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做工作時,每個人心中都會或多或少的有些恐懼,但專注員工會鼓起勇氣把恐懼轉化為采取行動的動力。行動能夠平撫焦慮不安的情緒,提升人們的信心,在鍛煉中不斷戰勝內心的恐懼。而你若一味地等待、拖延,隻會增強恐懼感,最後讓你永遠停滯不前。
當你接手一項你沒有把握的工作時,你一定要馬上行動,不再猶豫。很多事情並不象你想的那樣困難,你可能會很順利地就做好了。即使第一次沒做好,你也不要被恐懼嚇倒,同樣要積極地行動起來。你可以認真分析一下問題的症結所在,看看自己做的是否合上司、部門和公司的要求,是否對公司是很重要,如果你找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與同事討論或向上司請教,贏得他們的支持,然後再去做。如果工作確實有難度,你還可以將它細分成容易執行的小任務,各個擊破,一步一步地完成。當你始終處於行動的狀態中時,你就不會感到恐懼的存在了,它會慢慢地從你的身上溜走。當你圓滿完成任務再回頭看看時,你會感到克服恐懼原來也很簡單。
恐懼會讓你故步自封,窩在自己的小城堡裏不去嚐試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也不願去迎接工作中的種種挑戰,使你失去創造性,這時,你需要訓練自己,並在考慮任何工作時,把比較有創造性的想法列成清單,同時列出利與弊,分析它們之間的差異,然後挑選出最好的方法,用它去解決工作中的難題,這樣你就會自滿自信,抑製住心中的恐懼,讓自己變得更有行動力,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眼高手低難成大事
在南方某市,街市上有一個撈魚的攤子。有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攤前,購買網撈魚。或許是漁網太薄了,魚一碰就破了,接連破了三張漁網,他卻一條魚也沒有撈到。攤位旁的一位老者意味深長地對年輕人說:“你總是撈那些又大又漂亮的魚,漁網自然無法承受。這樣下去,你永遠也不會有收獲的。”
現在許多年輕人內心充滿了激情和理想,然而一旦麵對平凡的生活和瑣碎的工作,就變得無可奈何了。他們常常聚在一起高談闊論,然而一旦麵對具體問題,就會不知所措。正如上文的年輕人,總想捕大魚,最後卻一無所獲。當代年輕人最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大事幹不了,小事不願幹。這個錯誤的工作習慣也是身在職場者不能專注工作的主觀因素。
公司經營需要具有戰略思考和整體規劃,但更需要的是實施種種決策的執行者。對於年輕人來說,無論未來的職場中發展的前途怎麼樣,這種專注執行的精神和行為都是必須具備的。隻有那些對尋常工作能夠專注地加以執行的人,才有可能在未來走上重要的職位。
今天的年輕人在求職時念念不忘高位、高薪,並且對自己說:“英雄須有用武之地”。然而當他們參加工作後,就會對自己說:“如此枯燥、單調的工作,如此毫無前途的職業,根本不值得我付出太多的心血!”當他們遭遇困境時,通常會說:“這種平庸的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麼意義呢?”漸漸地,他們開始不願幹瑣碎的小事,想幹一鳴天下驚的大事。這是一個多麼錯誤的觀念呀!
那些在事業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在簡單的工作和低微的職位上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他們總能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中找到個人成長的支點,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與偉大。那些在公司裏身居高位,肩負要職的人,他們忠實地履行著日常工作職責。
專注於小事,不難成大事。一個人幹一件小事並不難,難就難在始終如一地幹這種小事。專注於工作中的尋常之事,是你成就職場前程的基礎。年輕人心目中要有遠大的理想,但在實際生活中又必須腳踏實地,根據自己的實力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隻有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眼高手低的人永遠無法取得成功。為什麼華盛頓、林肯這樣的偉人永遠隻是少數,因為世界上有著成千上萬個和他們一樣富有理想的人,卻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中把機會給扼殺了。
許多年輕人也曾有過偉大的理想,但卻總是三心二意的眼高手低。僅僅有理想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從小事幹起的習慣,你將永遠停留在起點上。盡管行動並不一定會帶來理想的結果,但是不行動則一定不會帶來任何結果。
不要讓眼高手低束縛了你的手腳。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不論大小都值得你用心去做,而且對於那些小事更應該如此。無論你的工作地位如何平庸,如果你能象那些偉大的藝術家投入其作品創作一樣投入你的工作,你的職場前程一定會錦繡燦爛。
亨利·福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印刷公司從事銷售工作,這與他最初的理想相距甚遠。但是,他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同時也了解自己的現實處境,盡管現實和目標相差很大,但他還是全心全意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他將年輕人特有的熱情和活力帶到了公司,傳遞給客戶,每一個和他接觸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魅力。
盡管亨利工作才一年時間,但是他對工作的專注和自動自發已經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被破格提升為銷售部的經理,取得了人生階段性的成功。
專注員工從客觀出發,總是執著而熱情地對待工作,無論是瑣碎小事,還是重任。成大業若烹小鮮,做大事必重小節。平凡的事情雖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成功,但卻如春風化雨一般潤物無聲。因此,奉勸在工作中眼高手低者,在追求做大事的同時,別忽視瑣碎小事,因為成大事者都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小事做起。
自信鑄就成功
