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24小時後,產婦應下床在室內適當活動。早期活動可以促進惡露暢流,有利於子宮複原,而且可使大、小便暢通,還可以防止盆腔或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性器官複原
分娩時,因胎兒通過被撐開的陰道壁、子宮頸出現許多細小傷口,宮頸鬆弛、充血、水腫。分娩後1~2天內,排尿時會覺得刺痛,1周後恢複原狀。由於分娩,初產婦子宮頸外口由原來的圓形變為橫裂形,產後的陰道處女膜因撕裂而留下痕跡,這叫處女膜痕。另外為使胎兒的頭部容易出來,施行了會陰切開縫合術的產婦,傷口可能在分娩1~2天出現痙攣性疼痛,但很快就會消失。
會陰護理
產後會陰的護理十分重要,每個產婦都應高度重視。由於分娩時,會陰部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有的會發生較嚴重的會陰撕裂,也有的生產時作了會陰切開術。產後,會陰部又是惡露排出的必經之路,加之大小便的刺激,細菌很容易入侵,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產褥感染。因此會陰部的護理極為重要。
每個產婦清洗會陰的盆具、毛巾,必須專用,決不可與腳盆或他人的盆子合用,並要經常保持盆子的清潔。清洗外陰時,可用溫開水加少許高錳酸鉀或半盆溫開水放一勺食鹽,每日清洗2~3次,也可用02%新潔爾滅溶液衝洗。平時應盡量保持會陰部幹燥、清潔。如有條件,局部用紅外線照射可促進會陰部傷口愈合,減輕疼痛。排便時,可用消毒的紗布塊或衛生墊壓在縫線部位。
產後一般4~5天拆去會陰縫線,如切口創傷發生感染,應提前拆線引流。在正常情況下拆線後,傷口的痙攣性疼痛就會消失。假如還繼續疼痛,應請醫生檢查是否有傷口感染或有血腫,如有這些情況,應盡早處理。
同時注意衛生用具及內衣褲勤洗勤換,月經帶和會陰墊必須洗幹淨,經常更換。
恢複月經
產後大約8周左右,卵巢也同子宮、陰道乃至全身機體功能的恢複一樣,開始恢複排卵,又重新開始進行卵泡發育,卵泡成熟,排卵,產生黃體及黃體萎縮等周期變化。
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因人而異,這與產後身體恢複的快慢、身體恢複的好壞、身體健康狀態、是否哺乳以及營養狀態等因素有關,一般人都在產後6周恢複月經。母乳喂養嬰兒的產婦,排卵及月經恢複較遲,多數人推遲到半年後,有的可在1年左右。不給孩子喂奶的產婦與給孩子喂奶的產婦相比較,月經來得要早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先排卵後來月經,如果產後不注意避孕,就有可能懷孕。
乳房護理
妊娠期由於受到激素的影響,乳房開始變大,分娩時,乳房已發育得很大了。產後2~4天,產婦明顯感到乳房發硬,觸之有許多結節狀物,這些結節是增殖的乳腺組織。產後可感到乳房輕微的脹痛。與此同時,一擠乳頭,就會流出半透明的黏糊糊的黃色水,這叫初乳。特別要提醒初乳不能擠掉,要喂給寶寶。1周之後,變為白色的不黏的乳汁,量也逐漸增加,這就叫成乳。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和抗體。對孩子的健康發育有很大益處,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新生兒的吸吮動作能夠促進母乳的分泌,幫助母體的子宮收縮,盡快複原,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防止產婦發胖。
