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親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作為一個父親撫養教育子女是他應盡的責任。但是許多父親卻認為,教育孩子是母親的責任,父親隻管拿錢回家就行了。考斯比曾經說過:“‘爸爸’這頂桂冠,是從妻子懷孕的那一刻起。就落在男人頭上了。”但是,成為一個父親容易,做一個合格的父親卻並非易事。
自古以來,父親常被視作整個家庭的中心,即使是今天,盡管男女平等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父親依舊是家中的精神支柱。據說在非洲有個內陸國家。土地貧瘠,人們生活非常貧困。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往往外出工作。離鄉千裏,掙錢養家。當孩子在家中生了病通常不是去看醫生,而是讓父親將手帕或毛巾,放在腋下熱幾分鍾,然後密封起來,托人帶回家,放在兒女的額頭或鼻尖上,讓兒女聞一聞“爸爸的味道”,於是奇跡出現了,孩子的病“不藥而愈”了。這種做法是否具有科學性我們暫且不去討論。但父親對孩子成長具有巨大作用,則是千真萬確的。
一個合格的父親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對孩子完美性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父親在家庭中充當著孩子保護者和前進榜樣的角色。
如果家庭中沒有父親的教育。沒有完整的父愛,這種家庭中的男孩子要麼容易到處惹麻煩,養成一身毛病,成為令人討厭的孩子;要麼就缺乏豪氣,站不直、飛不遠,成為“娘娘腔”,要想有美好的前途,也是一件困難的事。
至於女孩子,雖說她們的成長過程似乎能讓父母少操一些心。但仍然需要從父親身上學一些從母親身上無法學到的東西。比如:在如何同男性打交道方麵,父親所發揮的作用往往是母親替代不了的。女兒在父親的影響下,能夠學到與異性間既可相互信任又要保持距離,懂得男女間的差異。最為重要的,就是女兒感受自己對父親的熱愛及父親對自己的疼愛,從而感覺自己就像可愛的天使一樣,值得別人來之後,就不會僅僅為得到一份男性的寵愛,而草率地將自己嫁掉,或者被男人的花言巧語所欺騙,甚至毀掉自己終生的幸福。
相對來說,在同弦子相處的過程中,父親照顧孩子生活比較少帶孩子玩樂和學習比較多。父親多花時間同孩子一起下棋、踢球、遠遊、玩積木、討論問題等等,不僅有利於幫助孩子鍛煉身體、開發智力。而且有助於開闊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生活。父親和孩子一起玩耍,常常要互相配合,這無形中又鍛煉了孩子團結合作與互相謙讓的精神。所以父親陪孩子玩耍,不但有助於培養融洽的父子(女)關係,而且會對孩子完美性格的培養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同時,作為孩子的照顧者,母親向孩子強調的主要是情緒穩定以及人身安全:而父親向孩子所灌輸的常常是競爭、挑戰、創新、冒險及獨立,這樣也易於培養孩子勇敢、堅強、不屈不撓、勇於克服困難的性格。比如當父母帶孩子們蕩秋千時,父親時常設法讓孩子再蕩得高一些,而母親則一直叫孩子抓緊繩子,保證安全。
在“母親節”前夕,“兒童福利聯盟”作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號稱走在時代前列的新世紀的母親。10個裏麵就有9個天天為生活感到太累。其主要原因在於,每日三餐的準備、孩子學業的檢查、協助孩子處理困難、分享秘密以及情緒上的安撫等親子教育問題,幾乎全由當媽媽的一手包辦了。母親成了家中與子女互動最關鍵、也最頻繁的人物。而父親成了一個隻知道把薪水袋交回家的人,同孩子的關係極為生疏,更不用說對孩子進行教育了。雙親在家庭中的分工一點都不平均,媽媽分擔了主要的任務。
前不久,日本早稻田大學曾對日本離婚的家庭作了深入調查發現日本有不少女性是在50~55歲才跟先生離婚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個年齡段女性的先生正好都年屆55歲。剛剛領了退休金回到家來。而這位長年以來上班、下班,隻知道拿錢回家的男人,從來不知道營造親子關係也因為極少參與親子活動,一旦沒有了工作職位而重返家庭時,太太、兒女對他竟有說不出的陌生。
據說,在日本,當父母離婚時,兒女幾乎全站在母親這一邊甚至稱那位向來“虛位”而不能親近的男主人為“大型垃圾”,希望能把他從家裏“倒”出去。
由此可見,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親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有參與才有互動的溫暖,也才有父子之間的親情。如果你不希望某一天被當成“大型垃圾”倒出去,作為父親,就不能把教育孩子的任務全部推給母親。即使工作繁忙,也應該盡量抽出時間參與孩子的教育,金錢固然重要,但是親情比金錢更為重要。
既然父親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如此大的影響,那麼作為一個父親就應該盡量多同孩子在一起,多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由於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身為一個男人,一個父親受到的壓力是很大的。許多父親因為生活所迫。並不能夠跟孩子經常呆在一起;還有一些因為父母離異、家庭破裂導致孩子不能同父親在一起生活。這樣家庭的孩子容易變得孤僻。性格不夠完美。許多調查已經顯示,孩子的低智商、在校表現不好、同別人的關係不融洽、青少年犯罪等現象都與父親長期不在他們身邊有很大關係。所以對於不能常常同孩子在一起的父親來說,為了盡到做父親的責任,你應經常打電話或寫信給孩子。以保持這種父子關係能夠不因地理位置的遙遠而變得疏遠。
那麼具體來說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呢?一個理想的父親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筆者認為,一個合格的父親,不應該把時間完全放在工作上,最好能多分出一些時間來和子女相處。下班之後,一個好父親應該不抽煙、不喝酒、不賭錢;一個好父親,還應該有幽默感,不隨意發怒,對母親溫柔體貼,對孩子親切隨和;一個好父親還要能了解孩子,遵守諾言;當然一個好父親還要有穩定的經濟收人,做事要有決斷力,言語行為做子女的模範等等。
也許作為父親的你,看見以上的林林總總,會覺得成為一個好父親真的很難,可事實並非如此。經過對各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調查,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一個好父親的形象大體是這樣的:在上班時能熱心地工作,下班後盡快回家吃飯,陪孩子玩耍,這是不是非常簡單?對父親來說,孩子們的這些要求並不高,所以,要成為一個好父親、一個合格的父親並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