信心代表著一個人在事業中的精神狀態、把握工作的熱忱以及對自己能力的正確認知。專注員工在成功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深信自己必能成功。所以在工作中,他們憑借這份信心,以無比的熱情專注地工作,結果也正如他們所料。
有一個16歲的男孩在一家五金公司當收銀員,他一門心思地撲在工作上,希望通過腳踏實地的工作獲得步步高升。他做起事來,永遠抱著學習的態度,事無大小,總是全力以赴,專心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希望以此獲得經理的信任,提升他為推銷員。
可是,令男孩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經理對他的專注、勤奮視而不見,反而對他的印象非常壞。有一天,他被喚進經理室,遭到經理的一頓斥責:“老實說,你這種人根本不配做生意,我這裏用不著你了。”
對於16歲的小男孩來說,這一番話無異於平地響雷,因為他想不到自己的努力會得到這樣的結果。一個年輕氣盛的人,踏入社會不久,便遭到這樣的挫折,自信心必然大受打擊,甚至從此消極工作。但小男孩卻平靜地對經理說:“你說我無用,這是你的自由,但這並不減損我絲毫的能力,無法磨滅我的意誌。看著吧,遲早我要開一家公司,規模比你的大10倍。”
小男孩從挫折中走出來,仍然全心全意地工作。借著一次次激烈的挫折,小男孩努力進取。幾年後,果然有了驚人的成就。他就是美國著名的玉蜀黍大王史坦雷。
一個人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挫折,比如你的想法得不到上司的支持,公司裏有人阻撓你的工作,你的主動提案總遭到失敗等。但這些並不可怕,在任何困難和挑戰麵前仍堅持不懈地專心工作,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然而,很多職場中人(尤其是年輕人)心理素質薄弱,意誌力較差,禁不起一點點的失敗。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認為自己不行,一天到晚愁眉不展,怨天尤人。如果這樣一直消沉下去,到最後就會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時,便會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在充滿競爭的職場中,隻有你自己才能鼓起自己的信心,鼓勵自己更好地迎接每一次挑戰。
相信自己,激勵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正確地評價自己,不要掉入懷疑自己的陷阱。記住: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取代的,每個人都有比他人卓越的優勢;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你就有取得非凡成就的機會,就會踏上錦繡的職場前程。
專注是走向成功的階梯
聽拿破侖希爾告訴你專注的神奇功效:專注是開啟成功的鑰匙;能夠開啟財富之門;能夠開啟榮譽之門;引導你進入潛能之所還能夠開啟伊朗之門。隻要你擁有這把神奇的鑰匙,你就可以打開通往世界一切各種偉大發明的秘密寶庫之門了。
所有獲得巨大成功的人,如卡內基、洛克菲勒、哈裏曼、摩根等人都是在使用了這把鑰匙,擁有了一種神奇的力量之後,變成大富翁的。
當然,它的神奇功效遠不隻這些,它還會打開監獄之門,把人類的渣滓變成有用的、有責任感的人。
了解了這把神奇之鑰的功效,下麵讓我們來明確它也就是專注(或者叫做專心)的定義:“專注”即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並要一直集中到已經找出實現這個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將之付諸實際行動為止。
而做到這一點,也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一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還要關注兩項重要的法則,那就是自我暗示和習慣。至於第一項我們在前幾章已經作過描述,這裏不再贅述。現在,就讓我們來說一說另一項法則:習慣。
習慣產生的力量
習慣,可以產生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力量,使俘虜人的行為。通常,思想能力普通的人能夠辨認出這種力量,然而他們所看到的往往是它的不好的一麵,而不是它好的一麵。
習慣也和自然界的其他力量一樣具有多變性,有時它會成為一個殘酷的暴君,統治及強迫人們違背自己的意願、欲望、愛好、情感。如遇反抗,它就會加倍地懲罰你,但是,這股巨大的力量也不是沒有被證服利用的可能如果我們的措施得當,它完全能夠讓它調轉勢頭為我們服務。那時,我們就不再是習慣的奴隸,也不會再一麵埋怨,一麵卻要老老實實地服侍它,而成為它的主人,反客為主,積極地對付它。
關於這一點,近代的心理學家早已肯定地告訴我們,我們絕對能夠支配、利用及指揮習慣替我們工作。而且已有不少人實踐成功,變習慣為動力,強迫它發揮行動的功能。
如果你有穿越田野或森林的機會,你一定會不由自主地選擇一條平坦,沒有障礙的小徑,遠離荒蕪崎嶇的小徑,更不會選擇田野,或者從林中直穿過去,自己開創出一條新路來。習慣也是一條“心靈之徑”。我們的行動已經在這條路徑上旅行很久,每經過它一次,這條路徑就會更深一點,更寬一點,更平坦一點,那麼心靈行動的路線也會選擇最平坦的路線來前行,走上已被許多人踏平的道路,走上自己也曾無數次走過而熟悉的道路。習慣是由重複創造出來的,並根據自然法則而形成。這在有生命的物體上表現出來,是一種思維定式。它也在沒有生命的事物上體現,這是一種地理定式。一張紙一旦以某種方式折起來,下一次它還會按照同樣的折線被折起。同樣道理,衣服或手套會由於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而在某些地方形成特定的褶痕,很難消失。河流或小溪從地麵上流過,由於地勢、氣候方麵的原因,形成了它們的流動路線,在這以後它們就會按這個路線來流動,永無止息。這種法則具有與真理同等的榮譽。
以上的二種不說明都有助於你開辟新的心靈之徑,有助於你明晰習慣的性質。要開辟新的心靈小徑就要消除舊路,除掉舊有的習慣。而除舊的目的還是創新,以新習慣來對抗及取代不正確的舊習慣。隻要你已開辟了新道路,隻要你在上麵經常走動乃至旅行,你本來的道路就會很快被遺忘,再久一點,由於長期未使用,舊道路就會徹底廢棄,長出野草,並被淹沒。
當你走過新的心理習慣的道路,每一次你都會更深地感受到這種良好的環境給你帶來的自然、安詳和舒暢,這又讓這條道路變得更深、更寬、更平坦,使你以後的人生之路風和日麗,陽光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