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1 / 3)

(3)大力開展校本課程研究,培養學習型、研究性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讓教師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遵循“實施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課改要求,我們組織教師開發了一批反映本校特色、體現本校育人理念與追求、適應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以校為本、以生為本的校本課程。我們通過“對現行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改編和重組,合理利用已有課程資源;創建具有地域特色和學校特色的課程;將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為校本課程;把校內資源轉化為校本課程;挖掘學校人文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等途徑,組織教師紮實研究和開發校本課程,大大地推進了教師人才資源的開發。

通過幾年的辛勤耕耘,我校基本構建了相對完善的校本課程體係,擁有了一支業務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校本課程開發隊伍。學校目前的校本課程主要涵蓋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文藝欣賞、學習方法等幾大類。

學生在學習型學校的學習通過考試升入高一級學校或參加工作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會學習,使每一個人“成為一個完善的人”達到各門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要求視學習為一生的追求完成規定的課程具有終身發展、持續發展需要的學習能力課程

教材既學習課程教材,又學習有助於終身發展的各種知識和能力老師講學生聽的接受式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發現、研究。

實踐課堂教學學校家庭社會

各種媒體當今學校的學習已經有了某些改變或者說有了學習型學校學習的某些萌芽表[2]

從上表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學生在傳統學校的學習與在學習型校的學習是不一樣的。學生在學習型學校的學習,是把學習目的定位在“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會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完善的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頁。”上的,他們樹立了“視學習為一生追求”的學習目標,不局限於課程教材規定的學習內容,完成的是“培養終身發展、持續發展需要的學習能力”的學習任務,把學習空間從課堂拓展到“學校、家庭、社會”和“各種媒體”,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發現、研究、實踐”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由於有這些不同,教師在學習型學校進行教學也就相應有所不同。教學目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空間備注。

教師在傳統學校的學習

教師在學習型學校的學習教學生如何通過考試升入高一級學校或參加工作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教學生學會學習教學生達到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要求培養學生“視學習為一生的追求”的精神按照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要求教完課程培養學生具有終身發展需要的學習能力課程

教材把教學擴展到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領域講授組織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進行實踐等課堂培養學生利用一切空間進行學習當今學校的教學也已經有了某些改變,可看作是學習型學校教學的某些萌芽  教師在學習型學校教學行為的變化,使教師自身的學習發生變化。同時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對人的理解,教師同樣是一個“在生理上尚未完成”的人,同樣具有“未完成性”,同樣“永遠不會變成一個成人”,他的生存同樣“是一個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因此,教師在學習型學校同樣是一個需要學習的人。那種認為教師已經很有知識、很有能力,他都在教學生了,不需要學習什麼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通過這個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習型校園對教師人才開發的意義何等重大。

5普及信息技術——為教師插上現代教育的翅膀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教育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要求學校采取有效措施,首先幫助教師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將它應用於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之中,促進廣大教育工作者轉變教育觀念、掌握現代技術、改革學法教法,提高質量效益。這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人才資源開發的一項嶄新任務,是保證學校適應時代進步、科技進步、適應教育現代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近幾年來,我校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建築麵積超過4000平方米的信息技術教育中心,建成了以光纖為網絡骨幹、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網、集“視頻教學、電子監控、信息服務、學校管理”於一體的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網絡,建設和開通了“求精中學教育網站”,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資源庫”,包括大型教育數據庫、試題庫、資料庫,涵蓋國情教育、學科教育、心理谘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升學指南、教育法規等教育信息庫,充分滿足了現代教育管理和一線教學的需要。學校為每一位教師配備了便攜式電腦作為工作平台,率先在全市實現了無塵化網絡教學、無紙化網上辦公,結束了“一支粉筆打天下”的傳統教學局麵。學校接入Internet和渝中區教育城域網,並開通了“求精中學教育網站”(wwwqjzxcn),為師生的網上學習、查詢資料提供了多種教學資源和服務功能;開發了求精中學OA辦公係統,實現了無紙化網上辦公,大大提高了學校辦公的效率,在教育教學、教育科研、學校管理、消息通訊上實現了信息現代化,構建了全市一流的現代教育平台,使學校教育走向了數字化、信息化、遠程化的現代教育軌道。

幾年來,我校利用寒假、暑假和教師上課期間,對全體教職工進行了十四輪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第一輪培訓,普及電腦知識、掌握文字使用的基本技能。培訓內容以學習Word60為依托,讓所有的教師掌握電腦打字、文字排版和獨立完成電子教案編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