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淘汰落後技術和設備,提高產業的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國家發改委《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

經典案例

1.岷山公司開創節能減排雙贏局麵

河南省安陽市岷山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把節能減排置於企業生死攸關的高度,在生產運行的每一個環節緊扣節能降耗、增產減汙和能源綜合利用,開創了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局麵。

節能降耗從點滴做起

岷山公司以點滴微小的改進換來節能降耗的顯著成效。該公司以技術改造為切入點,通過提高供電功率因數、利用變頻器節能、綠色照明、蒸汽餘熱回收使公司年節電達181萬千瓦時。該公司還對配電係統實行高壓定量補償、低壓自動補償和運行設備就地補償的方式,使用電效率提高了5%,年節約用電達80萬千瓦時。由於功率因數提高,公司每年還可以得到電力部門10萬元的獎勵。

另外,岷山公司還投資90萬元配置變頻器,對風機、泵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年節電86萬千瓦時,他們還將原有的燈具全部更換為節能燈,同時對用電控製實行光控和聲控相結合,這一項又使企業每年節電15萬千瓦時。

岷山公司節約成本、降低能耗的另一途徑是使用新能源。金銀冶煉車間原來使用重油作為燃料供熱,能源消耗量大,生產成本高,該公司投資25萬元購買煤氣發生爐生產煤氣,用煤氣作為燃料取代重油,每年減少重油消耗600噸,能源消耗量降低48%,直接節約生產費用120萬元。

創新實現廢水零排放

在廢水排放方麵,岷山公司投資300萬元進行工藝革新,新增了一套洗滌塔、板式換熱器、晾水塔,對原來一次冷卻後的高溫外排水二次利用,經過實踐運行可節水40%,年節水15萬立方米。

為了實現廢水的零排放,岷山公司專門鋪設了工業廢水使用管線,將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分開,鉛冶煉車間使用的衝渣水、高爐冷卻水、物料濕潤用水全部使用製酸車間排放的高溫冷卻水,此舉既節約了水資源又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

綜合利用變廢為寶

岷山公司還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回收製取硫酸,這一舉措不僅可使該公司每年減排二氧化硫26萬噸,而且還能賺取出售硫酸帶來的額外利潤。

另外,岷山公司以前每年都把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9萬噸爐渣、3000噸冰銅渣和3500噸除銅渣當成廢物簡單處理掉了。後來他們投資4000萬元進行有價金屬綜合回收,該項目建成後,每年成功地回收氧化鋅2萬噸、冰銅400噸、鉍渣2000公斤,實現產值12億元、利稅4600萬元。

2.昌吉熱電公司節能減排獲實效

新疆華電昌吉熱電公司以節能減排為手段,優化機組運行為重點,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實施技術改造,吃粉吐金,取得了節能減排的良好效果。

吃粉吐金,得失雙贏

二期工程粉煤灰的排放是一讓人頭疼的新課題,昌吉熱電公司經過多方調研,引入新疆新華天粉煤灰技術開發公司技術,建立了粉煤灰細粉生產線,吃粉吐金,每年可以消耗粉煤灰約10萬噸,節約300多萬元的運輸成本及灰壩治理費用,實現了節能減排投入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技術改造,降低消耗

按照“量力而行、合理擺布、保證重點、講求實效”原則,昌吉熱電公司通過機組大小修機會,完成技術改造,不斷加大節能資金的投入力度,截至2007年,投入技術改造資金5013萬元,完成3號機凝結泵電機改變頻、電除塵節電改造,循環水泵高低速改造等項目,解決了機組“汽輪機低壓缸效率偏離設計值、排粉機功率偏大、給粉變頻櫃設計位置不合理”等安全隱患。為節省費用,昌吉熱電公司組織技術人員自己進行調整工作,節省資金六十餘萬元。

