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雲覆雨
“翻雲覆雨”比喻反複無常、背信棄義、多含貶義。
此典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詩《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貪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這段話意思是說:
春秋時,有兩位名氣很大的人,一個叫管仲,一個叫鮑叔牙。他們是貧賤之交的好朋友。管仲自幼就與鮑叔牙關係密切,同在南陽做買賣,分錢時,管仲要多分一些,鮑叔牙知道管仲要侍奉他的老母親,沒有因為他家貧而嫌棄他;管仲辦事幾次不順利,鮑叔牙也不抱怨他愚笨。後來,鮑叔牙做了齊國的大夫,並極力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做齊國的相國。管仲曾對人說:“生我者父母,知道我者鮑叔牙也。”
唐代詩人杜甫一生處在李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頹的大動蕩時期,他長期居住在長安,深切體會到上層社會的世態炎涼、人情淡薄,不禁想起了管、鮑的友誼,因而撫今思古寫出了這首詩,譴責那些不顧信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