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肖申克的救贖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關在鯊堡監獄裏。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裏很悠閑地散步,就像在公園裏一樣。老犯人瑞德是監獄中的“權威人物”,隻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甚至是大麻。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石錘,他的解釋是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自己有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製度方麵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他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同時他也逐步成為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長,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監獄生活非常平淡,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安迪聽說瑞德原來很喜歡吹口琴,就買了一把送給他。夜深人靜之後,總可以聽到悠揚的口琴聲回蕩在監獄裏。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說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凶。但當安迪向監獄長諾頓提出要求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兩個月的嚴重懲罰。為了防止安迪獲釋,諾頓甚至不惜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麵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約會的地方,把那裏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到那時你就知道是什麼了。”當天夜裏,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原來20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錘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安迪出獄後,領走了諾頓存的一部分黑錢,並告發了他貪汙受賄的真相。而諾頓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裏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裏邊挖空的部分放著一把幾乎磨成圓頭的石錘。
瑞德獲釋了,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重逢了。
獅 子 王
當太陽從水平線上升起時,非洲大草原蘇醒了,萬獸群集,共同慶賀獅王穆法沙和王後沙拉碧的小王子辛巴的誕生。
充滿智慧的老拂拂——巫師拉法奇為小辛巴舉行了洗禮,他捧起一把細沙撒在小辛巴頭上,然後高高地舉起小王子。立刻,所有的動物都發出了歡樂的吼聲,向著獅子王國未來的統治者俯首跪拜。
而穆法沙的弟弟刀疤卻對辛巴的出生仇恨不已,他認為如果不是辛巴,自己將會繼承王位,因此在他心中埋下了罪惡的種子。
時光飛逝,辛巴已經長成健康、聰明的小獅子了,可他的叔叔刀疤卻一刻也沒有放棄對他的嫉恨。一次,在刀疤的引誘下,辛巴和好朋友娜娜去國界外的大象墓地探險,3隻受刀疤指使的鬣狗開始圍攻辛巴,辛巴和娜娜害怕極了。在這危急的時刻,獅王穆法沙突然出現了,他怒吼一聲,嚇得鬣狗們撒腿就逃。辛巴和娜娜得救了。
刀疤對辛巴被救十分惱怒,他陰險地決定殺掉穆法沙,他向鬣狗們許諾等除掉穆法沙和辛巴、自己當上國王後,就讓他們順理成章地進入獅子王國。
幾天以後,刀疤又引誘辛巴到了一個山穀,然後指使鬣狗們追擊角馬。大批角馬朝辛巴狂奔過來,穆法沙又及時趕到,救出了辛巴,可自己卻被弟弟刀疤推下了山穀。
洪水般的角馬群衝過去了,辛巴在死寂的山穀裏發現了一動不動的父親。他心裏悲痛而內疚,以為是自己害死了父親。別有用心的刀疤極力慫恿辛巴逃走,同時又命令鬣狗們殺死他。辛巴在荊棘叢的掩護下逃脫了,鬣狗們向著辛巴逃遠的背影尖叫道:“永遠別再回來,回來就殺死你!”從此,刀疤登上了王位,並把鬣狗們引入了獅子王國。
