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結局(上)(1 / 3)

當夜,宋氏在蘭閣裏逗留了許久,威逼恐嚇都用上了,已許久未與外界取得聯係的陸思瑾終於說出了事實。

得知庶女竟然自己都不知道這腹中骨肉的父親,宋氏氣急敗壞的瞪著她,直覺著是汙了眼睛,出院子後就朝靜安堂去回話。

陸老夫人乍聞,沉思許久,麵色則愈發不善,瞅著長媳半晌沒說話。宋氏自知理虧,教女不嚴,立在那亦保持著沉默。

老夫人轉動著手中的佛珠,許久許久才開口:“瑾姐兒年紀小,這胎保不保得住還不確定,若是生了下後將來李家發覺血脈不淨,定會將她們母子休棄趕出家門,那時咱們陸家可就成了全京城的笑話。”

宋氏眉目微動,試探著反問:“依母親的意思是……”

“趁著還沒過門,也有段時間,足夠她把身子養好了。”

老夫人閉目,沉著眼眸低道:“你找個可靠的大夫取個方子,就這幾日裏去蘭閣把事辦了吧。”

“是。”

見她應聲,老夫人點了點頭再道:“對了,既然瓊姐兒和龔家哥兒的婚事要提前,府裏該準備起來,讓人知道咱們侯府不是就瑾姐兒這一場婚事。”

聽出深意,宋氏忙頷首,“兒媳明白,原就嫡庶有別,兩家姑爺府裏地位又不同,我曉得孰輕孰重的。”

“嗯。”後者凝聲一應,便應下了。

沒過幾日,京中就傳出了九賢王攜帶湘夫人離京的消息。偌大的親王府裏,留下了新婚不久的王妃和敏郡主與二位側妃,太後憐惜,倒是常召九王妃進宮。

陸思瓊再次見到秦沐詩,是在三月蕙寧公主的壽誕上。

她端坐在高處,華貴嬌美卻沒了往日的靈氣,整個人沉默寡言,唯有秦甄氏同她說話時才有些反應。

隆昌公主亦帶了玉公主前來。

陸思瓊望了望秦甄氏的腹部,見她心神不寧的麵色略有憔悴,整個人未施粉黛,雙手護住小腹沒了那股子盛氣淩人的氣焰,隻餘光仍舊時不時的去看蕙寧公主旁邊的隆昌公主,時而出神、時而皺眉。

蕙寧公主一改往日清冷的性子,宴請了諸多人,大家都猜測著是因為今年隆昌公主到場的原因,姐妹多年相聚自是意義不同。

酒席過半,隆昌公主當眾點了陸思瓊的名字,先是緬懷了番已故的表姐陸周氏,便拉著她的手含笑認起了義女,又同身側的皇姐道算是親上加親。

陸思瓊是蕙寧公主的未來兒媳,如此行徑倒並未惹人如何猜想,畢竟知些根底的人隻是當隆昌公主和德安侯之間牽扯莫名,情意上亦十分說得過去。

秦沐詩望著,端起桌前的酒杯連飲了兩盞。

秦甄氏攔住還要上前再斟的侍女,揮遠了丫環才低聲道:“她這般認了也好,義女嘛,這麼多年都沒個什麼感情,這些名分又有什麼意思?不過是暗敲你哥哥罷了。”

秦沐詩語氣悵然,別有深意的歎道:“哥哥哪裏是這樣好說動的?”

秦甄氏麵色一白,抿唇不語。

陸思瓊席後再見到靈表姐,二人攜手緩步走著,邊說邊聊。她見對方眉宇不似往昔憂愁,隱隱帶了幾分喜悅,就試探著詢問起她和羅世子的感情。

周嘉靈雖沒有明言,但唇角含嗔,同早月前的愁雲滿麵大相徑庭,言辭間還能開起玩笑,打趣人。

陸思瓊便放了心,靈表姐心思純粹,實則並不難懂。

處的久了,羅世子自然能發現她不是那等心機深沉之人。

“話說,瓊妹妹,剛剛隆昌公主席間認你做了義女,倒是我始料未及的。不過大家定是都以為她是看在蕙寧公主的顏麵上,順勢想抬一抬你的身份,倒也是極好。”

陸思瓊頷首。

周嘉靈緊握了握她的手,並沒有將那層意思告訴眼前人。

依著隆昌公主如今的身份,陸思瓊成了她的義女,便是突厥的半個公主。這之後瓊妹妹嫁進永昭伯府,做了建元侯的兒媳,其實亦算得上是一趟和親。

聖上就算再受秦相挑唆想要發兵,也得顧忌下龔家。

她牽著表妹的手往前,心中琢磨著不知其能不能想到這其中關聯。但願還是莫要深想了,有些事不知反倒活得更自在些。

陸思瓊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異樣,直至離席都沒有。

不過,有了義女這層關係,退席的時候,陸思瓊便名正言順跟著隆昌公主上了車。

車廂寬闊,隆昌公主懷抱著小女兒,同身前人歎道:“瓊兒,瞧玉兒的眼睛像你,可惜你幼年的時候娘沒這樣抱過看過。”

說著覆上女兒的手,語氣柔中帶哀,“單於的身子養得差不多了,再過不久,我們就要回去了。”

陸思瓊微愣,話意不舍,“要走了?”又喃喃道,“怎麼這麼快?”

“我們離開也有三四個月了,不能不回去了。”

陸思瓊掩了掩羽睫,心底頗有幾分酸澀。她原以為,眼前人可以再多呆一段時間的。

至少,等到初秋,自己就出嫁了……

因此,在得知龔景凡提出把婚事提前的時候,陸思瓊心中大很大部分的欣喜都是想著隆昌公主可能會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