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最智慧的奇言妙語(17)(1 / 3)

後來,曹操聽說禰衡善於擊鼓,就將他召來充做鼓史。有一天,曹操大宴賓客,讓他們欣賞鼓樂。鼓史們經過時,都要脫去身上的衣服,換上鼓史專用的衣帽。

輪到禰衡時,他正擊《漁陽參撾》,便踏著小步走上前來,容貌儀態與平時不同,鼓聲悲壯,聽者無不慷慨激昂。他到曹麵前停了下來。官吏嚴厲地嗬斥他,要他換裝,不得輕率。於是禰衡將所有的衣服脫掉,裸著身子立在那兒,又慢慢地取出鼓史的衣服穿戴,穿戴完畢,重新擊鼓,三撾而去,毫無羞色。

曹操笑著說:“本想羞辱禰衡,現在我卻被他羞辱了一番。”

036人琴俱亡

王徽之、王獻之(字子敬)兄弟都病情嚴重。後來,王獻之先病逝。王徽之還不知道,就對服侍他的人說:“怎麼一點子敬的消息都沒有,他一定是死了。”他在說這話時一點兒也不悲傷。當聽說王獻之確實死了之後,他就要了輛車去奔喪,到了那兒,也不哭。

王獻之生前喜歡彈琴,王徽之便直接奔向靈堂,坐在靈床上,拿過王獻之的琴便彈,但琴弦發出的聲音已經不協調了。王徽之把琴往地下一擲說:“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於是傷心痛哭了很久。

過了一個多月,王徽之也病逝了。

037通靈妙畫

東晉畫家顧愷之,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但他為人處世有時卻很天真可笑。他曾把許多自己珍愛的畫卷藏在櫥內,貼上封條,寄放在桓玄那兒。後來桓玄打開櫥的後壁,把畫全部偷走了,然後把後壁按原樣裝上,把櫥還給顧愷之,騙他說從未打開過。

顧愷之見櫥上的封條原封未動,可是裏麵的畫卻一張也沒有了。他隻是說,這些畫都畫得太神妙了,通了靈性,變化離去了,就像人成了仙要升天一樣,一點兒也不值得奇怪。

038山中宰相

南朝梁武帝蕭衍早年曾與陶弘景有來往,他當上皇帝後,曾親自書寫敕令召見陶弘景,並賜給他隱士常戴的鹿皮頭巾。後來又多次禮聘他出來做官,陶弘景都沒答應。

一次,陶弘景畫了一幅畫給武帝,畫上有兩頭牛,一頭牛被任意地放牧在水草叢中,而另一頭牛則頭戴金籠,被人拿著繩子牽著,身後還有人用鞭子驅趕。

武帝看了以後,笑著說:“這人什麼都做得出來,這是以畫明誌啊。看來是想學拖著尾巴的烏龜,寧願自在地生活在泥中,也不願受人擺布被供奉在廟堂之上。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出來做官呢!”

雖然如此,每當武帝遇到讓他難以決斷的國家大事時,仍要去向陶弘景討教,每個月像這樣的書信有好幾封。因此,當時的人也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

039為文得以狂名

邢昉從小胸懷大誌,十九歲入學為諸生,考試常得優等,但他性格狂放,常招致別人不滿。有一次,考官在他卷子上批道:“太狂”。看到最後一場的試卷,再批道:“更狂!”因此沒有錄取他。

邢昉對此評論說:“讀書人寫文章,得到‘狂’的名已足夠了,還關心其他做什麼呢?”於是他不再應試,一心創作詩歌和古文。

邢昉還到各地去遊學,和海內的各位名家相爭,詩歌愈作愈高妙。後來他回到故鄉,在石臼湖畔築室而居。因家中貧困,就拿石臼湖水釀成好酒,以賣酒為生。

040歲除祭書

唐代詩人賈島曾在某年除夕取出這一年中所作的詩文,以酒肉為貢品祭之,並說道:“勞我精神,以此補之。”

顧嗣立仿此祭法,每年除夕,從架上取下親自校勘的各種書籍,陳列於秀野草堂內,點燃清香樺燭,陳列酒肉貢品,口念祝詞,禮拜再三,並作祭文《祭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