辛巴一路沒命地奔逃,直到再也跑不動了,昏倒在地上。兩位好心的朋友——機智聰明的貓鼬丁滿和心地善良的野豬彭彭救了他。
丁滿和彭彭教導辛巴要無憂無慮,不想過去,不想未來,也沒有責任,隻要為今天而活就可以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辛巴成長為一頭英俊的雄獅。
一次偶然之間,辛巴和兒時的夥伴娜娜相遇了。娜娜告訴他,自從刀疤當上國王後,大家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她要辛巴回到獅子王國,可是辛巴沒有答應。巫師拉法奇也找到了辛巴,在他的勸說和父親神靈的教導下,辛巴決定回獅子王國拯救子民。
辛巴憤怒地向著刀疤挑戰:“我回來啦,你選擇吧,要麼退位,要麼接受挑戰!”狡猾的刀疤並不想投降,他不斷以辛巴害死父親為借口責罵辛巴,好拖延時間;辛巴心中充滿著內疚與氣憤,一不小心從岩石上滑了下去,以為辛巴必死無疑的刀疤告訴了他是自己殺死了穆法沙的事實。憤怒之中,辛巴產生了無窮的力量,他奮力躍起,將刀疤一下打倒在地,並將這個卑鄙的叔叔趕下了國王崖,刀疤成了鬣狗們的一頓美餐。這時,大雨傾盆而下,好像在滋潤幹涸已久的土地。辛巴在母親和朋友們的歡呼與祝福聲中,正式宣布執掌政權。
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是一個發生在紐約大都會裏的故事。從意大利來到紐約謀生的萊昂是個孤獨的雇傭殺手,他住在一所公寓裏,當他以殺手的身份出現時,冷靜而神秘,殺人手法令人熱血沸騰。但當他卸下殺手麵具時,則又回歸成為平凡的市井小民,簡單到連基本的身份證、銀行賬號都沒有。總之,他是個具有雙重身份的人。
12歲的瑪蒂爾達住在萊昂的隔壁,她的父親沒有正式工作,是警察的線人。在為警察提供了一次線索後,他貪汙了一小包毒品,本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卻沒想到因此而埋下了禍根。
這天早上,瑪蒂爾達去商店買東西。警探斯坦帶著手下人來了,斯坦是警界的敗類,有些神經質,是個比毒販子和殺手更可怕的人物。瑪蒂爾達的父親矢口否認自己貪汙了毒品,盛怒之下的斯坦命令手下人槍殺了瑪蒂爾達的全家,她的爸爸、媽媽、姐姐,甚至連小弟弟也沒有被放過,一家人倒在血泊中。
瑪蒂爾達買完東西回來了,她所特有的敏感使她覺出了氣氛的異常,她聰明地沒有走進自己的家,在經過家門口的時候,她震驚地發現家人全死了。於是她敲開了鄰居萊昂的門,躲過了殺身之禍。
家人的慘死讓瑪蒂爾達悲傷不已。無意間,她發現了萊昂的殺手身份,於是她要萊昂收下自己做一個小殺手——“清潔工”。她同萊昂住在了一起,她幫萊昂管家,並教他識字,萊昂則教瑪蒂爾達怎樣用槍。瑪蒂爾達逐漸發現自己愛上了萊昂,而萊昂也對瑪蒂爾達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保護欲,就這樣,兩個人的心緊緊地貼在了一起。
一個偶然的機會,瑪蒂爾達發現了斯坦的行蹤,並貿然報仇,反倒被抓住。幸虧萊昂及時趕到,一陣槍戰之後,他救回了瑪蒂爾達。為了盡量少惹麻煩,萊昂和瑪蒂爾達決定搬家,他們收拾了簡單的東西,還抱上了萊昂最喜愛的綠蘿。
他們的行蹤一直受到警界的注意,斯坦更是下定決心要除掉他們兩人以斷絕後患。瑪蒂爾達又一次落到了惡魔的手裏,萊昂全副武裝地來到警局,再次救出了她。警局裏燃起了熊熊大火,為了不引人注意,萊昂要瑪蒂爾達通過通風管道逃生,而自己則從另一樓梯下去。瑪蒂爾達要和萊昂守在一起,萊昂最終說服了她,並將他的綠蘿托付給了瑪蒂爾達。
在濃煙中,萊昂化裝成警察,帶上了防毒麵具。正當他快要走出警局時,卻不料被迎麵而來的斯坦撞了個正著,敏感的斯坦認出了他,向他射出了子彈,萊昂倒了下去。然而就在最後一刻,他躺在地上,對著洋洋得意的斯坦掀開了自己的衣服,露出了綁在身上的重磅炸彈,最後,在他的“記著瑪蒂爾達的問候”聲中,炸彈爆炸了……
瑪蒂爾達順著通風口來到了街上,她知道萊昂已經身遭不測,她沒有回頭,一直向前走去,臉上滴落著兩行熱淚……
瑪蒂爾達最後進了福利院,她一直隨身帶著萊昂的綠蘿,在一片和煦的陽光中,她把綠蘿種進了泥土裏。
七 宗 罪
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個凶殺案專家,他當了32年的警察,多年來幾乎每一分鍾都在辛勞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覺得疲憊極了,幸好現在還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終於可以享享清福了。
