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飛魚”的報複
阿根廷軍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被擊沉後,他們發誓要進行報複。
1982年5月4日,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快速駛向馬島北部水域。“謝菲爾德”號是英國最現代化的驅逐艦。
此時,它的全部武器和電信設備,都處於零秒待發的臨戰狀態。
遠處,阿根廷的“超級軍旗”戰鬥機從基地起飛了,兩架飛機各帶了一枚“飛魚”空對艦導彈。它們的攻擊目標是“謝菲爾德”號。“飛魚”是什麼導彈呢?
法國的“飛魚”導彈早在1968年就發明出來了,它是一種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厲害兵器。
“超級軍旗”戰鬥機快接近“謝菲爾德”號時,便立即下降高度,作超低空飛行,以躲避英軍雷達的監視。
當阿根廷飛機飛到“謝菲爾德”號上空,已進入“飛魚”的射程之內。隻見兩架“超級軍旗”的機身下紅光一閃,兩枚“飛魚”呼嘯而出,貼著海麵飛向前去。然後,阿根廷飛機趕忙掉頭返航。
法國製造的最新式導彈是否能打沉英國最先進的軍艦呢?
“飛魚”的製導方式是慣性製導加末段主動雷達尋找,也就是說,“飛魚”是發射後就不用管的導彈。
果然,兩枚“飛魚”發射後,在空中自由降落約10米後,助推器點火,固體燃料燃燒產生推力,然後,導彈迅速下降到距海麵15米的高度作水平飛行,這一階段是由彈上的慣性製導係統將導彈引向目標的。
當“飛魚”飛到離“謝菲爾德”號約10千米處,導彈再次下降,此時它幾乎是在掠著海麵飛行。導彈上的雷達也開機了,它一邊飛行,一邊主動搜索目標。
站在指揮塔上的索爾特艦長,突然聽到遠處有異常聲響,盡管是十分輕微的噝噝聲,幾乎淹沒在海浪聲中,但他立即感到大事不妙。
兩枚“飛魚”,一枚偏離了方向,而另一枚斜射而來,在“謝菲爾德”號的右舷吃水線上部1.5米的部位戳開了一個大洞。火光如閃電,聲響似雷鳴,“謝菲爾德”號失去了控製……
僅僅一枚導彈,怎麼就會徹底破壞了這艘大軍艦呢?原來,“飛魚”導彈設計為半穿甲型。擊中目標,鑽入軍艦內部到一定深度後,延時觸發引信第二次引爆炸藥。“謝菲爾德”號就這樣沉沒了。射日英雄
後羿是我國神話中著名的英雄。傳說,堯做國君的時候,天空中出現了10個太陽。天氣太熱了,烈日把禾苗曬蕉、草木曬死,百姓處於饑餓困苦之中。帝俊賜給後羿一張紅色的神弓,叫他去為民除害。解除人民的疾苦。後羿拿到神弓後,終日苦練射擊技術。
有一天,後羿在深山裏找到了一塊玉石,他把玉石交給了一名能工巧匠,這名工匠把它精心打造製成9支寶箭。
當10個太陽又出來肆虐時,後羿彎弓如滿月,一連射落了9個太陽。後羿射日僅是個傳說,那麼,弓箭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古書上說:“黃帝以玉為兵。”“玉兵”指的就是琢磨製成的石兵器,其中也包括弓箭。
我國現存最早的箭頭,是1963年在山西原平峙峪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出土的、一種加工精致的小石鏃。由此推測,遠在一兩萬年前,古代峙峪人已經開始使用弓箭了。
自從弓箭發明以來,弓箭一直作為我國古代戰爭中的主要射擊兵器,可以說它最早是火炮的前身。官渡之戰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兩支軍隊在官渡這個地方打仗。當時,袁紹連中曹操用兵之計而節節敗退,隻得依托沙丘修築工事防守。怎樣才能攻破袁紹的兵營呢?曹操集中了一批能工巧匠,在拋石機的下麵裝了四個輪子,製成了發石車,並利用夜色的掩護和有利的氣象條件,突然在袁軍營壘前展開。頓時,無數石彈飛入袁營,堅固的高櫓被砸了個稀巴爛,大量弓弩手中彈喪命,小土山成了打擊的目標,袁軍的堅固工事損失慘重。
