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致許幻園
一
(一九○一年,上海)雲間譜兄大人經席:
奉上素紙三疊,望察收。是序明正作好不遲,付印須二月時也。命書之件,略遲報命。前見示佳著,盥誦再四,哀豔之思,溢於毫素,佩甚佩甚。暇當掇拾數什,奉和大雅,但珠玉在前,而瓦礫恐瞠乎其後耳。雨雪霧時,知己倘有餘晷,請到敝寓一敘。臨穎依依,曷勝眷眷。即請大安!
如小弟成蹊頓狀
二
(一九○三年×月初三,上海)幻園老哥同譜大人左右:
別來將半載矣,比維起居萬福,餐衛佳勝為頌。弟於前日由汴返滬,側聞足下有返裏之意,未識是否?秋風菁鱸,故鄉之感,烏能已已;料理歸裝,計甚得也。
小樓兄在南京甚得意,應三江師範學堂日文教習之選,束金頗豐,今秋亦應南闈鄉試,聞二場甚佳,當可高攀巍科也。
××兄已不在方言館,終日花叢征逐,致迷不返,將來結局,正可自慮。專此,衹頌行安!不盡欲言。
姻小弟廣平頓
初二日
三
(一九○六年陰曆八月三十日,日本)幻園吾哥:
手書敬悉。教員束脩,前囑家兄彙申,不意至今尚未到著;今已致函催促,不日必可寄到。至零用一節,弟已函達子英君,請君與渠商酌可也。
弟自入美術學校後,每日匆忙萬狀,久未通訊,祈諒之。前《國民新聞》(大隈伯主持)將弟之肖影並書稿登出,茲奉呈一紙,請哂納,匆匆上。
姻如小弟哀頓
八月三十
附呈致施君一函,祈轉交。
以後惠書請寫交“日本東京下穀區茶屋町一番地中村方李○○”,因弟即日遷居也。
四
(一九一三年陰曆七月十六日,杭州)幻園兄:
今日又嘔血,誦範肯堂《落照》(絕命詩)雲:“落照原能媲旭輝,車聲人跡盡稀微。可憐步步為深黑,始信蒼茫有不歸!”通人亦作乞憐語可哂也。
家國困窮,百無聊賴,速了此殘喘,亦大佳事;但祝神讖去冬已為兄言,不吾欺也。
社中近有何變動?乞示其詳。
適包君發行部來寓,弟氣促氣嘶,不暇細談。代售雜誌價洋已交來,當時弟未細算;頃始檢查,似缺二圓二角有零。晤時便乞一詢。
譜弟李息頓
七月十六日
五
(一九一三年,杭州)幻園譜兄:
承惠金至感。寫件本當報命,奈弟近來大窮因,凡有寫件,擬一律取潤,乞轉前途為幸。木印共十二顆,初六日刻好送下,至禱!
弟息頓首
六
(一九一八年陰曆十一月十四日,嘉興)幻園居士文席:
在禾晤譚為慰。馬一浮大師於是間講《起信論》,演音亦侍末席,暫不他適。
頃為仁者作小聯,久不學書,腕弱無力,不值方家一哂也。演音擬請倉石、梅盦各書一幅,以補草庵之壁,大小橫直不限,能二幅配合相等尤善。
仁者有暇,奉訪二老人為述貧衲之意。文句另寫奉,能依是書,尤所深願。今後惠書,寄杭州城內珠寶巷鹺務學校周佚生居士轉致,不一。
釋演音十一月十四日致楊白民
一
(一九○五年陰曆十月七日,日本)白民先生:
兩奉手畢,並承惠箋,感謝感謝!足下如願到天津調查學務,弟即當作書紹介,彼邑學界程度,實在上海之上。去年設專門音樂研究所,生徒已逾二百,盛矣。附呈一函,乞便交少屏朱先生。
祇叩學安!
弟哀頓首十月七日
二
(一九○六年陰曆十二月五日,日本)白民先生:
前奉惠書祇悉一一。學課匆忙,久未裁答,甚罪!尊恙如何?至念至念!茲附上紹介書一紙,足下如到天津,可持此書往謁。渠與仆金石交,必能為足下竭力周旋也。匆匆祇叩年安!