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米爾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紐約來的,起初翠西並不同意來這座繁亂的城市,但米爾斯認為隻有這裏才能讓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於是在他的百般勸說下,翠西才同意了。威廉作風嚴謹,辦事老成,米爾斯則有些衝動,心高氣傲的他對威廉辦案的方式很不以為然。
也許是冥冥之中已經注定了的,米爾斯的第一個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後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了,可是在現場,米爾斯和威廉卻沒有發現什麼線索。
緊接著另一起案子發生了,一位富有的辯護律師格特被殺害,在凶案現場的地板上,凶手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細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不露掉每一個蛛絲馬跡,終於在冰箱後麵發現了兩個字:暴食。這時他們才醒悟到原來他是被強迫吃下大量的東西直到胃被撐破而死的。
威廉猛想到了《失樂園》中的語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欲和嫉妒。他認為接下來還會發生5個謀殺案,分別與其他的誡條可怕地聯係起來,可米爾斯卻並不相信。
翠西邀請威廉來家中吃飯。米爾斯有些不高興,但翠西卻和威廉談得很愉快。
在現場發現的指紋使格特的當事人毒販維克多成了懷疑對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當警察趕去拘捕他時,卻發現他早已經死了,在牆上寫著“懶惰”二字。
通過圖書館內部的調查資料,威廉終於把目標鎖定為記者約翰·多伊——一個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紋而將手指上的皮剝掉的變態者。但當威廉和米爾斯前去尋找他時,他已經溜走了。在約翰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金發妓女的照片。但等他們找到她時,她也死了,旁邊又是“淫欲”兩個字。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約翰打來電話告訴他們,他又下手了。——一個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邊寫著“驕傲”。威廉決定辦完這個案子再退休,可約翰卻突然來自首了。謹慎的威廉認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因為還有兩條罪未完成,約翰一定還有花招。
約翰招認還有兩具屍體,並願意帶他們去找。這時,有人給米爾斯送了個包裹來。威廉打開時卻發現了裏麵竟是翠西的頭顱,約翰告訴米爾斯是“嫉妒”殺死了翠西。
盛怒和悲傷之下的米爾斯無法控製自己,開槍打死了約翰——他犯了“憤怒”之罪,是完成7條訓誡的最後一人。
看著米爾斯被押上警車,威廉麵對夕陽默默無語。
勇敢的心
威廉·華萊士於1272年生於艾爾德斯萊,父親是蘇格蘭貴族詹姆斯·斯特沃特的佃農,叔叔是教區的神父。
當時的蘇格蘭王約翰·巴裏奧爾橫征暴斂,很失民心,全國各地都有暴動事件發生。巴裏奧爾眼看大勢已去,於是向英王愛德華一世求助,將君權雙手奉送。愛德華一世接管蘇格蘭後,以殘暴高壓的手段控治局勢,製造了數起大屠殺。蘇格蘭人不但要忍受高額的賦稅,還要受到人格上的侮辱——每當新娘出嫁時,初夜權屬於英格蘭總督,這些暴政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貴族、農民們紛紛拿起武器,與英國人作戰。
華萊士的父親組織了一個秘密抵抗組織,他帶領手下人奮勇征戰,打擊英格蘭侵略者。可是沒過多久,父親就被英國人處死了,華萊士也被叔叔帶走了,告別了這個令人悲傷和恐怖的家鄉。從此,華萊士被叔叔撫養成人,叔叔不但教給他很多知識,還教他學習武術。
光陰似箭,20年後,華萊士長成了一個英俊的青年,他回到家鄉,又一次見到了故鄉那如詩如畫的山水和童年的夥伴。他與鄰家的女孩纓倫相愛了,在雨天的高原上,他們倆騎在一匹馬上漫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終於在一個晚上,他們秘密結婚了,華萊士希望同妻子從此過上安定和諧的生活。
可是上天卻不成全他們,英格蘭人的暴行從未停止過,他們仍然到處肆虐,危害人民。在英軍的一次襲擊中,纓倫被一名英國軍官看中,欲行非禮,她奮力反抗,卻被殘忍的英軍當眾割斷了喉嚨。
國仇家恨使華萊士終於爆發了,他孤身一人闖進英軍駐地,殺死了多名英軍。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宣布起義。華萊士屢戰屢勝,威名日盛,引來眾多人民加入義軍。