在官渡之戰以後的千餘年裏,曆次攻守城之戰幾乎都有發石車的身影。黑衣騎士的怪武器
德國的黑衣騎士是最早裝備和使用小型火門槍的軍隊。
1331年的一天,德國的黑色騎兵跟法國步兵在巴黎郊外一片樹林裏交戰。
德國黑色騎兵像旋風一樣飛奔而來,黑衣騎士用繩子把槍吊在脖子上,左手握槍,右手點火,打完一次重新從膛口裝入火藥和彈丸。一時間槍聲響個不停。
法國兵第一次見到這些馬背上會閃火的新武器,他們嚇得魂不附體,亂作一團,結果敗給了德國人。火門槍比騎兵過去應用的弓箭、馬刀可厲害多了。厲害的“爆破彈”
說起爆破彈,還有一個故事哩!故事發生在俄土戰爭初期,當時俄國和土耳其正為爭奪克裏米亞而爆發戰爭。
1853年11月,土耳其黑海沿岸的錫諾普海灣,土耳其海軍的一支艦隊正遭到俄國軍艦的炮襲。俄國軍艦的炮彈呼嘯著飛向土艦,隨即響起了連續的爆炸聲,濃濃的硝煙霎時籠罩了海灣。木製的土耳其軍艦在爆炸聲中起火,在煙火彌漫開來的同時,軍艦開始下沉。
這是什麼炮彈?這是俄國軍艦使用的“爆破彈”,在當時,這種炮彈是非常厲害的武器。“要命葫蘆”的故事
1858年,雲南哀牢山的彝族人忍受不了清朝官府的欺壓,揭竿而起。起義軍圍住附近的齶嘉城。奇怪的是,圍城的起義軍每人腰間都掛著一隻葫蘆。
一天淩晨,一陣猛烈的爆炸聲打破了死寂。在睡夢中被驚醒了的清兵,睜開眼便見到了一隻隻口中冒煙的葫蘆從天而降,落地開花。隨著接二連三的爆炸聲,鉛塊、鐵片四下迸出,直打得清兵呼爹喚娘,四散逃竄。
原來,那葫蘆裏裝的不是水和草藥,也不是酒,而是要命的火藥。彝族人怎麼造出這個“要命葫蘆”的呢?
彝族人掏盡葫蘆裏的子實,然後把葫蘆曬幹,在裏麵放入火藥和鉛塊、鐵鍋碎片等物,再在葫蘆頸部塞入火草作為引火物。這種火草是哀牢山的一種野生植物,人們把草葉背上的一層白色皮綿剝下曬幹,揉成棉絨,然後再投入木炭熱灰中炮製成一點即燃的火草。
使用時,先點燃火草,然後用力拋向目標,待火草燃及火藥便發生爆炸,使葫蘆裏的鉛塊、鐵片四射,起到殺傷作用。這種火藥葫蘆原是彝族人用來狩獵的工具,卻在這場攻堅戰中成了出奇製勝的法寶。
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榴彈。飛行員的惡作劇
1911年,意大利軍官加沃蒂駕駛著“鴿”號飛機,飛到土耳其陣地上空。
加沃蒂想搞一次惡作劇,他一共帶了4顆重2千克的榴彈,就是榴彈炮用的炮彈。等“鴿”號飛到土軍陣地上空時;少尉就拿起炮彈來,一顆一顆地朝下丟去。為了確保落地彈頭朝下,以便觸發引信發揮作用,在這4棵榴彈尾巴上都紮上了長長的布條。
可以想象,這樣投下去的炸彈準確性是很差的。但是炸彈從天而降,“嘭嘭嘭”地炸得人心驚肉跳,土耳其人著實嚇了一跳。這是曆史上的第一次空襲。
加沃蒂空中惡作劇的行動,觸發了武器專家的發明神經。不久,航空炸彈便問世了。它與炮彈相似的地方是都裝有高爆炸藥,不同之處是無藥筒和發射裝備。航空炸彈都裝有能保證垂直下落的尾翼,以取代加沃蒂少尉那些難看的長布條。
美國人設計出了一種掛彈架,上麵有鉤子鉤住炸彈。等飛機到達目標上空時,駕駛員扳動扳杆,掛鉤鬆開,炸彈就落下去啦。
航空炸彈問世後,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作用。水下殺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潛艇大出風頭,使英國人非常頭痛。
一天,英國皇家海軍的醫療總監向女王陛下報告:“許多艦長患了神經官能症,他們常將露出海麵的一切黑色物體看做德國潛艇而加以攻擊。就在前天,三艘萬噸級的戰列艦竟對一條鯨進行炮火攻擊,因為三位艦長都認定那是一條潛艇。更可悲的是,炮聲引來了真正的德國潛艇,這艘戰列艦被擊沉了。”
女王聽了很生氣,下令盡快研究出對付潛艇的有效武器來,以重振大英帝國海軍在海上的雄風。
為了攻擊水下潛艇,英國人發明了深水炸彈。
