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外國人報假案(1)(1 / 1)

一、“縮骨功”洗劫德國專家公寓案

30厘米,也就是一張光盤的寬度,正常人無論如何不會想到這裏會是一個賊可以出入的地方,可是,一些有技術的慣竊,能夠把自己的身體變形……

1. 外國人報假案

你見過入室盜竊連人家酒瓶子都偷走了的主兒麼?

老侯就見過。

老侯是誰?當年北京市公安局二處涉外刑事科的刑偵分隊長。這案子,是他九十年代前期接的,發案地點在北京農業大學。

報案丟東西的是該校一位德國專家。此君從東土返家度假一個月,駕雲回來一進宿舍還以為自己走錯門了——這誰家啊,整個兒一毛坯房麼。等再一看門上的單元號碼,這位立馬傻了眼。

敢情,這毛坯房是俺家啊!

接下來就不用說了,保衛處,報案,報公安局,老侯在涉外刑事科,出警當然責無旁貸……

奇怪的是,談起這個案子,我注意到當年的侯隊長先咂了咂嘴唇,目光在桌子上那盤紅燒肉上曖昧地掃了一下。

“沒有比辦那個案子吃得更好的了。”老侯說著咬了一口紅燒肉,搖搖頭放下筷子,眼神兒裏頗為不屑。

薩下意識地覺得老侯的說法前後矛盾——那下手的主兒連酒瓶子都扛走了,還能給您留下紅燒肉?

後來才明白,招待老侯吃紅燒肉的自有其人,蓋因為丟東西這主兒的身份太特殊了。

當時,中德之間剛剛簽署了一份政府間協議,德國方麵出資與中國在某個農業項目上進行合作,丟東西的這位德國專家,正是執行這項政府間協議的聯絡員。德國專家做事認真,對協議的執行選擇了常駐監督的做法。因為這項合作中方的具體執行者就是農業大學,該大學為這個德國財神爺特意配置了一套公寓。

問題的高度,立即就上升到兩國關係和國際形象問題上了。由於這項協議對我國農業發展十分重要,事情甚至驚動了國務院。

如此,偵破工作自然有壓力,但大學的領導更有壓力。

有壓力又沒有跟著破案的能耐,大學的領導還算有自知之明,沒有跟著上躥下跳,隻是給辦案人員配置了一輛專車,並為他們改善夥食待遇。

配置專車也就罷了,當時警察辦案都是騎帶鬥摩托,這自然是難得的方便。那改善夥食待遇,才讓弟兄們記憶猶新。農口的院校都有自己的農場,用於科研和學生實習,供應上有的是好東西。這一說改善夥食,馬上殺了一口豬,配了一男一女兩位廚師為老侯他們服務——後來才知道這兩位都是當年給部長做飯的。

薩娘也一度在農口的科研單位工作,那時候幾乎每個月都能買到便宜的內蒙黃油、西藏犛牛骨茶、東北大豆之類市場上見不著的農產品,近水樓台的好處,薩也算是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