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因(1 / 2)

萬事有果皆有因,一個人總要有點求知欲去知道一些事情,這是人類三大欲望之一。

明朝,邊塞。

張冠和李玳兩人騎著一匹馬在河邊慢慢走著,馬兒時不時地低下頭吃口草或者喝點水,李玳懶洋洋的幾乎整個人都擠進了張冠懷裏。

一道就此改變了世界的聲音從李玳嘴中傳出:“老是這麼生活有些無聊呢,找點刺激去吧?”

於是,變了天地。

------------------------------------------------------------------

戴詩語和葉聖心一起在望月亭看著三千年絲毫不變的月亮,心潮起伏突然有些茫然:值得嗎?

沒有值不值得,隻有願不願意。

沒有值不值得,隻有勝或死。

去做一件事的原因,很重要,過程很重要,結果,不重要。

去做一件勝生敗死的事情原因很重要,過程不是很重要,結果很重要但同時也不重要。

我想做,我去做,我做到了。

然後,開始下一件事。過度回憶過去隻能說明你不滿足於現在也沒有掌握住現在。回憶,最好是甘甜淒美的。

-----------------------------------------------------

“蛇”是別人對他的稱呼,極善於用毒。本來是江湖上一個鼎鼎有名殺手組織的一員,結果一次任務時被一個苗疆死士臨死反撲打碎了兩條腿的髕骨,於是被組織送到他老家五千裏外的山村養老。會用毒就一定會解毒。作為一個醫生,他就算不能走,在村裏也很受尊敬。不過老本行也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就是下毒的分量,比以前多了三分,就算是抗毒性再高的人,也不會再有臨死反撲的力氣了。

一晃三十年,“蛇”老了,天地突發奇相,九星連珠。然後就是兵荒馬亂的亂世,他暴露了一點點本行,在亂世中活下去,不易。

亂民沒有錯,有誰不想活下去呢,不想被殺,被吃,隻有殺人,搶食物,最起碼,“蛇”控製了村民們不吃人。他們在亂世中浮浮沉沉,卻堅強地活著,而且還活得比較不錯。而一個村中的其他人,對“蛇”也越來越尊敬,畢竟,殺人,“蛇”很專業。

有一天,“蛇”看見一隻三千人的軍隊,他眼前一亮,殺手的本能讓他十分興奮,他看得出來這是一支靠得住的軍隊,他想為自己的鄰居們謀一條正路。但是他也知道,亂世中沒有價值的任何東西都會被拋棄,他必須證明自己的村裏人有活下去的價值,於是他命令三百民兵團衝鋒,又順風在空氣中下了足夠三千頭大象麻痹的麻藥。證明自己的價值嗎?有什麼比打一場更有說服力呢?這是亂世啊!

然後“蛇”看到了一場屠殺,對麵隻走出了三人,兩男,一女,女的從頭到尾沒有廝殺,扔了幾個花瓣在兩個男人身上而已。自己的三百人沒有碰到對麵一下,哪怕是一點點身體接觸,甚至兵器的交擊都很少!

然後,“蛇”知道自己沒有體現出自己和村民的一點點價值,又瞎了眼指揮著他們唯一的武裝力量去送死!有幾個老人目光中帶著不解和仇恨看著他,一動不動,沒有了以往的尊敬。

所以“蛇”被指出是村長和指揮者的時候,他很平靜。那個女人心軟,放了他,但是那個男人看他的目光也很平靜,平靜的不正常。在女人走後,離“蛇”五步,男人對另一個男人說:“斬,吩咐下去,避毒解毒的藥丸,每人帶三粒備用。”

最後,“蛇”用手當腳跟上了這支軍隊,當天晚上潛入,淩晨在一個十人隊的帳篷門口一個三角形地麵埋滿了毒蒺藜,看著三個人踩了上去,然後自己抹了脖子。

‘我竟然會為了那些村民做出報仇這種舉動,嗬嗬,真是可笑。’

在那之後,李玳學會了用毒。

----------------------------------------

朝堂之上,百官分列兩旁,居中一張龍椅端坐九五至尊,皇帝俯視眾人威嚴開口:“邊關小校張氏單諱冠者自命為將,徑直打向京城,卻一不扯旗立號,二不論功求賞,三不接受任何規勸。自命天地間唯一將領,除其之外無人可稱將。麾下士兵隻三千餘,不占城,不掠奪。諸君對此事有何概論,不分言辭俗雅,一並說出,朕赦無罪。”

百官齊齊一步走出齊聲說:“殺之!”

然後齊齊後退一步,隻有宰相原地不動朗聲作答:“其事不論,藐視皇權,必殺之!”

皇帝開口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