通過一係列技術改造,昌吉熱電公司實現了節約標煤178135噸、減排二氧化碳121135噸,減排二氧化硫3988噸,減排氮氧化物2259噸的理想效果。機組大修後,機組熱耗率降低了105千焦/千克,真空嚴密性實現了70帕/分鍾,達到了優秀值。

此外,昌吉熱電公司還加強檢修材料、物資消耗的管理,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精心修複提高設備重複利用率,有效地控製了發電成本。截至2008年9月,公司完成發電量11億千瓦時,完成全年計劃70%,同比去年增長4197%,綜合供電標準煤耗完成39565克/千瓦時,同比降低2717克/千瓦時;綜合廠用電率完成899%,同比降低08個百分點。

3.頤和公司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

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在消耗大量資源的同時,又產生了大量廢棄物。甘肅頤和新型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牆體材料革新及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瞄準城市大量排放的建築垃圾這一“特殊資源”,成功研製開發出性能優越、利廢率高達85%的輕質複合保溫砌塊。這一新型牆材科研成果,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同時,也為甘肅乃至全國牆材行業節能減排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甘肅頤和新型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從事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生產節能生態牆材的專業民營科技企業。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該公司於2000年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建築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和產業化實踐。他們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根據生態學原理,利用城市建築垃圾等固體廢棄物,開發出性能優、功能多、保溫隔熱和耐久性好的綠色生態牆體材料,利廢率高達85%以上,成為甘肅省首家利用建築垃圾開發和生產新型牆體材料的企業。

技術創新是建築垃圾資源化的關鍵支撐。頤和公司的技術人員對建築垃圾的組成、性能及特點,回收方法,加工處理等進行長期和係統研究後,利用獨有技術,將其合成性能良好的輕集料砼,製成了密度小於2000千克/立方米、強度達45兆帕、抗凍性能優良、收縮值低的再生輕集料砼,再根據西北地區寒冷保溫和高抗震性要求及建築以框架結構為主的特點,經實驗分析,采用城市工業和城市固廢物,研製成功了滿足上述特點及要求的輕質複合保溫砌塊。產品除膠結材料是水泥外,不消耗天然資源,不直接采用潔淨水,由於不燒結,能耗較低,產品生產無“三廢”排放,達到了清潔生產要求。產品具有輕質高強、隔熱、保溫、耐水、抗凍性好等優點,同時實現了國家要求65%的建築節能標準,有較好的適應性和廣泛的應用價值。

頤和公司依托這項專利技術,在甘肅省和蘭州市科技與牆改節能部門的支持下,先後投資280萬元,建成了3條生產線,產品在蘭州地區中高層節能建築工程中已成功應用了300多萬平方米,已累計消納建築垃圾60多萬噸,為破解城市建築垃圾圍城困局開辟了一條有效途徑。由於節能減排效果突出,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十分顯著,為甘肅乃至我國建築垃圾再生資源化技術和行業的技術進步作出了貢獻,因此,受到當地政府和建設、設計部門的一致好評。

該技術成果在國內產生了較大影響,有20多個省、市、區的單位和個人來電或來人參觀學習。其中,河北邯鄲全有建材公司最為典型,該公司於2003年來頤和公司考察學習後,在邯鄲政府資金、土地和政策支持下,於2004年建成了建築垃圾製磚企業,取得了較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成果於2002年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重點新產品和建設部科技成果推廣項目,並先後獲得了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甘肅省優秀新產品、新技術稱號;2007年,又獲國家建築材料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並被推薦為甘肅省環境保護產品。

4.多維藥業節能減排雙創利

寧夏多維藥業有限公司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企業發展,堅持走循環經濟的路子,先後投入上億元資金進行節能減排改造,著力打造“可持續性發展企業”,實現經濟、環保雙贏,不僅每年節水2000萬立方米,節電4000多萬度,節約原煤近2萬噸,而且減少汙水排放5000萬立方米。