蘇格蘭貴族羅伯特想成為蘇格蘭領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他假意與華萊士聯盟。華萊士打敗了前來進攻的英軍,蘇格蘭貴族議會封他為爵士,任命他為蘇格蘭護國公。然而華萊士卻發現這些蘇格蘭貴族考慮的隻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為人民和國家前途擔心。
英王愛德華為了緩和局勢,派兒媳伊莎貝拉前去和談。但由於愛德華根本不考慮人民的自由和平等,隻想以收買華萊士為條件,和談失敗了。伊莎貝拉回去後才發覺和談根本就是幌子,愛德華想彙合愛爾蘭軍和英軍共同包圍華萊士的蘇格蘭軍隊。於是,她趕緊送信給華萊士。大軍壓境之下,貴族們慌作一團,華萊士領兵出戰,混戰一場。短兵相接中,他意外發現了羅伯特竟與英王勾結,不禁備受打擊。伊莎貝拉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來到駐地向他傾吐了自己的真情,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
英王再次提出和談。華萊士明知是圈套,但為了和平著想,他依舊答應前去。在愛丁堡,布斯設計抓住華萊士,並把他送交英王,羅伯特對父親的詭計怒不可遏。
華萊士終於被判處死刑,伊莎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臨死前,她告訴英王她懷的不是王子的血脈,而這個孩子不久將成為新的英王。
華萊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撼了所有人。幾星期後,羅伯特高呼“為華萊士報仇”的口號,英勇地繼承了華萊士的遺誌對抗英軍。蘇格蘭人民最終取得了民族的獨立。廊橋遺夢
卡洛琳和邁克是姐弟倆,他們目前的婚姻生活很糟糕,都麵臨著家庭離異的困擾。正當他們不知何去何從時,突然收到了消息——母親弗朗西斯卡去世了,兩個人急急忙忙趕回了童年時生活的鄉村。
在收拾母親的遺物時,他們發現了母親給他們留下的一封長信,深埋在她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讓姐弟倆震驚萬分……
那是1965年的一天,農夫理查德帶著一對兒女卡洛琳和邁克去了集市參加農業博覽會,妻子弗朗西斯卡獨自留在家中,她有了4天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光。
羅伯特·金凱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他終日駕著一輛舊車浪跡天涯,他來到了弗朗西斯卡所住的鄉村,要拍攝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的遮篷橋(即廊橋),他請弗朗西斯卡帶路,於是,他們相識了。在閑聊中,兩人互相講起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羅伯特與前妻離異,而弗朗西斯卡伴著丈夫和一兒一女過著單調而清寂的鄉村生活,缺乏激情,整日渾渾噩噩……兩顆寂寞的心仿佛找到了依靠,他們在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進晚餐,在輕柔的音樂舞曲中,他們情不自禁地相擁共舞,最後一起走進了臥室……在這短暫的4天中,他們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羅伯特要再次出發了,他要弗朗西斯卡和他一起走,然而弗朗西斯卡卻不願因為自己而使整個家庭陷入不完整的境地,同時她也不願放棄對家庭的責任,兩人隻好痛苦地分手了。
羅伯特走後,弗朗西斯卡把這段愛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從未對任何人說過。在1982年3月,弗朗西斯卡得知了羅伯特的死訊。1989年,弗朗西斯卡也過世了,她在遺囑中要求子女們將她的骨灰撒在麥迪遜橋畔。卡洛琳和邁克都被母親的感情故事和對家庭的責任心所感動,他們同情並理解自己的母親。同時,他們也開始珍視各自目前的家庭,放棄了草率離婚的打算。
美麗人生
本片敘述的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
基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非常善良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1939年春天,戰爭的陰雲籠罩著歐洲大地,然而基多為了尋找自己的理想和愛情,全然不顧當時法西斯的高壓統治,來到了意大利阿雷佐的斯坎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上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