深水炸彈裝有烈性炸藥,在水中爆炸的瞬間能產生很高的壓強,高速、猛烈地向四周膨脹,形成強大的壓力波。這樣,即使在離潛艇較遠的地方爆炸,不能使潛艇沉沒的話,也往往能使艇內的動力裝置和機械設備激烈震蕩,造成嚴重破壞,使它喪失戰鬥力。
1916年,“裏魏林”號驅逐艦擊沉了猖獗一時的德國“U-19”號潛艇。因為擊沉“U-19”號的,正是剛剛發明的深水炸彈,這是水下殺手的第一次用於實戰。敗仗激發出的發明
1914年8月27日,對俄國軍隊來說,是個極其悲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俄國第2集團軍在東普魯士的坦侖堡,陷入了德國第8集團軍的重圍之中。
在德軍的猛烈攻擊下,饑疲交加、士氣低落的俄軍迅速潰散,迷亂的士兵被德軍像羊群般地兜捕起來。結果,3萬多人戰死,9萬多人被俘,500門大炮被繳獲,第2集團軍頃刻瓦解。薩鬆諾夫獨自走進森林,舉槍自殺。
敗績迅速傳遍了全國,整個俄國被籠罩在困惑、憤怒、悲哀、恐怖的情緒之中。可這敗績也激發起了愛國者的發明欲。
米哈伊洛夫炮兵學院格拉維教授想,戰敗的主要原因是大炮結構複雜、笨重,那麼,能不能發明一種移動方便、射擊快捷的新式火炮呢?
不久,格拉維就發明了一種新的火炮。這種火炮樣式很怪。它沒有一般火炮那樣粗大的炮筒,隻有一些鋼鐵支架,它是如何發射的呢?
奧秘在於它的炮彈。這種武器的炮彈是一隻隻小火箭。發射時,點燃火箭裏的火藥,氣體迅速膨脹,就形成巨大的氣流從噴孔裏噴射出去。在氣流向後噴射的同時,產生一個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於是火箭炮彈就向前飛出。
火箭彈是如何控製的呢?很簡單,火箭彈裏的火藥放得多一些,它就射得遠些,放的火藥少,火箭彈就射得近。
由於火箭彈是用自己的動力飛行的,因此,發射時並不需要笨重的炮筒和複雜的反後坐機構。它的炮架可以在戰壕內輕易地移動,並可迅速地用車輛從一個戰場運到另一個戰場去。1926年,格拉維教授終於將這種新型的火炮——火箭炮造了出來。
火箭炮第一次亮相,是在1941年秋天。當時,德國人的閃電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德軍已越過了斯摩棱斯克,日益逼近蘇聯首都莫斯科。
這天,一支德軍快速摩托部隊正在公路上向前推進,隆隆的發動機聲與汽油味一起彌漫在蕭瑟的俄羅斯平原上。
突然,成千上萬的火箭彈從天而降,公路上頓時濃煙四起,火光衝天,彈片橫飛。德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轟擊打得驚慌失措,狼狽逃竄。不過幾分鍾,這支快速部隊就被消滅得一幹二淨。
戰鬥的勝利使紅軍戰士興高采烈,他們唱起了當時的流行歌曲《卡秋莎,我心愛的姑娘》,並用這心愛姑娘的名字來稱呼火箭炮。從此,卡秋莎便名揚四海,成了火箭炮的代名詞。笛子
有一日,張三和李四在城裏閑逛,突然他倆同時發現一支笛子,他們對這支笛子歸誰所有的問題爭吵了起來,他們都說笛子是自己先發現的。
第三個人偶然路過,問清他們吵架的原因之後,說道:“你們倆誰會吹笛子?”
“我們倆都不會吹笛子。”
“那麼,你們要這支笛子幹什麼?你們的爭吵使我想起了兩個禿子為了一把梳子而打起架來,可是他們倆頭上都沒有頭發。”不仁不義的狐狸和狼
從前,一隻狐狸和一隻狼交上了朋友。開始的時候,它們倆親密無間,簡直分不出你我。每天清早,它們分頭出去尋找食物,找來的食物都放在一處,分著吃。
狼有力氣,性情凶猛;狐狸呢,狡詐多端。時間長了,狼發現了狐狸不老實,找來的食物總是東藏西掖,把好的留著自己偷偷地吃。有幾回,狐狸正躲在一個地方吃好東西,不巧,被狼撞見了,狼非常惱怒,撲上去就去咬狐狸,牙都咬進狐狸的肉裏去了。要不是念及到它們所謂的朋友舊情,非把狐狸當場咬死不可。可是,這樣一來二去,狐狸也就懷恨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