫合本領的地方,在那裏唯一的感覺就是:這個世道怎麼那麼亂啊!持刀搶劫的、喝酒鬧事的、沒事兒自殺的,每天不斷地縫合千奇百怪的傷口。因為外科急診很少有女性,簽著自己充滿女性特點名字的放射科申請單引起了在放射科實習的一幫男學員的注意,好奇心驅使他們來到急診科看看這位能幹外科急診的女醫生到底長什麼樣,從此林欣值班的時候,總有人陪伴,倒也多了份安全和快樂。

兒科,林欣在實習時感到最傷感的科室,耳濡目染的悲喜落差,會瞬間擊中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對於一個女人,那種感覺更徹底。所以,兒科會是一種內心磨礪,對於年輕稚嫩的女孩,更多的感觸是本能。一個剛剛還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會在你麵前七竅出血甚至死亡,痛徹心扉的傷心林欣至今還記得。

好在這個醫院的兒科,沒有那麼悲慘,就一個字“閑”。林欣因為不習慣見到已然走路踉蹌的兒科主任與護士的打情罵俏,上班沒幾天就躲進了圖書館。兒科主任在林欣離開科室之前說:“即使沒病人,你也不能天天不上班啊!”林欣無心辯解,在自己不喜歡的人麵前,她一句話也不想多說。

最後,林欣來到了自己選擇的婦產科,之所以選擇這裏,是因為不喜歡內科的"揣測"和"拐彎抹角",不想在外科被磨去"溫柔"。

隻是,走進這個自己曾經有點膽怯的科室,現實比林欣想象得更為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