弟哀頓首陰曆十二月五日附:致天津周嘯麟
(一九○六年,日本)嘯麟老哥左右:
茲有上海城東女學校長楊白民先生,到天津參觀學務,乞足下為紹介一切(凡學校、工場、陳列所,以及他種有關於教育者)。如足下有暇,能陪渠一往尤佳,渠人地生疏,且語言不通,良多未便。務乞足下推愛照拂,感同身受。此請大安!
弟哀頓首
三
(一九○七年,日本)謹啟:
屢承惠學報,課暇披誦,至為欣慰,敬謝敬謝!囑寫之件,月內當寄奉左右。匆匆。
白民先生
弟哀頓首中二月十日
四
(一九○七年陽曆八月二十六日,日本)白民先生足下:
東都重逢,歡聚浹旬。行李匆匆,倏忽言別,良用惘然!別來近狀何似,學製粗具規模否?金工教師,如準延用,當為代謀。束金之數,以五七十金為限否?請即示複。
附呈致輯雯一書,乞轉交。許子稚梅、黃子楚南,晤時乞為致相思。祇頌起居曼茀。
哀再拜八月廿六
近日東都酷熱,溫度在八十以上。
五
(一九一六年,杭州)白民老哥:
日前出山,曾複函,計達覽否?
頃又奉到十六號寄來手書,屢承關注,感謝無似。前寄來琴書預約卷、《理學小傳》等皆收到,因入山故,未能答複,為罪。
樸庵先生,乞為致謝。此複,即叩大安!
弟嬰頓首
六
(一九一七年,杭州)白民居士文席:
頃誦惠書,歡慰無似。範大師定於舊曆正月初旬,來杭講經(日期未定,俟定後再通知,大約在初二、三、四,約勾留三日左右)。仁者能於是時來杭最好,既可聞法,又可與故人晤談也。如新年無暇,或年前亦可。
演音寓城內銀洞橋銀洞巷四號接引庵內,是庵舊稱虎跑下院,現由了悟大師住持。演音暫寓是間,至明春元宵後,或移居玉泉。近來日課甚忙,每日禮佛、念佛、拜經、閱經、誦經、誦咒等,綜計餘暇,每日不足一小時。出家人生死事大,未敢放逸安居也。敬祝道福!
演音合十
乞告夢非,油畫像如是辦法,甚佳。
七
(一九一八年陰曆十二月二十六日,杭州)白民居士:
頃由玉泉轉來尊片,敬悉一一。
貴恙已大痊否?為念!前後各經,皆已收到,謝謝!音擬在城內庵中度歲,明正廿左右返玉泉。率複,即頌痊安!
演音十二月廿六日
明信片正麵附言:
頃已移居城內萬安橋下銀洞橋四號接引庵內,以後通信,請寄是處。草草。演音
居此暫不他住,月初不再返井亭庵矣。
八
(一九一九年陰曆七月二十四日,杭州)白民居士:
片悉,不慧於中旬返玉泉寺,暫不他適。南通事,前有友人代詢詳細情形,未有複音。鄙意擬俟前途再有真誠敦請,再酌去就,現在無須提及也。知念附聞。乍涼,惟珍攝不具。
演音七月廿四日
九
(一九一九年,杭州)白民居士:
前奉片及《生西日課》等,甚感!君有暇至有正代請
《梵網經菩薩戒疏》二本,金陵板
《阿彌陀經義疏》一本仝
《彌陀經通讚》一本仝
共費七角餘。
近日霜濃,蔬菜甘美。諸師甚盼君來玉泉小住也。
演音
城東舊學生龔誌振,嫁張換白君。夫婦信佛甚篤。頃在陶社結念佛,長期四十九日。有二子,亦已入學校,隨侍念佛。程居士亦與斯會,附聞。
十
(一九二○年,杭州)白民居士:
手箋誦悉,甚為歡慰!弟約於十八後因事須往玉泉(初二三返庵)。老和尚葬儀,仁者能於本月十五日以前,或在三月初旬來最善,此時音必在井亭庵也。艮山車站至庵二裏,石板路,問人皆知庵之所在。若坐人力車,費在一角上下。若能預示一函,訂準來杭日時,音屆時可至艮山站奉迎,藉以散步也。率複不具。
演音
君在此養息數日,若送香金,恐庵中不收,不如送學生成績畫,裱好者一幅,與庵中住持,當甚喜悅也。上款寫清塵大和尚。
十一
(一九二○年,杭州)白民居士:
在滬歡聚,為慰!音不久將入新城貝山掩關,一心念佛。向承仁者及諸舊友竭力維持,辦道所需,已可足用。自今以後,若非精進修持,不惟上負佛恩,亦負君等之厚德。故擬謝絕人事,一意求生西方,當來回入娑婆,示現塵勞,方便利生,不廢俗事。今非其時,願仁者晤舊友時,希為善達此意也。
演音
十二
(一九二○年陰曆六月十三日,杭州)白民居士文席:
音定於十八日入城,寓接引庵,廿晨之新城掩關。同行者有程居士,亦同時掩關,謝絕人事。他年啟關有期,再當致函相告,請仁者入山晤談也。謹致短簡,以誌訣別,幸珍重為道自愛。不具。
演音六月十三日
惜陰居士於廿後返滬,帶上大條幅,敬贈仁者。又一小條幅,乞交一亭;又經數頁,乞交子堅為禱。
十三
(一九二一年陰曆二月初五日,杭州)白民居士文席:
頃與程居士麵商,大約音處籌資三百,即可足數。新之君已交來百元,再有二百即可無慮。子堅君頃來函,即作書答之,忘其住址,附奉,乞君轉交為感。費神容晤申謝。草此奉聞,即頌近佳!
