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猢猻散
“樹倒猢猻散”比喻權勢一倒,依附的人隨即紛紛散去。
此典出自宋代龐元英《談藪》:“曹詠侍郎以秦檜之姻黨而顯,方盛時,鄉裏奔走承迎唯恐後,獨其妻兄厲德新不然。詠銜怒,帥越時,德新為裏正,詠風邑官脅治百端,冀其祈已,竟不屈。檢殂,詠貶新州。德新遣介致書於詠。啟封,乃《樹倒猢猻散》賦一篇。”
南宋奸臣秦檜權勢傾天,和他有點關係的人,都會威風起來。侍郎官曹詠同秦檜有姻親關係,所以名聲顯赫,勢高權大。當他的權勢炙手可熱之際,鄉裏的人都爭先恐後地阿諛奉承他,生怕有沒做好的地方。可是,曹詠有個妻兄,叫厲德新,偏偏不巴結曹詠。曹詠記恨在心,非常生氣,他在越地任統帥時,厲德新隻在鄉裏當個小吏。曹詠暗示地方官吏百般刁難、威脅厲德新,要他向曹詠低頭請罪,可是厲德新就是不願屈服。後來,秦檜死了,曹詠被貶到新州。厲德新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曹詠。曹詠打開一看,乃是一篇賦,題目叫“樹倒猢猻散”,譏笑他依附秦檜,飛黃騰達。如今秦檜死了,他也跟著倒台了。這就像樹倒了,樹上的猴子都四散逃開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