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

秦朝滅亡後,被秦始皇統一的六國紛紛複活,天下再次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麵。

這一年,漢王命韓信和張耳統率漢軍數萬,攻取趙國。趙國國君與陳餘、李左車率趙兵二十餘萬,屯紮井陘口,阻攔漢軍。

李左車向趙王獻計,說:“漢兵遠來,糧草在後。你給我三萬兵馬,抄後路截斷他們的糧草供應,你統大軍正麵堅守,高壘深溝,不與漢軍交戰。井陘口兩側有山,道路狹窄,戰車、馬軍不易通過。這樣,漢軍前進不能、後退無路,不出十天,必將取韓信、張耳之頭。”

趙王沒有采納李左車的意見,他自恃趙兵人多漢軍人少,不堪一擊,決定正麵交鋒。

韓信得知趙王不聽李左車的意見,心中大喜,親自率兵在井陘口三十餘裏的地方安下營寨,派一萬人馬先行一步,到河邊待命。另外派出二千輕騎,各拿一麵小紅旗,連夜繞道逼近趙營。待漢軍與趙軍展開激戰時,二千輕騎迅速突入趙營,拔掉趙旗,換上漢旗。

趙軍見漢軍背水安營,後退無路。嘲笑韓信不會用兵,竟把部隊安置在死地。

韓信從井陘口擊鼓出擊,趙王與陳餘率趙兵全力迎戰。兩軍展開激戰,馬嘶人吼,刀槍飛舞,喊殺聲驚天動地。

漢軍的二千輕騎見趙兵全營出動,留下一座空營,個個拍馬闖進趙營,將趙旗悉數拔掉,換上漢旗。韓信見漢軍一時不能取勝,率漢軍佯作節節敗退,一直退到水邊,與先期到達的一萬漢軍合兵一處。

趙王、陳餘、李莊車率趙軍追至水邊,漢兵後退無路,拚命撕殺,以一當十,勇猛無比。趙軍見漢軍勇武,紛紛後退,遙遙望見趙營中的漢旗隨風飄擺,以為營地已為漢軍占領,軍心動搖,頓時陣腳大亂。漢軍前後夾擊,趙軍四散逃命,混亂之中,趙王被擒,數員趙將喪命,李左車被俘。

李左車被俘,韓信親自為他鬆綁,奉為上賓。韓信說:“趙王愚蠢,沒有聽取你的正確意見。不然,該被俘的是我,而不是你呀。”

事後李左車問背水結陣是什麼打法。韓信說:

“我初為大將,軍中威信不高,隻好把漢兵置於死地,讓他們知道隻有拚命,才能求生。兵法上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這個道理。

李左車表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