演音白二月初五日
十四
(一九二一年陰曆二月二十七日,杭州)白民居士文席:
前上一片,計達青覽。音定於下月初十左右,同程、吳二居士及某上人至滬,搭輪赴溫。至溫後同覓合宜之寺院,出資承接。未赴滬以前,即寓接引庵內,不再他徙,以後通訊,逕寄是處可也。良晤匪遙,容麵詳談。草草不具。
演音二月廿七日
十五
(一九二一年陰曆三月初十,杭州)白民居士:
頃奉手示敬悉一一。前與程居士晤談,音處有金三百,大約即可足用。屢承仁者鼎力籌畫,其數已可足用(前夢非來函,謂渠與質平合贈百元)。此事全仗仁者愛念維持,他日道業成就,與皆仁者護法之力也,感謝無既。現在程、吳二居士,因事他往。俟二居士返杭,即訂期赴溫州,期前再以函通告仁者。良晤不遠,容晤申謝。即頌近佳。
演音敬複三月初十日
十六
(一九二一年,杭州)白民居士:
前奉手書敬悉一一(屢煩瑣瀆,至為不安)。有便再乞到有正書局,代請《靈峰宗論》兩部(每部約一元餘,揚州版),請妥交夢非帶至嘉興,請周佚生君再帶至杭州,送銀洞巷接引庵參龍老和尚,轉交虎跑弘濟上人收。演音刻在虎跑居月餘,因料理弘濟、弘淨二師弟到寧波入學事,匆匆不具。
演音
十七
(一九二一年陰曆八月二十八日,溫州)白民居士:
江幹之別,有如昨日。掩室永寧,忽忽數月,一切安適,足慰遠念。如無障緣,期以二載,圓滿其業(至後年春初止)。
仁者邇來精進何似?念佛法門,最為切要。幸以是自利利他。《印光法師文鈔》,宜熟覽玩味,自知其下手處也(書劄一類可先閱),不具。
演音八月廿八日
寓溫州南門外城下寮
十八
白民居士:
前昨奉二片敬悉一一。種種費神,心感靡已。前日曾上一函,內附致子堅君書,計已達覽。藕初君處,已致書達意。擬以寫經,答其索書之諄意。音亦可藉茲種植善根,是自他俱利之道也。將來道場安定,息心用功,日定一小時為寫經功課,以了此願。
十九
(一九二二年陰曆二月初二)白民居士慧覽:
兩奉手片具悉一一。扶桑之遊,至可歡讚!賢英女士畫冊,為題字數行,附寫麵字,一齊郵奉。前托請經典,便中為之,稍遲未妨也。不具。
演音二月初二日
寓溫州大南門外城下寮
二十
(一九二二年陰曆閏五月二十三日,溫州)白民居士丈室:
省書歡慰無已。餘居是間至安,足慰遠念。尤惜陰近印拙書小品三種,如未達覽,希致函索覓。此未宣悉。
僧胤疏答
閏五月廿三日
二十一
(一九二三年陽曆三月三十日,上海)白民老居士:
比來滬,寓新閘陳家浜太平寺(玉佛寺北間壁)。有暇希過談,他人乞勿道及,以未能一一接見也。
演音三月三十日
二十二
(一九二三年陰曆四月初八,杭州)楊白民居士:
在滬諸承推愛護念,感謝無盡!比擬養屙招賢寺,暫緩他適。率達,不具。
演音四月初八日
二十三
(一九二三年,杭州)楊白民先生:
藕初之函,前已答複矣。
弟近多忙,尚須遲二月返滬,臨時再奉達。
演音
二十四
(一九二三年陰曆四月十八日,杭州)白民居士:
昨奉尊片,敬悉一是。居此甚安,已於昨日始,方便掩關,養屙習靜。凡來訪者,暫不接見。婺源之行,或俟諸他年耳。舊友如有詢餘近狀者,希以此意答之。弘傘師住持招賢,整理規畫,極為完善。西湖諸寺,當以是間首屈一指矣。
率以奉達,不具一一。
演音四月十八日
二十五
(一九二三年陰曆九月初三,杭州)白民居士:
前日德淵師往滬,曾托彼走訪尊右,嗣以事冗,未及訪問,至歉!
