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冤家路窄又相逢(1 / 2)

日子悄然而過,轉眼又過了一月。

“鳳蘭,事情可都辦好了?”上官皇後問道。

“回殿下,辦好了。”鳳蘭回道。

“你可確定,你的計劃不會出錯?”上官皇後還是有些顧慮的問道。

“殿下,絕對不會錯的。”鳳蘭說道,最為皇後身邊最親近的奴婢,她將所有的事情都處理的非常完善,“今日正是長安城最大的春末集市開始之際,奴婢早已給人探了口風,讓陛下知道,按照陛下的性子,定會前去。而劉病已那邊,早已和許平君那邊打好主意,他們今日也會前去開張儀式,後來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上官皇後點點頭,稚嫩卻帶著一絲暗影的臉上微微笑了:“黔君,我可是不得不這麼做了,否則你忘不了他。”

這段日子裏,陛下來椒房殿的也隻有區區三日,陛下依舊是教我練琴,和我訴說一些傷感情懷的事情,那日,他突然問起:“涼州、益州兩地同時大旱,若是兩地同時賑災,朝中的庫銀就會緊缺,該如何是好?”

我笑了一下,低頭答道:“奴婢隻是椒房殿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宮人,伺候主子,哪裏懂得這些事情。”

陛下將我的手握起撥琴:“黔君,朕從未考慮過你是不是一個奴婢,隻是深宮院內,能得以知己著實難得,黔君若是有何想法盡管說就好。”

我抿了抿嘴,沒想到相處不多時,陛下竟然已經將我納為知己了。

“陛下,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劉弗陵眯了眯眼睛,饒有興趣的說:“黔君今日有興致講故事?說來聽聽。”

“從前有一個村莊叫雍村,村裏的人都靠打漁為生。莊主雍遷負責管轄他們,而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男主人處理各自府上的事務,大家日子倒也過得十分平和快樂。可是不巧的是,雍涼和雍益兩戶人家所處的地方河流斷流了,也就沒有了活路。莊主雍遷心係他們,總是想著要幫他們,可是村莊裏的銀兩隻夠幫襯一個人,莊主亦感到十分為難。後來,他在山上的時候,看到地上的螞蟻總是互相幫助,於是想,為什麼要將擔子都落在一個人的頭上?”

“那後來呢?”劉弗陵明白了她的意思,卻還是繼續問道。

我撥了幾聲琴,繼續說:“後來莊主就將錢給分給他們一半,詔令周圍的人家也一起幫助,把他們的河流引入他們兩個那裏。”

“是個好故事。”劉弗陵若有所思的說道,不禁抬手摟住了我。

我心裏一驚,卻不自然的立馬站了起來。

陛下驚了一下,愕然地看著我。

我突然意識到這樣的舉動著實是忒為大膽的,搞不好要掉腦袋,還沒想好怎麼說,陛下卻突然說起:“黔君可曾在長安玩耍過?”

看來陛下並沒有太在意剛剛我的尷尬舉動,我心裏鬆了一口氣。

“黔君生在長安城,但自幼清貧,去過的地方並不是很多。”我如實說道。

“那今日就別再呆在這銅牆鐵壁的牢籠裏了,我帶你去一個地方。”他突然起身,“回去換身民女的衣服,我們去長安城轉轉。”

坐在陛下的馬車裏,我感到一陣不安。

並不是因為和陛下同坐馬車的局促緊張,而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心裏擠壓得慌。

陛下一直看著眼前這個緊蹙眉頭的瘦小女孩,不解的問道:“黔君為何一直愁著臉,莫不是不願陪朕出宮?”

怕陛下誤會,我便抬頭笑著說:“怎會。陛下能帶奴婢出宮遊玩,乃是奴婢萬幸之事,如何會不願意?隻是許久不到宮外,怕是生疏了那些氛圍了。”

劉弗陵笑出了聲:“這宮外不過就是比宮裏自由了些,沒那麼多規矩,何來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