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教習的一堂修行課,勝過許多學子苦讀了十幾年的先賢書。修行這般玄奧晦澀的東西,在他新穎另類的講解下,似乎也變得引人入勝了起來。不少學子連飯也顧不上吃,直接奔回宿處開始消化理解所學知識,想要在道途伊始便拉開與同儕的差距。
不過鍾離明等人卻是淡定,一致認定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真理,慢悠悠、閑散散地去了山腳的另一間食廳用餐。
張儉與鍾離明三人話很投機,也跟著一起去了。
四人在食廳坐下,不多時便有一人送來四份搭配固定的餐食。嵇建看著端來餐盤的那人,笑吟吟就道:“師兄辛苦了。”
眾人這才注意到,那位端盤子的人麵相年輕,與大家一般的書院學子打扮,赫然竟是位前輩師兄。
於是眾人趕忙向他見禮,鍾離明最為慌亂,以至於起身向他作了一揖。
但那學子卻不領情,皺了皺眉頭,什麼話也沒說便快步離開了。
鍾離明有些訝異,向嵇建求解道:“為何端盤子的竟是位師兄?”
嵇建也蹙著眉頭,沒有回答鍾離明的問題,卻自言自語道:“這樣做這位師兄的確會有些尷尬,我不該向他打招呼的。”
鍾離明見他不理自己,調皮心起,拿起手邊的筷子,猛地一敲嵇建的顱後,故作氣惱道:“喂,問你話呢!”
嵇建這才反應過來,支支吾吾地應了兩聲,才為他解釋道:“這師兄端盤子是因為他修行不順。”
這下不光鍾離明聽不懂了,夏琦和張儉也變得疑惑起來,三人幾乎齊聲問道:“為何道途不順就要去端盤子?”
嵇建鬼頭鬼腦地打望一下四周,確定沒人能聽到四人談話,這才壓低了聲音道:“這件事說來可笑,你們都該知道我荊院是帝國內唯一收費的書院吧?”
三人自然點頭,尤以鍾離明的表情最為憤恨。
嵇建便續道:“這便對了,之所以要收取高額費用,是因為司空院長要貫徹與施行求道如求財的理念。交錢領取書籍、資源,用來輔助修行。修行破境,在修行路上有所長進,甚或突破境界之時,經過師長確認,又可以領取書院發放的高額獎勵,以便未來修行之用。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循環都是可行的,隻要不斷地提升自己便行。可是總會有些學子,或許在天資上有所欠缺,或者是態度很不端正,總之就是很難像常人一般維持不斷地進步。一旦發生這樣的現象,則他必然落入缺錢的窘境,而如果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種製度卻又會變成了一個限製進步的死循環。為了解決這個死循環,書院便又出台了勤工儉學的政策。”
“勤工儉學?”聽著這個名詞很是新鮮,鍾離明情不自禁地複述了一遍。
“嗯,就是通過在書院內為眾人提供最基礎的勞力服務,諸如端盤子、洗碟子、打掃衛生、修剪花木之類的體力勞動,來換取修行所用的銀錢。”
“可是這才能賺幾個錢?能夠負擔得起書院的開銷嗎?”鍾離明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雖然他出身士族,但也了解平民的生活,這些毫無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報酬極低,根本不可能負擔得起書院動輒以白銀百兩計的大筆開銷。
嵇建卻是搖了搖頭,道:“自然不會按照普通人的標準來計算報酬,就像剛才的那位師兄,他端上一天盤子,便可以賺取白銀二十兩,比普通人要多上千倍不止。而所謂勤工儉學,我覺得更多是一種懲戒與激勵,是要學子們奮發向上,而非榨取學子們的勞力,節省開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