朽人於夏季移居虎跑。恩師及弘祥師皆安隱如常。又本寺住持一席,於六月底請弘傘師兼任(每月來數次),並請恩師為都監,德淵師為知眾兼知客。其餘當家等諸執事,律更換,較從前整肅多矣。仁者及尊眷如來杭時,希便中過談。如到寺中,乞詢問德淵師或弘祥師,即可由彼等陪至朽人處。請勿專詢朽人之名也。率達不具。
演音
九月初三日致毛子堅
一
(一九○五年,日本)子堅弟先生:
前由戇盦處,獲悉惠書,欣慰無似!茲奉贈《醒獅》一冊,內有拙作數首,請教正。匆匆,不盡縷述。
叔同再拜
二
(一九二一年陰曆三月初五,杭州)子堅居士文席:
頃獲手書,欣慰無似!音以杭地多故舊酬酢,將偕道侶程、吳二居士之溫,覓清淨蘭若,息心辦道。經營伊始,須資至多。程、吳二居士家非豐厚,音不願使其獨任是難。故托白民君代為籌謀,須資約計三百,以助其不足。至音尋常日用之資,為數至纖,不足為慮。仁者賣字之說,固是一法,然今非其時;俟他年大事已了,遊戲世間俗事,則一切無礙矣。
上海有正書局,寄售《印光法師文鈔》正續篇,極明顯切實,希仁者請奉披誦。新閘坤範女學校自初八日始,每晚請範古農大士講經,希仁者往聽。一染識田,永為道種。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能親承範大士之圓音,尤非多生深植善根,不易值也。範大士解行皆美,具正知見,為未法之善知識。
音數年以來,親近是公,獲益匪淺。音於當代緇素之中,最崇服者於僧則印光法師,於俗則範大士。仁者如未能於晚間聞法,或於暇時訪範大士一談亦可。音與仁者多生有緣,故敢以是勸請。今後仁者善根重發,皈心佛法,倘有所谘詢,音當竭誠以答。或願閱誦經論,音當寫其名目,記其扼要,以奉青覽。今後通函,寄杭城內萬安橋下銀洞巷四號。廿日左右,當來滬,臨時必可一晤也。率複,不具。
演音三月初五日
東山、建藩諸居士,希為致念。
三
(一九二一年陰曆十一月十八日,溫州)子堅居士:
末由省展,霜寒,比自何如?普陀印光長老及諸上善人勸送《安士全書》,匡益世道,祛發昏矇,猥辱累囑,為之紹於知識。銘茲典誨,伏深讚慶。謹致文告,希垂省察。倘值有緣,幸為勸勉,隨喜功德。
江山遼,豈複委宣。
演音十一月十八日
會稽黃道尹處,希為致書勸告。春間晤白民,謂邑廟湖心亭放生池有未如法事,曾屬白民代達仁者,未識已改善否?極念。致陸丹林
一
(一九一三年,杭州)丹林道兄左右:
昨午雨霽,與同學數人泛舟湖上,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首,不覺目酣神醉。山容水態,何異當年袁石公遊湖風味?惜從者棲遲嶺海,未能共挹西湖清芬為快耳。薄暮歸寓,乘興奏刀,連治七印,古樸渾厚,自審尚有是處。從者屬作兩鈕,寄請法政。或可在紅樹室中與端州舊硯,曼生泥壺,結為清供良伴乎?
