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救故鄉 奶奶的桌子
從前,有一位瘦弱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兒已經去世了,隻剩下她孤零零的一個人。於是,老奶奶便搬到兒子那兒去住,與兒子、兒媳、和他們的小女兒一起生活。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老奶奶的身體越來越衰老,她的視力越來越弱,耳朵也越來越聾。在吃飯的時候,她的手也會不由自主地發抖。有時候,她的手抖得很厲害,把勺子裏的豌豆都抖了出來,杯子裏的湯也灑了。兒子和兒媳婦不但不幫助她,而且他們對她把飯菜灑得滿桌子都是還感到很煩惱,一天,老奶奶不小心又打翻了一個玻璃杯,她的兒子和媳婦再也無法忍受了。兒子和媳婦在衛生間的旁邊的一個角落裏支起了一張小桌了,每天,他們讓老奶奶一個人坐在那張小桌子旁邊吃飯。
老奶奶一個人坐在那兒,眼睛裏含著淚水,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媳婦。有時候,兒子和媳婦也會和老奶奶說說話,但更多的時候,他們卻是責怪她摔破了一個碗,或者弄掉了一把叉子。
後來,有一天晚上,在吃晚飯前,老奶奶的孫女兒在地板上玩積木,她父親問她在做什麼。
“我在給你和媽媽造一張小桌子,”小女孩笑著回答道,“等我以後長大了,你們就可以自己在房間裏的角落裏吃飯了。”
小女孩的父母坐在那兒,兩眼發呆地看著她,然後突然放聲哭了出來。
當天晚上,兒子和媳婦就把老奶奶領回到了大桌子旁邊。
從那以後,老奶奶就一直與全家人在一起吃飯。有時候,她把飯菜灑到桌子上,兒子和兒媳也再也不介意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尊敬老人,孝順父母,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