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
《晉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東晉時,當時前秦的皇帝符堅經過20多年的戰爭,大體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擁有了大半個中國和100萬的軍隊。符堅一心想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於是準備親率100萬大軍攻打處在東南的東晉。東晉雖然隻有十餘萬人馬,但在宰相謝安胸懷報國之誌的引領下,全國上下一心準備抗敵。
謝安是個傑出的將才,對這場決定東晉生死存亡的戰爭非常沉著冷靜,為了穩定軍心,他談笑自若,像往常一樣照樣散步郊遊,與將率下棋。一天,他與一個將率下棋,本來這個將率棋藝勝過謝安,但是心裏老是惦記著打仗,心神不安,結果輸給了謝安。消息傳出去,大家都安心了。人心一安定,謝安就全副精力部署兵力,他任人唯賢,選派有才幹、不怕死的謝石擔任主帥,自己的侄子任前鋒。前秦符堅仗著自己有浩浩蕩蕩的兵馬,非常輕敵,攻下壽陽後,更加驕傲。一天夜裏,晉軍趁秦軍不備,五千精兵借著月光偷渡過河,襲擊秦軍。秦軍猝不及防,被殺得暈頭轉向,主將被殺後,更是潰不成軍,抱頭鼠竄,一萬多人被消滅。符堅大為吃驚,他和將領苻融登上壽陽城,遠遠觀望晉軍,隻見晉軍甲仗森然,鼓角相應,布陣十分嚴整,一派銳不可擋之勢,心中不免有些驚慌,回頭再向四處張望,竟然把城外八公山上黑黝黝、密匝匝的草木當做是晉軍了,符堅打了個寒顫,歎口氣說:“這分明是強敵啊,誰說晉軍弱得不行呢?”
後來,晉軍使了一個計謀,要秦軍後撤一步,等晉軍渡過河後,兩軍決一死戰。秦軍本想趁晉軍渡河時,一舉消滅晉軍,就答應了。可沒想到挫傷了銳氣的秦軍一接到撤退的命令,便紛紛潰逃,攔都攔不住。晉軍趁勢追擊,殺得敵人屍橫遍野,最後符堅隻帶著十餘萬人逃了回去。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
後來,人們用故事中“草木皆兵”作成語,形容人極度驚恐時,神經過敏,疑神疑鬼而產生錯覺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