著述之餘,盼複數行,藉慰遐思!春寒,惟為道自愛。不宣。
岸白致堵申甫
一
(一九一八年陰曆九月二十八日,杭州)屹山大士左右:
昨承惠書,欣慰無似。不慧將於下月初七日(舊曆)之嘉禾,寓精嚴寺藏經閣,究心毗尼。
仁者近日嚐瀏覽教典否?出家在家,原無二致。行持不退,當來皆可成佛。萬望仁者精進努力,依教起修,將來有緣,必可晤麵。不一。
致訊寄嘉興北門外月河商業學校範古農民士轉送,至妥。
釋演音和南
九月廿八日
二
(一九二三年陰曆九月一日,杭州)冷閹居士丈室:
來談,歡慰!尊名並佛號寫致慧覽,“過去雲雲”與仁者,“畏寒者”與更三,“大寶積者”與敬廬。既晤仁者,翌朝入城,見開元寺主於浙一館。朽人三月未入城,三年未至浙一館,今適相值,亦勝緣也。請撰募捐疏,已慨諾之矣。拙書爾來意在晉唐,無複六朝習氣,一浮甚讚許。此未委悉。
曇昉疏
九月一日
三
(一九二四年陰曆五月二十日,杭州)申甫居士慧鑒:
前奉一片,計達記室。朽人擬於秋間返溫州,惟舟車之資猶未籌措,未審仁者能有資助否?惠函乞寄杭州城內延定巷六號馬一浮居士轉交朽人,至妥。此頌擅福!
勝髻疏五月廿日
四
(一九二四年陰曆六月一日,杭州)申父居士丈室:
馬居士來,賚授尊簡,並惠施三十金,敬受,感謝無盡。擬以是中十金供瑣細之需,其餘二十金存貯,以為行旅舟車等用。佛號當絡續寄上,本月中旬約可先寄奉二十頁內外。謹複,順頌檀德!
勝臂疏
六月一日
五
(一九二四年陰曆十一月二十日,溫州)申父居士:
惠書欣悉一一。馬居士久無消息。令書佛號二頁,小橫幅十八頁,並佛書二冊,別掛號郵奉,乞受收。天寒手僵,草草不工,聊為紀念可耳。不久將雲遊遠方,乞暫勿惠複。明歲或至杭州,再當晤談。承詢所需,至用感謝,現在旅資已具,可以無慮。謹答,不悉宣。
演音疏
十一月廿日
數年前將出家時,曾以《陰隲文圖》二冊(其書名已忘記,係費小樓畫,刻板甚精)奉贈仁者,倘此書現在仍存尊處,乞暫假一冊,寄上海狄思威路永興裏底第一號李圓淨居士收,能掛號尤妥。因上海諸居士願石印此書,廣為流布也。附白。
六
(一九二六年陰曆二月五日,杭州)申父居士丈室:
昨承枉談,至用欣慰!裝訂《華嚴經》事,今詳細思維,如不重切者,則裝訂之時亦甚困難。因此經共二十七冊,原來刀切偏斜者,以前數冊為甚,以後漸漸端正。至後數冊,大致不差。故裝訂時,裁剪書麵(即書皮子)及襯紙(每冊前後之白紙),須逐冊比量,甚為費事。又此書原來刀切偏斜之處,朽人曾詳細審視,非是直線,乃是曲線。下方向上而曲,上方亦向上而曲。此等之處,如裝訂時,欲使書麵及前後之襯紙一一與原書之形吻合,非用剪刀剪之不可。若以刀裁,即成直線,與原書之形未能合也。以是之故,此書若不重切,則裝訂之時,極為困難,且不易得美滿之結果。
