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中國的市場剛剛蘇醒,一個又一個企業隨之萌生,但它們都像劃過天際的流星,隻留下了瞬間的光彩,之後便歸於沉寂。數十家曾經叱吒風雲的企業的消失留給了中國企業恒久的痛,人們通常會把失敗歸咎於戰略決策的失誤,但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戰略本身並不是原因,策略也沒有錯,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企業失敗?倘若仔細分析便會發現,它們的失利似乎有著某種內在的聯係,就像吳曉波先生在《大敗局》中探討的,有著共同的“失敗基因”。
那麼,這種“失敗基因”究竟是什麼呢?
是執行不力!
在職場中,我們也常常見到這種情況:企業裏有許多能力強的員工,但是僅有很少的一部分員工能夠把工作做到出色;無數的企業都擁有偉大的戰略決策,但是隻有少數能把戰略貫徹到底的企業才能取得成功,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答案同樣是執行力。惠普公司認為問題在於“如何執行,如何落實計劃,從而使公司運營變得更有效率”。比爾蓋茨認為:“在微軟在未來十年內,所麵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朗訊公司認為“我們的問題是學會如何執行”,聯想柳傳誌則號召整個聯想公司 “要執行,執行,再執行”。
由此可見,執行力引起了全球企業界的持續關注,員工沒有執行力企業就沒有戰鬥力,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而複命理念抓住了執行的關鍵環節,倡導有命必複、限時複命,結果第一。複命理念旨在把組織建設成一種上下貫通、高效運轉、執行力強的和諧進取的係統。
任何組織的執行力的提高,關鍵在於創造複命文化。複命的執行理念和管理方式,闡釋了管理製度、管理精神、管理理念的結合與統一,能保證組織在每個環節上政令通暢、有效執行,可以解決組織執行不力的症結,提升組織的管理理念和領導的管理能力,打造創新型的高效能組織。企業需要不斷成長和完善,並能夠做大做強做久,需要關注人的因素,人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企業應該關注員工複命精神的培育。複命是績效管理的關鍵環節,提升員工工作效率需要培育複命精神。
而對企業員工來說,複命,是一種基本的職業操守,是一種忠於使命的精神,是一種源自內心的價值觀,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執行力,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意識,是一種拒絕借口的態度,是一種重視結果的責任,是一種蔑視困難和問題的心智,是一種高效完成任務的策略,是一種無往不勝的競爭力,是一種走向成功的模式……(此處的前言與內文的重複保留)
有人說:“複命精神保證一切。”的確如此,複命精神保證了敬業、保證了創造、保證了績效、保證了結果……正是這一切,保證了企業的競爭力。
複命精神倡導的是一種知行合一的實踐文化,要求掌握正確的做事方法,要做到眼界開闊,思維靈活,克服困難,為企業複命,為社會複命,為自己複命。實現自我,獲取事業的成功。所以,每一名企業員工都要加強複命意識,切實做到完美複命,執行任務不打折扣,做企業最需要的人,成就自己的一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