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七月流火休沐日,正趕上亦是七巧女兒節,敦慶侯先世子遺孀早產,艱難誕下侯府大小姐,其備受闔府關注嗬護,名符其實世家千金。雖是遺腹子,一出生便沒了親生父親,但內有祖父母和親母關愛,外有強勢的準國丈親舅護持,料想也無人會小覷這尚在繈褓中的稚嫩幼女。更兼著敦慶侯命人快馬加鞭去南靈街龍音寺請了無音大師,催著大師給甯姝娘相麵證八字,結果對敦慶侯諸人來說還是滿意的,雖有波折但都能逢凶化吉,是個能長生安好的命格。
慶安院正房,敦慶侯夫人躺在床榻之上,世子夫人黃氏坐在榻旁伺候著,手裏正端著參湯要喂給這位婆母大人。老夫人現年五十有一,一向還算健朗,隻是半年前痛失愛子之後就讓人瞧著精神一日不入一日,而下午大嫂發動臨盆又險些難產,這好不容易生產結束得了千金孫女,老夫人精神一鬆終於是倒了下來。所幸幾百年傳家,雖有式微之時但侯府規矩儼然倒也沒亂起來,幾個媽媽和內院管家報了幾位主子之後便去太醫院請了沈太醫。這位沈太醫專擅老年內疾,診斷之後發現並無大礙,隻交待要靜心養神,服些參湯即可。
“不知你大嫂那可有合用的老參,”老夫人喝著參湯想起來便喊:“伺林,你去吩咐二管家將庫房裏年初皇後娘娘賞賜的兩棵人參取出來,送去淑零園。”二管家甯義,負責掌管庫房,老夫人身邊的李媽媽便是他家媳婦。
“母親,媳婦下午的時候送過了,雖然比不得宮中賞賜的,倒也是上好的兩棵百年老參,已經送去給大嫂用上了。”
“嗯,好,你倒是個有心的。”老夫人看著這個進府才一年的兒媳,不能說不滿意,隻是想到妙宛總有些意氣難平,那才是她看好並培養了多年的下一代敦慶侯府女主人。也可惜先頭的二兒媳在那次事故中當場丟了命去,隻留下自己那可憐的長孫,不然勉強倒也可以勝任。老爺現年五十二最近身體狀況也是讓人憂心,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將侯府交給二兒之璋,而這個新兒媳才十八出頭,能行嗎?
“阿韻啊,明天開始你就負責府裏廚房的事務吧,庫房那裏你也可以先去了解一下,我會讓甯義幫你的。趁著我還能行,你多多學著點,等上手了,這侯府遲早是要交給你的。”這時候不能攬權,為了敦慶侯府著想,還是先開始教著她吧,總還有我身邊幾個媽媽及幾個管家能幫襯著。
“是,兒媳願為母親分憂,多謝母親教導。”黃麗韻有些受寵若驚,雖然知道這侯府女主人總歸會是她,老夫人總不會將管家大全交給三弟妹和四弟妹這兩個庶兒媳,不過她才嫁入侯府一年,年紀又輕,能被這麼快委以重任實在是有些喜出望外。既然這樣,也不枉她堂堂一品大員家嫡女嫁作繼室,還是一進門就有個六歲的兒子。可是父親這樣安排,她除了聽從又能如何,隻不知父親為何交待她要好好親近大嫂?
“好了,我這裏沒什麼事了,有伺林和弄田侍候著,你先回吧,之璋和玉成那裏你也要照顧。”用完參湯,又想了這些煩心事,該交待的也交待過了,老夫人便讓世子夫人回碧喜園去。
“是,母親請安心靜養,兒媳先回房了,明日再來給您問安。”麗韻想著是不是該去淑零園看看大嫂?雖說父親交待自己要多多親近這位大嫂,可她進府之後,頭半年大伯臥病在床大嫂衣不解帶照顧著,自己也沒能見過幾此,而大伯去世之後,大嫂更是一直在自己園中幽閉養胎並不如何見人。現下大嫂誕下幼女,我何不乘此機會多多接近?總如此才能跟父親交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