做好乳房的護理對母乳喂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哺乳前都要用溫開水洗淨雙手,擦洗乳頭。注意不要用肥皂洗乳暈乳頭。乳頭皸裂、乳管不通要立即處理,以免引起乳腺炎。乳頭有裂傷時,應暫時停止喂乳,敷上消炎軟膏,並用吸奶器將奶吸出或用手將奶擠出,用奶瓶喂給新生兒吃。乳汁過多,嬰兒不能吸空時,應將餘乳擠出,以便促進乳房更好地分泌乳汁。
注意休息
由於分娩用力、消耗等原因,產婦易感到疲憊和思睡。產後第1天應完全臥床休息,體力的恢複有助於子宮和其他生殖器官的恢複。從產後第2天開始下床在室內活動,但不應站太久,少取蹲位。
產褥期內應保證充分的睡眠,能睡多長時間就睡多長時間,每日睡眠時間不得少於10個小時。臥床休息時,不要總是仰臥,應多采用左右側臥和俯臥,以免引起子宮後傾。
產後不要睡席夢思床墊。由於妊娠末期卵巢會分泌一種激素,這種激素有鬆弛骨盆各種韌帶與關節的作用,有利於分娩,由於鬆弛激素的作用,產後骨盆失去穩固性,加上席夢思的鬆軟性、彈力性好,很不利於產婦的翻身起坐,如欲急速起床或翻身,很容易造成骨盆損傷。所以產後宜睡一段時間的板床,等身體複原後再睡席夢思。
產後不得從事任何體力勞動,不要手提重物。擔抬以及站立過久,都可引起子宮脫垂。
產婦的臥室應保持安靜,室內衛生清潔,空氣流通,門窗不要完全關死,宜戴帽子或頭巾。
科學鍛煉
每位產後的女職工都希望自己能保持優美的體形,恢複原來的風采,因此產後鍛煉就顯得十分重要。
生產48小時後,如果身體無異常,就可試著進行一些鍛煉。比較適宜的運動是做產褥操。
產後運動應該慢慢來,不可急躁,並應注意在運動前排尿、排便。吃飯後不要馬上做操。剖宮產的產婦拆線後開始做操。陰道和會陰切開或裂傷的產婦,應等傷口愈合後再做操。
產後鍛煉可改善血液循環和胃腸道功能,促進骨盆底部肌肉恢複,加快子宮複原。
及時大小便
產後第1天小便較多,是由於體內要把妊娠期間得到的額外的液體排泄出去,應盡早自解小便,以免脹大的膀胱妨礙子宮收縮。如果產後6~8小時還不能自解小便,可采取誘導小便的方法,如聽流水聲、用熱水袋放在下腹中部或用溫開水緩緩衝洗外陰;坐在盛有60~70℃熱水的便盆上熏蒸,這樣都能誘導排尿。
產後有大便時應及時去大便,不要忍著,也不要使勁憋。排便時,用1塊清潔的衛生紗布壓在有縫線的部位。產後第3天如仍未大便,應及時采取措施,如灌腸或口服緩瀉藥。有痔瘡的產婦要注意防止便秘。喝大量的水和吃高纖維的食物,能刺激腸道有利於排便。
不能進行性生活
產後,由於分娩時引起的子宮創傷還有待恢複,陰道黏膜因被撐大變得非常薄,很容易損傷,並且這時子宮口恢複得也不好,關閉不嚴,如果過早地進行性生活,容易引起細菌感染,使月經持久不淨,造成婦科疾病,有時還會造成出血。
分娩2個月以後,如果產婦身體恢複較好,可以進行性生活。但應避免激烈的動作,因這時的陰道比正常時要幹燥,可另外用些潤滑劑。每月性生活的次數不宜過多,以3~5次為宜。
如分娩2個月後還有血性惡露,說明子宮創傷還未完全修複,初次性生活還得延後,直到惡露全部幹淨後才能進行性生活。若初次性生活後惡露再現,應服用抗菌素藥物以防感染。
產後一定要注意避孕,以免造成懷孕。大部分產婦在哺乳期間不排卵,但也有一部分人在哺乳期間會出現排卵,因此過性生活時一定要采取避孕措施,以免懷孕而做人流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產後的避孕措施,以采用避孕藥膜、避孕套、避孕藥膏為宜。如果2種用具同時使用,可靠性會更高。
產後檢查
一般應在產後4~6周去醫院產科做產後檢查。這項檢查有3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