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遺珠
“滄海遺珠”的意思是,滄海中被采收者遺漏的珍珠。人們用它比喻被埋沒的人才。
此典出自《新唐書·狄仁傑傳》:“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唐代人狄仁傑,字懷英,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在唐高宗(李治)時期,曆任侍禦史、寧州刺史等職。武則天時期任豫州刺史。後來,他被酷吏來俊臣誣陷下獄,遭到貶謫。武則天神功元年,被恢複相位,是武則天晚年最信任的大臣。
狄仁傑小的時候,有一個守門人被殺害了,縣吏前來調查情況,大家七嘴八舌地爭著回答,狄仁傑專心讀書,無動於衷。縣吏責問他,狄仁傑回答說:“我在書籍之中,正與聖人賢者對話,哪有工夫同你們這班庸俗的官吏答話呢?”他被薦舉為明經之士,調任汴州參軍。有一次,他遭到官吏的誣陷,黜陟使閻立本召他談話,覺得他才能優異,歉疚地說:“孔子說,觀察人的過失,可以了解他的仁德。您就像大海之中被采集者遺漏的珍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於是就舉薦他為並州法曹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