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元年中秋,京東東路濟南府以李格非之女李清照純孝德高,才華橫溢為由,向天子舉薦,各州府亦舉薦才女十八名。天子於文德殿召見後,諸女對答如流,尤以李清照為最,天子擊節讚賞其詩詞,特封濟南郡君,其他諸女各封縣君,以為德慶永慶諸公主師。
政和二年九月,遼靖和太後蕭奪裏懶崩,終年三十三歲。遼南京留守,魏王耶律淳檄文天下,稱仁和太後蕭瑟瑟妄自尊大,以庶欺嫡,逼死靖和太後,並質疑遼帝並非正統,並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名號召各方兵馬齊起勤王。仁和太後蕭瑟瑟得知之後,立刻宣布耶律淳為叛逆,以耶律餘睹為天下大元帥,召上京道、中京道、西京道各路兵馬討逆。而囤紮在上京道和原遼國東京道之間的重兵三十萬亦為之軍心動搖,金國蠢蠢欲動。
由於顧忌金國趁虛而入,無論是仁和太後蕭瑟瑟還是魏王耶律淳,都不願意在內耗中把所有的實力都扔掉,因此在幾場大戰之後,雙方默契地停止了爭鬥,暗中派人達成了一致。以儀坤州為界限,兩邊暫時息兵。而趙佶則在和一幹大臣商議之後,和耶律淳約定次年將蕭芷因放回去。
政和三年開春,原遼國海陵郡王蕭芷因在五百宋軍護送下抵達宋遼邊境,然而,就在他即將抵達南京城時卻遭遇刺客身亡。七日之後,耶律淳以先帝遺詔傳諭遼國,中京道西京道兵馬各自收兵觀望,耶律餘睹隻得以本部兵馬七萬人對抗耶律淳南京道十萬大軍。與此同時,金國趁勢進兵,遼東大軍敗退。
耶律淳聞聽遼東有變,遂遙拜上京耶律延禧次子趙王習泥烈為帝,以出讓南京道,銀一百萬兩,絹五十萬匹的代價向宋國求兵相助。彼時大宋已兵定河西,興靈路和熙河蘭湟路俱已安穩,因此事先已調西軍精銳五萬於河北演練。
得到耶律淳急信之後,大宋君臣商議三日,趙佶以種師道為帥,童貫為監軍,發兵二十萬北上。而高俅又將劉琦送入種師道帳下聽用,此時,種師道麾下不但有姚平仲鍾達等昔日舊部,調防河北的西軍之中更有韓世忠等小將,可以說是彙集了年輕一代中的精英人物。
而高俅最大的遺憾就是史書上赫赫有名的嶽飛是沒法參加這一次的大戰了,因為,據他派人打聽下來的消息稱,嶽飛現在還不到十歲……盡管曆史上大宋在徽宗年間的北伐完全是一場笑話,那時的配置是童貫為主種師道為副,如今恰好顛倒了一下,而大宋也不是聯金抗遼而是聯遼抗金,所以他有足夠的自信得到一個不同的結果。
種師道原本就頻頻上奏聯遼抗金,如今朝廷任命其為主將,他夙願得償,心中自然暢快至極。大軍分三路,從定州、代州和霸州出發,先頭大軍三萬抵達南京城的時候,充當先鋒的姚平仲站在城門處佇立良久,方才領兵進城。自從石敬瑭當年拱手獻燕雲十六州之後,中原兵馬還是第一次踏足這座古城,而且不是在激戰之後進入這座古城。
耶律淳誌在整個遼國,因此盡管不少謀士苦諫這種行動無疑是引狼入室,他卻聽不進去。而聞聽大宋先頭兵馬入南京城後並未有人進城接收官府,他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決心。燕雲十六州可以還給中原人沒有關係,但是,若讓女真蠻子奪了根本,那麼遼國就全完了。他當然可以聽從某些人的意見和蕭瑟瑟妥協,可是,先頭的無數例子已經擺在那裏,那樣的妥協隻會帶來給他帶來滅頂之災。
因此,他絲毫不擔心背後的宋軍會給他插刀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兵攻克儀坤州,然後直撲攻打上京臨潢府。由於他先頭傳檄天下的耶律延禧遺詔貨真價實,因此西京道和中京道的遼國宗室紛紛對他表示了支持。勢單力薄的蕭瑟瑟見無法倚靠耶律餘睹苦撐,除上京道之外,其他兵馬又不聽號令,隻得棄上京往西北而去,希望能從西北路招討司調兵鎮壓叛亂。僅僅花了半個月,耶律淳就成功跨進了上京城門。此時,距他當初稱皇太叔已經過去了數年。
在暫時消除內亂之後,耶律淳自然不會忘記最大的威脅。由於習泥烈為蕭瑟瑟耶律餘睹等人裹挾而走,他便自稱攝政皇太叔,集結大軍準備對抗金國,而與此同時,大宋號稱二十萬,實則十一萬的軍隊陸續就位,大戰一觸即發。
自恃女真滿萬不可敵神話的吳乞買卻並不把遼宋聯軍放在眼中,一來遼軍屢戰屢敗,二來他曾經到過宋國,親眼看見過宋軍極度疲軟的戰鬥力,因此盡管金國隻有大軍五萬,而遼宋聯軍號稱七十萬之巨,但他仍舊信心滿滿。
然而,政和三年八月,已經準備了很久的高麗人終於露出了猙獰的獠牙,高麗王王俁調派精兵三萬,自西京出兵,在金國猝不及防之下,自桓州正州直撲黃龍府。由於先前高麗一直對金國保持了克製的態度,自上一次犯境之後再未有挑釁之舉,金國自恃兵強馬壯,並不把疲軟的高麗放在心上,因此,此次出兵之後,領兵在前的吳乞買便被狠狠打了一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