成立於1997年的寧夏多維藥業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由於多維藥業能源消耗相對比較大,滿負荷狀態下年用電量為24億度,折合用煤(標煤)近7萬噸。為此,企業自2005年起就陸續對車間的循環水進行改造,投入上億元建設節煤裝置和節電設施等,一方麵節約水、電資源,另一方麵減少大氣和水資源汙染。

為了節約用水,寧夏多維藥業有限公司在上項目和新建項目時充分考慮到鍋爐用水的再利用,投資興建了循環水站,不僅滿足了生產工藝需要,節約了地下水資源,而且減少了原煤消耗量。據統計,企業每年可減少地下水用量約1500萬立方米,每年可節約原煤近1000噸。

多維藥業有限公司從2006年開始申報高效電機係統節能技改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變頻調速、電網諧波控製、電網補償和功率補償技術等,對企業現有的大型空壓機高壓電機、生產發酵攪拌供氧電機、離心機電機、空調機、循環水泵電機、鍋爐電機等高低壓電機設備進行節電技術改造。為了使節能節電項目取得最佳效果,企業還針對節能節電工作管理特點,從提高全體員工節能節電意識入手,製訂和落實公司節能節電管理製度22項,製訂考核目標20項,製訂節能責任製15項。

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多維藥業有限公司從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共節電4041萬度,節約電費1858萬元,節電折合標煤163萬噸,較大幅度提高了企業電能利用率。

5.安鋼造就“鋼鐵神話”

河南安陽鋼鐵集團1958年建廠,原設計能力隻有10萬噸,到2007年底已經形成1000萬噸的生產規模,其經濟指標從1958年建廠到2003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用了45年;但僅僅過了兩年,至2005年,安鋼銷售收入就一舉跨過200億元大關。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也大幅提升,一大批代表當今鋼鐵工業發展方向的高端精細產品已經打入國際國內重點工程,安鋼生產的冷鐓鋼不僅隨“神五”、“神六”飛天,而且還伴“嫦娥”奔月,奧運主會場“鳥巢”、“水立方”,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都能見到安鋼產品的身影。

安鋼不僅創造了鋼鐵神話,而且在節能減排工作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他們投資14億元建成的安鋼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2萬立方米。

2003年的時候,安鋼產鋼300多萬噸,外購地表水6000萬立方米,2008年,安鋼產鋼將達1000萬噸左右,外購水量不足4000萬立方米,也就是說,在鋼產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時,用水量卻降低了6%,這一升一降,一年就可為企業帶來數千萬元的直接效益。

發展循環經濟是傳統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要求,安鋼用於循環經濟的投資達214億元,占規劃投資的18%。按照“減量、再生、循環”的原則,在建設新項目的同時,同步建設了焦爐脫硫、高爐汽動鼓風、高爐發電等十幾個節能減排項目。

安鋼2008年的噸鋼綜合能耗為614公斤標準煤,比2005年減少50公斤,僅能耗降低一項,一年就能使安鋼降低生產成本5億元;他們還利用過去大量排空的餘熱、餘壓、餘能進行回收發電,發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215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35億度,自發電比例達30%,年節約外購電費7億元,此舉成為安鋼發展循環經濟的最大效益點。

6.科德寶創辦綠色企業

德國科德寶集團致力於保護環境,並在營運所在國家及地區通過向客戶提供智能服務,實現經濟和生態的雙贏。

位於蘇州的綠色工廠

科德寶集團在中國投資時,別出心裁地在蘇州創建了一座“綠色工廠”,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讚賞和肯定。蘇州“綠色工廠”為了達到“綠色”的硬指標,對員工進行了細致精確的指導,包括列出如何節約能源的清單,比如及時關燈或在提供空調的房間裏關門等。這樣的小舉動已經幫助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節省了78萬元人民幣。此外,該企業車間裏的生產流程經過不斷地改進,都達到了更好地節約水或天然氣等珍貴資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