今思有二種辦法:其一、為冒險重切;其二、則不重切,即將原書舊有之書皮翻轉,裱貼黃紙一層,俟幹時用剪刀依舊書皮之大小剪之(其曲線處仍其舊式),即以此裝訂(但冊數之先後次序,不可紊亂。例如第一冊之書皮,仍訂入第一冊等。因此書全部前後樣式稍參差也)。至於前後襯入之白紙,則隻可省去。因此白紙,若一一剪成曲線之形,極為不易,必致參差不齊也(若依第一種辦法,冒險重切者,則仍每冊前後襯白紙四頁)。若冒險重切者,訂書處如不能切,或向昭慶經房,請彼處切之如何(原書即係昭慶經房自切者)。諸乞仁者酌之。
再者,昨雲簽條黑邊外留白紙約二分者,指另印夾宣紙之簽條而言。若橘黃色之簽,因外襯白紙,固不須太闊也。叨在舊友,又以裝訂經典為勝上之功德,故瑣縷陳諸仁者,不厭繁細。諸希鑒諒至幸。新昌片旁字,宜以佛經句為宜,乞商之。此未宣具。
勝臂疏二月五日
七
(一九二六年陰曆三月二十三日,杭州)申父居士丈室:
惠書敬悉,近日勞倦,尚未加墨。仁者暇時,希枉談。
勝髻疏
三月廿三日
八
(一九二六年,杭州)申甫居士丈室:
昨晤馬居士,說及墓誌銘事,欣然許諾,不勝忭躍。仁者近日有暇,希先至馬居士宅陳述謝忱。事略能早日集錄,一並帶去尤善。
曇昉白
九
(一九二七年陰曆正月望日,杭州)申父居士丈室:
久別深念!朽人現居常寂光寺,方便掩室,不出外,不見客,唯須請一人為之護法,每月來此一二次,代為購辦諸物,料理瑣事。尊寓距此匪遙,來往殊便,擬請仁者負任此事,未審可否?至於朽人平日所用之錢物,已有他人資助,可以足用,希仁者勿念。上記之事,乞斟酌先示複,寄常寂光寺。稍遲數日,再致函定期延請惠臨,此未委具。
月臂疏
正月望日
十
(一九二七年陰曆正月二十四日,杭州)申父居士丈室:
惠書敬悉。有暇希枉談,不拘日時。若來寺中,告以朽人函請來談之意,即可導入禪室也。先一二日乞訪延定巷馬居士,別寫二紙,請轉交。有佛書信劄等,悉乞帶來。常寂光在城隍山背腳四宜亭旁,由清波門上山之通衢也。遲麵盡。不宣。
勝髻答白
正月廿四日
十一
(一九三一年,慈溪)申甫居士:
惠書欣悉一一。小碑擬俟明年春暖時動筆,先勿寄下,俟明春居住處定後再以奉聞也。拙輯書《華嚴經集聯》已由開明書店出版,倘仁者未獲披閱,乞致函丏尊居士,即可寄奉也。謹複。不宣。
音啟
十二
(一九三一年,上虞)申甫居士:
曩承惠桂圓,新春返法界寺,乃獲收領,深感深感!曾複明信至尊寓,想已達到。胡子宅梵品學兼優,餘所佩仰。今欲在鄉辦慈善事,餘亦為讚成人。乞仁者向邑紳為之介紹,請其輔助,俾期有成,至用感荷!順頌檀德。
演音疏
十三
(一九三二年,溫州)申甫居士惠鑒:
尊邑救國會,前寄捐冊一本,已存在伏龍寺書架中。今彼會來函謂急欲結束,此捐冊一時不能取回,乞仁者擔保,即作為遺失。俟將來往伏龍寺時,即將此空捐冊焚化可也。又於彼會,擬以捐大洋一元,聊表微意。此款亦乞仁者代出惠施,即交彼會為感!謹懇,不宣。
弘一啟
十四
(一九三二年)申父居士:
曩承枉臨金仙,未獲晤談,至憾!毛居士昨夕已來,今午歸去。彼向道之念甚切,至用欣慰。謹複,順頌道福!
