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肉懷歸(1 / 1)

舍肉懷歸

“舍肉懷歸”的本意是,穎考叔吃飯時留下肉不吃,帶回家送給母親吃。人們用它形容孝敬父母。

此典出自《左傳·隱公元年》:“穎考叔為穎穀封人,聞之,有獻於公。”

春秋時期,穎考叔(鄭國大夫)正在鄭國邊邑穎穀做管理疆界的官,聽說鄭莊公將自己的母親移居別處,而且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的消息之後,就去拜見鄭莊公,想勸他同母親重歸於好。

穎考叔帶著禮物去見鄭莊公,莊公留他吃飯。吃飯時穎考叔故意把肉丟在一旁。莊公感到十分奇怪,便問他為什麼不吃肉。穎考叔回答說:“小人家中有老母,以前凡是我吃的食物我都讓母親嚐嚐,她老人家還沒有嚐過君王賜給的肉羹呢,請您同意我把肉羹帶給她吃。”莊公感慨地說:“你有老母孝敬,偏偏我沒有!”穎考叔故作不解地問:“小人冒昧問一句,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莊公說,自己的母親薑氏支持弟弟共叔段搞叛亂,他已立下誓言,不到黃泉不同母親相見,想起這件事,自己心裏就覺得非常後悔。穎考叔說:“君王何必過慮!如果掘地見水,在地道中相認,誰能說這樣做不是‘黃泉相見’呢?”於是莊公采訥了穎考叔的意見,派人開通地道,掘地見水。莊公走進地道時吟詩說:“隧道之中,愉快呀!”薑氏走出地道也吟詩說:“隧道之外,舒暢呀!”從此之後,莊公與母親又和好如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