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口才課73(1 / 2)

361.一語雙關,妙趣橫生

一句話本來具有自身的某種意思,但隨著場合、對象等外在因素的變化,說出來就會同時表達兩種意思,這就形成了一語雙關。語意雙關幽默法就由此而來,它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幽默技巧,可以緩解過於尷尬的氣氛,而遇到嚴肅問題又可以避免把話說得太直、太透。

從前有個大富翁,是個十足的鐵公雞。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正好有客人來訪。他不想用飯菜招待客人,心裏卻惦記著桌上的各種美味,於是把客人留在客廳裏,自己偷偷地溜到裏麵去吃飯。見他這副待客的嘴臉,客人十分氣憤,便計上心來,他大聲地說:“哎呀,真是可惜,好好一座廳堂,這柱子卻被蛀蟲蛀壞了!”

主人在裏麵聽到了,慌忙跑出來,問道:“咦,哪有蛀蟲?”

客人兩眼朝他身上打量一下,說道:“它在裏麵吃,外麵怎麼知道?”

客人的話表麵上是說蛀蟲,矛頭卻直主人,主人心知肚明,但也不便發作。

由此可見,一語雙關的幽默效果關鍵時候總能派上用場。

一語雙關的優勢在於言在此而意在彼,強調弦外之音,既能幫你解圍,又能輕鬆點破不宜直接說出口的東西。

362.巧用熟語,幽默風趣

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歇後語和慣用語等。生活中靈活運用熟語,會讓你的語言更豐富、更有趣。

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與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相互敬慕,私交甚好。在一次張大千舉行的送行宴會上,他向梅蘭芳敬酒,語驚四座地說:“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

眾人先是一愣,梅蘭芳也不解其意,忙問:“此語做何解釋?”

張大千朗聲答道:“所謂‘君子動口不動手’,您是君子——動口,我是小人——動手!”

張大千機智幽默的君子、小人之說,引來滿堂喝彩,梅蘭芳更是樂不可支,把酒一飲而盡。

運用熟語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學問,隻要你知曉一些熟語,在日常生活中,隨手拈來,也會充滿情趣。

一對年輕夫婦走進一家餐館。為了吃個痛快,丈夫一口氣點了滿滿一桌子菜。沒想到點菜過多,兩人沒能吃完,正要起身離開時,熱情的服務員走了過來,遞給他們一個食品袋,笑著說:“二位別急著走啊,還請你們吃不了兜著走!”話音剛落,夫婦倆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接過食品袋裝下了桌上剩餘的菜肴。

“吃不了兜著走”,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熟語之一。這裏服務員卻根據當時的情景,還原其字麵含義“吃不了的飯菜用袋子裝好帶走”,使一句含有威脅性的話,變成了風趣、幽默、充滿溫暖之意的勸告。

熟語多從人們的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原本單調的話語靈活起來,讓生活更有滋味。運用熟語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學問,隻要你知曉一些熟語,在日常生活中,隨手拈來,也會充滿情趣。

363.打破思維慣性,娛樂無極限

相聲、小品講究“抖包袱”。所謂“包袱”,指埋在相聲和小品中的那些更容易引人發笑的語言。這些語言之所以更能刺激人們的笑點,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它打破了人們的慣性思維,用一種新的觀點和新的解釋給予人們全新的感受,或者反向思考問題,從而充滿了趣味和新鮮感。在生活中,我們也不妨一試。

烈日當頭,一名中士正帶領著一隊新兵在進行刺殺訓練。士兵們個個無精打采,中士為了調動士兵們的熱情,便大聲喊道:“你們聽著,眼前的這些稻草人就是你們的敵人。他們殺害了你們的父母,搶走了你們的姐妹,偷走了你們的錢財,還燒掉了你們的房子!”

中士剛說完,一個士兵端著步槍,瞪著血紅的眼睛,衝著中士大聲問道:“中士請您告訴我,是哪一個喝光了我們家的威士忌?”

一陣大笑過後,士兵們精神十足。

要打破思維慣性,逆向思維是必需的。

有一天,英國作家狄更斯正在釣魚。一個陌生人走到他麵前問:“你在釣魚?”

“是的,”狄更斯回答,“今天釣了半天,沒見一條魚。可是昨天,也是在這個地方,卻釣到了15條魚!”

“是嗎?”陌生人問,“那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專門檢查釣魚的。這個地區是嚴禁釣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