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簡單的智慧書49(3 / 3)

老虎跑得精疲力竭了,便一頭倒在地上,昏睡過去。刺蝟趁機鬆開,跑進草叢裏藏起來了。老虎清醒過來,發覺鼻子上那個可怕的東西不見了,頓時滿心歡喜。

它走到一棵大橡樹下,準備在那裏休息一會兒,無意中看到滿地落著一團團的橡子,個個都是渾身硬刺,嚇得它倒退幾步,側著身體仔細打量起來。

它心想,這些刺團同剛才那個東西差不多,隻是個頭小些,恐怕是那個東西的兒子吧?如果是的話,那我可就要遭殃了,我得想辦法逃命。

於是,老虎恭敬地對這些小刺球說:“剛才碰見你們的父親大人,我已經領教過尊父的厲害了,願乞小郎君高抬貴手,讓我過過身吧。”

在受到挫折或失敗後不應該產生畏懼的心理,而應該“吃一塹,長一智”,在吸取挫折或失敗的教訓的基礎上繼續前進。

有尾懼誅

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個海島上,半夜聽見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說話,於是他就認真地聽著。

他聽到其中一個人說:“昨天龍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斬首。我是一條鼉呀,很害怕被殺頭所以才哭。而你是隻蛤蟆,又沒有尾巴,為什麼也哭個不停呢?”

又聽見一個聲音說:“我現在幸虧沒有尾巴,但害怕龍王追究我當蝌蚪時候的事情啊!”

弱者在麵對強者的時候,總是懼怕萬分,懼怕強者“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換個角度看,這種戰戰兢兢的危機感有利於弱者的生存和發展。

假造聖旨安民心

後唐人李崧,自幼聰明,智計百出。

後唐莊宗時,李崧任鎮州參軍。魏王李繼岌和大將郭崇韜受命討伐前蜀時,以李崧為掌書記。

不久,前蜀被滅,消息傳到京城。這時,有人對劉皇後說,郭崇韜準備據蜀自立。劉皇後相信了,於是暗中派人到成都,準備讓李繼岌殺掉郭崇韜。

李繼岌果然按皇後的吩咐,殺掉了郭崇韜。蜀中有人聽說這事後,都很驚慌,大有鬧事的舉動。

李崧於是去拜見李繼岌說:“大王為什麼要做這種危險的事呢?如今部隊遠離京城,在沒有任何皇帝的詔書麵前,卻要殺掉大臣,這樣不是會動搖人心,製造變亂嗎?那時可要怎麼處置啊?”

李繼岌說:“我也覺得很後悔,怎麼辦才好呢?”

李崧說:“可以假造一道聖旨,大家聽說是皇上的旨意,也就不會再鬧事了。”

李繼岌一想,覺得有理。於是召集了三四個管文書的官吏,登上樓閣,去掉梯子,連夜用黃紙寫了假詔書,倒蓋都統印冒充玉璽,第二天一大早告諭諸軍將士,人心這才安定下來。

遇險不驚,鎮定沉著,乃化險為夷之良策。倘若驚慌失措,處置不當,就會壞了大事。

貴婦人和兩個女仆

兩個姑娘給貴族老太婆當女仆。老太婆好吵鬧、嘮叨,還精於算計。

可憐的兩個姑娘從早忙到晚,不停地紡線,連節日也得不到休息。姑娘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可是老太婆仍然不讓她們喘喘氣。頭天紡線直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得起床。那時鄰居們都尚在睡眠,如果不是那隻討厭的公雞,老太婆也許還能晚起一會兒。隻要公雞一叫,老太婆立即起床,披上皮襖,戴上帽子,吹旺爐火,嘟嘟囔囔地來到姑娘們的屋裏,把她們叫醒。先是用手推,後來用杖敲,把她們的好夢打得無影無蹤。可憐的姑娘皺眉、眯眼、還打著哈欠,不情願地從溫暖的床上爬起來。

第二天,雞一叫,又是如此這番。兩個姑娘抱怨公雞:“啊,你這個魔鬼!你要是不打鳴,我們也許還能多睡一會兒,真恨不得一刀宰了你!”

有一次,她倆瞅準機會,毫不憐憫,把雞殺了,以為以後可以不用那麼早起了。

然而事情完全出乎意料,公雞的確不再啼叫催她們起床,但老太婆卻生怕耽誤時間,總是她們剛睡下幾乎還沒有合眼,便早早地把她們叫起,比那雞鳴的時間更早。兩個姑娘這才明白:才脫龍潭,又入虎穴。

人生常常遭遇坎坷,本來滿懷希望從災難中解脫,沒想到才脫龍潭,又入虎穴,陷入更大的災難之中。所以我們應時刻保持謹慎小心,不因一個小小的勝利而沾沾自喜,高興得太早了,更不要得意忘形,說不定它的背後緊跟著一個大災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