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於府的二夫人辜氏來侯府見於氏,辜氏乃於氏親二嫂,於府的長子乃庶出。而辜氏離開後不久,於氏便前往淑零園求見程妙宛,態度竟十分誠懇。待見了程妙宛之後,臉色羞愧,說是被嫡親嫂嫂訓導知曉自己魯莽惹了婆母不喜大嫂不快,所以身邊侍女才被抬了姨娘。她特地來向大嫂請罪,說是自己錯了今後絕對不會再冒犯長嫂,還請程妙宛也為她在嫡母麵前說說好話。程妙宛雖不知她葫蘆裏賣的什麼藥,當時也就應下,說了不會怪罪,以後內院妯娌一家親。
而果然在程妙宛回京後第三日,宮中來了旨意,讓她攜了樂安鄉君入宮。下旨的是坤儀宮,但卻是陛下的意思。
“臣妾程氏妙宛參見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因是下了正式的懿旨召見,程妙宛與甯姝都是照著品級著朝服,行的也是國禮。
“樂安鄉君甯姝參見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同時小甯姝也似模似樣地行了禮。
“都平身吧。”陳皇後母儀二十餘年,氣勢都早已內斂,待人十分溫和。因此雖年近四十,不嗔不怒,保養十分得宜,麵色紅潤肌膚柔滑,眼見著也就三十出頭。
“樂安上前來本宮瞧瞧。”陳皇後見甯姝乖巧,就讓她坐在自己身邊,而程妙宛則在左首落座。
“這還是本宮第一次見著樂安呢,果然是個乖巧的,不像太子家那兩個跟潑猴似的,難怪德妃喜歡。”甯姝被德妃召入宮中見了三四次,卻並未覲見過陳皇後。
“皇後娘娘您執掌後·宮,事務繁忙,臣妾並小女不敢叨擾。”言下之意皇後得陛下器重日理萬機,德妃卻是個閑得召見三歲幼女解悶的。雖然知道陳皇後未必因德妃事生氣,但程妙宛是個事求萬全的性子。“德妃娘娘承寵十多年,一朝得喜,難免著緊看重肚裏的皇嗣,臣妾幼女能讓德妃相中陪伴一二也是十分惶恐。”劉容是什麼算計程妙宛心中十分清楚,遲早是要撕破臉的,因而並不在意今日這話會傳到唯容殿去。
“本宮看樂安十分乖巧,想必也不至於能衝撞了德妃的喜脈,有她陪著德妃解悶陛下與本宮也很放心。”
“臣妾多謝陛下與娘娘誇讚。”程妙宛一時倒也不好猜測陳皇後是什麼心思。
陳皇後十四歲就入了太子東宮,年紀又比她大上六歲,所以尚在閨中時程妙宛並沒多少機會與陳皇後相熟。而後來她受太後喜愛經常入宮的時候,陳皇後已經產下太子又深受陛下愛重,掌管宮務十分繁忙,所以同樣沒有什麼碰麵的機會,倒是甄妃覓妃等在太後處她經常見到。再後來她嫁與甯之玨成了敦慶侯世子夫人,在皇後接見命婦時才多了幾次接觸。可以說,程妙宛對陳皇後還是相當陌生的,但卻並不妨礙她心中對這位陳皇後的評價:盡守本分,賢良淑德!雖然她很少去奉承王太後,太後卻依然對她十分滿意,從不隨意插手後·宮諸事。當然,這一半也因為她是太後的表侄女,是王陳兩家當時唯一能選入宮中的女兒,十四入宮十五產子,這在大秦高門來說也是十分罕見的。因此王陳兩家都十分疼惜這個女兒,讓她在宮中後位穩固如山。更不提她後來聖寵同樣牢固,隻可惜產下二公主後就再沒了喜信。不過帝君子嗣本就不多,陳皇後有一子二女已是難得。
“本宮聽聞敦慶侯府不僅錢糧以助南周府之災,你還深入難民營中替百姓治病?甚至有太醫說,若不是有你協同醫治諸多病患還給了預防的法子,這次災情之後還有可能爆發疫情,畢竟這連天的雨水確實容易滋長瘟疫。”
“臣妾當年閨中習醫時在書中看過瘟疫爆發的病例,因而這次心中就有了憂慮,畢竟山體一瀉死傷的百姓眾多,一不小心就將釀成大禍。於是臣妾情急之下,罔顧禮教,請娘娘責罰。”雖說大秦女子並不十分拘束於古禮法,但高門貴族還是有所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