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接地裝置的施工(1 / 1)

第一節 概述

架空線路的接地裝置是線路施工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對防止雷擊保護人身安全有著關鍵的作用。

一、接地體的型式

接地體的型式很多,一般有以下幾種:

1.單一的垂直接地體。它是利用圓鋼、鋼管或角鋼,打入地中的垂直接地體。是接地體中最簡單的一種型式。接地體的頂端距地麵不小於0.6米;

2.單一的水平接地體。利用4×40毫米扁鋼或西l0—12毫米圓鋼水平埋入地下深0.6—1.0米處或深埋至2.5-3.0米處的接地體,由一端引入雷電流。這是接地體!中另一種最簡單的型式;以上兩種一般用於線路中。

3。放射型或樹枝型接地體。放射型接地體是由幾條接地帶鋼或圓鋼沿地平麵水平敷設在地溝或山坡槽中,也有的以一條為主,而從中分出幾個岔支,類似樹幹和樹枝那樣,一般用於山坡或接地電阻率較大的山丘地帶。

4.閉環型接地體。它是呈圓環或方框型的接地體,然後從兩處引出兩根接地極連接至設備上;多數用於鐵塔、雙杆以及靠近發電廠變電所附近線路中。

5.複合型接地體。它是由數根或數十根以上的垂直接地體並由水平接地體連成一體,一般用於變電所的接地網中。

二、接地裝置材料規範

1.接地體材料:接地體的材料一般采用鋼管、圓鋼或角鋼及扁鋼等,鋼管的壁厚一般不小於3.5毫米,外徑不小於西40毫米;圓鋼的直徑不小於咖8毫米,扁鋼的厚度不小予4毫米,截麵積不小於48毫米。通常采用的垂直接地體的長度為2~3米,一般是2.5米。

2.接地引下線材料:可從表l5-1中看出接地引下續的材料規範。

第二節 接地裝置的施工

一、接地溝的開挖

根據設計圖紙結合每基杆塔的地形情況,進行定位畫(灰)線。在選擇接地溝的位置時,應盡量避開馬路、河道、人行道、地下管道和電纜等。當遇到以上情況需要繞開時,應滿足下列條件:

1.接地型式為閉環型時,繞開後仍應是閉環型;

2.接地型式為放射型時,繞開後不受限製,但應盡量減少彎曲,並做好修改圖紙;

3.在居民區或水稻田中的接地裝置,在杆塔周圍最好成方形或環形裝置,其邊長或直徑最好為5—8米,以使杆塔周圍的電位分布均勻,避免人畜觸電。

對於水平接地體,其開挖深度在0.5—0.6米以下,寬度可在0.3—0.4米,溝底應平整,防止水平接地體敷設時翹曲,在挖溝時遇到影響接地體與土壤接觸的雜物時,應將雜物清除;對垂直接地體,應挖L.5米深的邊長0.3—0.4米寬的坑,打入垂直接地體。

二、接地體的敷設和連接

接地體的埋設應在架線之前完成,以保護架線施工。

水平接地體敷設時應盡量平直和避免彎曲;垂直接地體,應垂直打入地下,接地體頂端應在地下0.5—0.6米深處。

接地體之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方式,焊接長度應在80^v100毫米,並應雙麵焊接。當接地體截麵較大時,其焊接長度應是接地體寬度的二倍以上,並應三麵焊接,焊好後應用小錘敲打焊縫。一方麵去除焊屎,另一方麵檢查焊縫是否牢固。

接地引下線應沿杆引下,並應以支持件固定在電杆上,不應澆在混凝土基礎中,對於鐵塔的接地引下線,應在對角線側弓l入兩根,並不應澆在塔基中。電杆接地引下線一般是用鋼絞線,故從地下弓l出部分也應用圓鋼,圓鋼規格應符合設計或規定要求,可用馬鞍軋

頭連接。鐵塔接地引下線一般是用扁鋼製作,在地下引出扁鋼的端頭應鑽有螺孔,使其與塔材主角鋼的接地螺孔,用鍍鋅螺栓固定。以便測量接地電阻時可解開。

第三節 接地電阻和土壤電阻率的測量

一、接地電阻測量

接地體敷設後,一般不能馬上進行接地電阻的測量,隻有在杆塔組立和放線工作完畢後進行。測量時,應在晴天時進行。應將接地體與杆塔斷開,然後將接地搖表的端子用多骰塑絞線連接至接地體上,並接觸良好,接地探針上。

對於鐵塔的接地電阻測量,其電壓和電流探測針的距離應按下列數值進行放線測量,即電流極至塔腳的距離應為接地裝置最長射線f長度的4倍,電壓極至塔腳的距離應為最長射線f長度的2.5倍。

對每基杆塔的接地電阻測量後應完整地記入記錄表格內。

二、土壤電阻率的測量

測量土壤電阻率時,應用具有四個接線端子的接地搖表。從圖中可看出,在被測地區沿直線埋入4根接地棒,彼此相距“a”厘米,棒的埋入深度不應超過“d”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