音啟致黃善登
(一九一九年七月七日,杭州)示悉。骨秋之作,二月前已交佚生先生(印費、拓紙、石印、文詩稿)。應如何辦理,乞君於來杭時訪佚生一談,或致函亦可。
溽暑不多述。即頌近佳。
演音和南
七月七日致丁福保
一
(一九二○年陰曆五月初十,杭州)福保居士禮席:
頃獲手書,並尊刻《佛學初階》,披帙諷誦,歡喜讚歎!廣述因果報應而歸結於淨土,是為導俗最善之法。又藏中《經律異相》、《法苑珠林》、《諸經要集》三種(皆“纂集部”),皆可擇其合於時機者輯集刊行(古昆法師有《經律異相》節本,惜太略;杭州慧空刻本)。又《海南寄歸內法傳》(傳記部),亦可印單行本流通於世,俾後之學者由是獲見西竺之芳規。又《佛說無常經》(後附送亡儀,小乘經“宿”帙),為佛在世時諸大弟子吟諷第一之要典(吾輩修淨土者亦可奉是經為晚課,既可依循佛世芳規,又能警悟無常,堅其求生西方之願,未可以為小乘而忽之也。世之謗小乘者,宜請其誦《地藏菩薩十輪經》,當可猛省)。征諸律部及《內法傳》,曆曆可據(音曾手抄數則,皆律部中及他籍所載者。尊處若須,當寫奉。若刊刻時可以附入)。後附送亡儀,尤精要適用。如斯寶典,流入此土垂千數百年、殆無人道及之者。經文附綠共計不逾十葉,賢首願為刊行流通否?音將於下月廿日如新城北山掩關念佛,附以奉聞。漸熱,唯清涼自在。
五月初十日釋演音
前呈奠儀,為玉泉常住所奉。
附白:
吾國慣習,無論若律若禪若教,皆重祖輕佛,不獨禪宗為然也。竊謂欲重見正法住世,當自專崇佛說始,賢首以經釋經,不為無見。佩甚佩甚!
尊刻《觀經》附圖,謂為宋朝人所繪,未識何所據而雲然耶?
二
(一九二○年陰曆五月十五日,新城)福保居士箸席:
昨承手書,誦悉一一。尊刻多種,亦一一收存。音居新掩關,道詩佛名,未遑著述。發足之前,瑣事至忙,恐少構思之暇。《內法傳》、《無常經》之序文廣告,或可於如新前呈奉。尊刻各籍,或可覓暇與友人共讀數種,陳其所見,恐未能整心一誌遍讀一一也。《法苑珠林》之節本,未暇手輯。嘉禾範古農居士,深通性相,音所佩仰。賢首如願乞其輯編,音當為致書將意。承施禪衣之資,至可感謝!但音今無所須,佛製不可貪蓄。謹附寄返,並謝厚意。不宣。
五月十五日釋演音
三
(一九二○年陰曆七月初九,新城)福保居士禪席:
六月二十日來新城,居樓居士宅。廿七日入貝多山(又名官山,亦名北山)。山高二千餘尺,涼爽如深秋。聞諸居山者雲,是間八月至四月皆嚴寒,積雪盈尺,久不融解。野獸有山牛、山羊、毒蛇、豹、狐之屬。掩關之期約在八月。《無常經序》草就呈覽。偈讚所雲三四二五七八等,範居士謂指三十七道品言(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頻伽精舍所印藏經中《無常經》,《如是應正等覺不出於世”雲雲,“是”字應改“來”字(依日本弘教本校正)。經後附文,仍依原式低一格寫,附文內有“四角燃燈”之句(宋、元本作燈,麗本作證,應改作“燈”為是)。將來出版後請贈二十冊,並乞付郵分寄為感(上海尚文門外黃家闕路專科師範學校內吳夢非君十冊,上海蘭路穆公正花行尤惜陰君五冊,杭州西湖玉泉寺吳建東君三冊,浙江新登縣大街袁廣生號轉交鬆溪鎮袁乾生號,轉交官山村樓福喜君,再轉交官山頂靈濟寺內弘傘禪師二冊。弘傘為音護關,代閱信件)。相見無日,願珍重,努力自愛。不宣。
七月初九日演音
四
(一九二一年陰曆六月二十日,溫州)仲祜居士:
暮春來永寧,杜門索居,研治毗尼,回向安養。承書,悉《佛學大辭典》出版,至為慶喜!十數年前東邦輯刊《佛教大辭典》,經營之際,頗極困頓。曆歲數稔,傾產癉力,乃獲成就。矧在吾國,茲事繁重。董理之難,逾彼倍蓰。比聞卒業,歡欣讚歎。勝德宏編,共垂不朽矣!
六月廿日演音
希郵齎溫城下寮,感謝。
附掩關謝客簡(印刷品):
敬啟者:不慧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自今以後,掩關念佛,謝絕人事。謹致短簡,以展訣別。他年道業有成,或可啟關相見。凡我師友,幸垂鑒焉!
演音謹白
嚴守掩關之規例,今後不再晤麵及通信等。掩關之年限無定。他年啟關有期,再以函告。掩關期內請勿枉駕,闕禮之罪,惟乞鑒原!致印心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