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耳與他的師父師弟(1 / 3)

六耳醒來後,見到的隻是一隻死去多時的小狐狸。他真的不知道狐狸精一開始就在騙他嗎?想他這耳朵能通天地,辨人心,這小狐狸心中想法他雖然沒主動去聽,但也能猜到一二,隻是不知為何,鬼使神差竟沒有去揭穿她。也就是在狐狸精死的瞬間,六耳徹底失去了理智,就是沒想到這小狐狸竟是九尾狐,如今為了救他,更是沒了這最後一條命。

六耳心中懊惱,若是自己早知她身負九命,又何必跟那四王拚死拚活?就是直接跑了,兩人倒都能保得周全。隻是任憑六耳再高法力,也無法逆轉時間。

六耳將小狐狸的的肉身葬在了四聖山兩人第一次相遇的地方,他也沒想過報仇什麼的,這事情本就沒有誰對誰錯,幾人的因果更是在小狐狸身死之事便了了。按六耳曾修道法所言,一世論一事,一世了,一事了,就是說有大法力者,為了某種原因轉世修行,則轉世之身結下的因果,不會強加在本尊身上。六耳的情況與之類似,既是死過多次的人了,便應該能看開才是,可有些東西,就是能夠無視這天地間所謂的規則,那便是一個字:情。

一百年,六耳足足用了一百年才將小狐狸死死地鎖在心底,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忘卻。這男女之情卻是不同於那親情與友情,不知有多少人毀在了情之一字上,修真之人,每突破之時,最大的心魔便是這男女之情,故修佛者要絕七情六欲,主要還是為了絕這男女之情。

卻說六耳鎖了那男女之情,又在世間遊曆百年,這一日便接到了如來法旨,言明了石猴脫困的時間,讓六耳前去觀察,若是石猴頑劣,則需六耳代他。

於是這一日,看那唐僧相救石猴,六耳便在暗中悄悄觀察。隻看那唐僧身邊暗藏著丁甲功曹,伽藍揭諦,來護他周全,六耳感覺這如來還真是下了大手筆,看來這取經人,他是誌在必得了。

唐僧將石猴從五行山中救出,石猴果然很是感激,當即拜了唐僧為師,護他西行。六耳暗自覺得石猴這五百年也沒白熬,那桀驁的性子倒是去了些。

誰知沒過三日,這石猴竟逆了唐僧的意,數次下狠手打殺了些個強盜,那唐僧一怒之下便將他趕了回去。眼看著石猴駕雲離去,六耳暗自墜在他後麵。

就看著石猴先是去了東海,與那龍王寒暄了一番,又出海駕雲自語道:“那龍王所言倒有些道理,我若無法修成正果,便隻是個妖仙。但那如來將我在山下壓了五百年,又派個頑固的和尚做我師傅,煩的卻是我。也罷,妖仙便妖仙,反正這漫天神佛也沒一個好東西,不若我回花果山閑蕩幾日,再做打算。”

哪知石猴這正要走,就看見一道金光直接將他罩住,連他整個人都奪了去。六耳心知這是如來看他仍舊冥頑,這才使了個神通將他拿走。

果然,金光散去後,那如來的聲音直接傳到六耳腦中:“今日起,你便是孫悟空,記住這一點,你便去罷。”

卻說六耳駕雲回去,恰好看見唐僧還在之前的地方坐著,就跑到他身前,嬉笑道:“師父為何不趕路?在這坐著幹甚?”

唐僧沒好氣地說道:“你方才去哪裏了?教我不敢離去,隻能在此等你。”

聽得這話,六耳心知唐僧怒氣漸消,便笑道:“我剛去東海龍王處討口水喝,這轉了一圈便回來了。”

唐僧道:“徒弟啊,我們出家人是不打誑語的,你隻走了一個時辰,如何到那龍王家?”

六耳道:“師傅且不知,我這一個筋鬥便是十萬八千裏,這一個時辰還是那龍王留我說閑話才有的哩!”

唐僧道:“我方才隻是言語重了些,你便自去討水喝去,留我一人在此忍餓。此去取經不知要多少時日,似你這般,如何到的了西天?”

六耳知道他隻是發發牢騷,也不以為意,就笑道:“師父,你若是餓了,我這就去化齋給你吃。”

唐僧道:“不用化齋,我包袱裏尚有些幹糧,你去拿缽盂尋些水來,等我吃些便繼續趕路。”

六耳去解開包袱,拿了幾個粗麵點心給唐僧吃,又看包袱裏有一領棉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便問道:“這衣帽是從東土帶來的?”

唐僧吃著點心順口答道:“那是我小時候穿戴,這帽子戴了,不用教經,便會念經,這衣服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

六耳心道這師父還真會說瞎話,自己也曾修佛數十年,說不得比他佛法還要高深,也不曾聽過有這等東西。於是六耳道:“好師父,這東西讓我穿來試試罷!”

唐僧道:“你自拿去穿戴。”

六耳便將那直裰穿上,帽子戴上。這唐僧見他戴上了帽子,也不吃幹糧,就在一旁默念那緊箍咒。

六耳自戴上那帽子便發覺有些不對勁,這帽子裏似有個箍,直接箍住了他的頭,六耳心知不好,就要把帽子摘下來,正巧那唐僧念了緊箍咒,六耳就感覺那箍慢慢收緊,隻擠得他頭疼欲裂。他抱頭一聲痛號,隻身在地上打滾,更是將那帽子抓得稀巴爛,可這箍卻是像生了根一樣,任他各種手段,就是拿不下來。六耳心知這是唐僧的手段,抽眼看去,他正在那誦經,便能推知一二。他這腦袋實在痛的不行,就連連叫道:“師父,別念了,別念了!頭疼!”

唐僧看這緊箍頗有效果,又聽他討饒,便停了咒語,道:“你今番可聽我教誨了?”

六耳連道聽教,又跟唐僧保證了一番,這才討了個安靜。再次向唐僧討問才知道,原來這東西竟是那觀世音菩薩給他。想來這東西應是給那石猴用的,隻是不知道為什麼會找上自己,莫不是他不知如來的布置?還是這箍自本就是給自己用的?

六耳也沒做多想,自己既然是來代替石猴的,隻要石猴無事,他吃點苦頭倒也無妨。

隻是事後六耳向三藏抱怨道:“師父,你不是說出家人不打誑語麼?先前又為何騙我?”

三藏道:“師父我雖是出家人,也有涉足紅塵,更非不通世事。佛之一法,不在保守,而在開創,能引你向善,我便是說一次慌,佛祖亦不會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