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願望
如適時地給孩子添置玩具、圖書及彩筆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隻要是合理的,又是家庭力所能及的,是會得到滿足的。這樣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滿足而把別人的東西隨便拿回來,而又不告訴家長和小朋友的情況。
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
當發現孩子有不誠實的言行時,要采取細致、耐心的方法,冷靜地聽聽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壓力,進行打罵、體罰等,這樣隻會適得其反,造成孩子為了躲避責罰打罵而說謊。
製定一些規則並嚴格要求
如: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帶回家,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意,不可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了人家的東西要及時歸還,有了錯要勇於承認,凡是答應別人的請求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去做好等。這些規則一經提出就要嚴格執行,不能朝令夕改,並要重視克服“第一次”出現的問題。對執行規則,家長要態度堅決,嚴格要求,切不可遷就、姑息。
成人要以身作則
孩子好模仿,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觀察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家長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凡是答應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兌現。如因情況有變或因其他原因兌現不了,也要向孩子說明情況,解釋清楚,表明不是有意騙他。要孩子做誠實的人,家長必須首先做到待人誠懇,不說假話、不誇大成績、不掩飾錯誤。家長用這樣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樣,有利於孩子逐漸形成言行一致、表裏如一的品質。
榜樣案例
誠實不是傻瓜的代名詞,誠實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一個人隻有誠實、與世無欺,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華盛頓的誠實,使他贏得了全美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愛戴;列寧的誠實,使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領袖;晏殊的誠實,體現了博大的襟懷,得到了更大的信任。所以,誠實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你能夠取得成功的基石。
別忽視正直的品質
重視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靈活,將來有好的前程,因此在開發孩子的智力方麵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而忽視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這對孩子以後的發展無疑是一個障礙。所以,父母要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做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己不正,何以正人?”父母要從自己做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做一個正直的人。對同事和親友不說謊、不做假;在孩子麵前信守諾言,不為了達到某個短期效果而欺騙孩子;要敢於在孩子麵前作自我批評;不袒護、包庇自己的孩子;不在孩子麵前說別人的壞話等。父母要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利用文藝作品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
引導孩子多接觸一些培養道德情操方麵的優秀文藝作品,購買一些這方麵內容的書籍、評論一些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例,讓孩子逐步懂得誠實正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求孩子從小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實踐
品德教育最關鍵的是實踐。父母應讓孩子多觀察、多參與周圍發生的事,然後和孩子一起評論,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對待孩子偶然表現出來的“不正直”的行為,父母要分析原因,製定教育方案,使孩子的品德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榜樣案例
敢於堅持真理,不為權威所嚇倒,是品德教育的一個關鍵的環節。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直的品質,就沒有堅定的正義立場,做起事情來便會瞻前顧後。這樣的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然後才是他人的利益,是擔當不起大任的。我們應該向於謙學習,學習他那種不畏權貴的正直品質;我們應該向甘地學習,學習他那種不為個人或小集體謀取利益而去作弊的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