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鼠兩端
“首鼠兩端”比喻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
此典出自典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禦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孺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
魏其侯和武安侯,都是漢武帝的外戚。他們兩人為了灌夫的事,一直意見不和。由於灌夫是一位武將,性格坦率正直,不懼怕權貴,時常因為小事,得罪武安侯。
有一回,灌夫由於喝醉了酒,因此得罪武安侯,武安侯想方設法找借口殺他;魏其侯是灌夫的好朋友,於是就極力要去救他。兩人相持不下,都告到皇帝那裏去,皇帝隻好召集群臣辯論,看看究竟誰對誰不對。
禦史大夫韓安國說:“魏其侯說灌夫在吳國作戰時,保身一個人拿著一隻戟,便衝進吳軍中去,身上傷了十多處,他卻毫不在乎,建立很大的功勞,在三軍裏麵他要算是第一。況且今天他沒有什麼大罪,僅僅因為在武安侯麵前為了爭一杯酒,是不能夠罪殺他的,由此看來,魏其侯所說的話是對的。”武安侯說:“灌夫和奸猾的人往來,霸占百姓的財產,自己置了許多家私,還時常犯宗室,欺侮皇室的骨肉和親戚,這就是所謂樹枝比枝幹大,小腿比大腿粗,不是折斷,就要掉下來,所以武安侯所說的話也是不錯的。”
爭論沒有結果。到了後來武安侯對韓安國說:“以往你和汲黯在朝中很能議論別人的長短,為什麼今日的話首鼠兩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