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鍾的空戰
1981年8月18日,美國特遣艦隊在“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的率領下,來到了利比亞北部的錫特拉灣,進行海上導彈演習。目的是炫耀武力,向利比亞施壓。
19日晨,在錫特拉灣上空飛行的美國E-3A“望樓”預警機發現:兩架利比亞的米格-23戰鬥機闖入了演習區。
兩架F-14“雄貓”戰鬥機向利比亞飛機迎去,“雄貓”上帶著“不死鳥”、“麻雀”、“響尾蛇”等各種導彈。
隻見米格-23戰鬥機機翼下閃出了火光,一枚導彈向“雄貓”猛撲過來。“雄貓”在空中猛地抖動起來,急轉了一個身,導彈射空了。
此刻,“雄貓”戰鬥機正好繞到了米格-23的後麵。導彈瞄準尾部的廢氣熱源,發射了出去。擊中啦!米格-23起火了。與此同時,另一架米格-23也被“響尾蛇”擊中,在空中爆炸了。
整個空戰在一分鍾內全部結束。
這次空戰中用的AIM-9L“響尾蛇”導彈,屬於紅外製導近距格鬥的第三代空對空導彈,是響尾蛇係列導彈中最新的一個型號。於1977年剛研製成功,便顯示了它的威力。這種導彈可以向敵機頭部、側麵或尾部開火,它非常靈敏,飛機金屬外殼的熱輻射就足以進行有效的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