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撤澎湖寨巡檢司,並在澎湖列島和琉球島附近劃分界限,嚴禁沿海地帶居民下海作業,違者全家抄斬!造成這一禁令的原因正是因為倭寇入侵華夏大地,對明朝統治造成了一定的幹擾。倭寇窮凶極惡,所到沿海地帶燒殺搶略無惡不作,公元1353年,數千倭寇大軍進發澎湖列島,這一突然襲擊導致元朝澎湖巡檢司駐紮要塞被毀,加上明太祖統治後期國內戰亂,敵對勢力勾結倭寇一舉近犯,國內外戰火紛飛,而我們的主角的成長複仇故事就發生在這一背景之下!
公元1353年,澎湖巡檢司駐紮要塞被毀,此事變之後,偷襲得手的倭寇和明朝叛軍迅速向西過海追擊巡檢司守備軍。
傍晚時分,在福建省東麵沿海地帶有著一支由叛軍和倭寇組成的聯合軍隊正在宿營。
他們的宿營地乃是一片開拓地帶,背後是一座座連綿的小山峰。夕陽西下,穀風夾帶著涼氣貼著地麵撲來,轉眼間所有的一切皆籠罩在了黑暗之中。
這些聯軍大概有著三百人左右,零零散散的分布在這廣闊的地帶,點起了篝火大聲談笑著,這些人就是一路尾追澎湖駐紮軍到此的倭寇聯軍,在這漆黑的夜色中,他們那獸性的狂叫讓人感到無比的陰森可怕。
在露營地的邊緣站著一個倭寇,他雖然手拿酒瓶卻十分警惕的來回走動,時刻觀察著周圍的動靜。
在這個警衛的旁邊草叢區域潛伏著一個麵帶殺意的年輕人,冷冷的山風讓他如置身冰窖之內,但他卻麵容堅毅的貼在地麵之上一動不動的,他就是陸炳,福建省一座小村莊的農家青年。
倭寇聯軍侵占了澎湖列島後一路追擊至福建沿海地帶,一路燒殺的聯軍來到了陸炳的村莊所在,在外打零工的陸炳聽聞澎湖駐紮軍大敗一路逃到福建,他家所在的小村莊正在駐紮軍逃亡路線上,擔心家人的他快馬加鞭的趕回家鄉,可是當他到達時看到道路兩邊的房子全都著起了火,急忙飛奔回家,可是當他看到自家房子燃起的熊熊大火,父母倒在了自家院子內時,他的心涼了!整個村莊已經被這些魔鬼聯軍屠戮了個幹淨。
陸炳將家人安葬好後,快馬急奔追趕那些聯軍,他想的是殺兩個夠本,多殺幾個就賺,於是狂奔了兩天在傍晚時分追上了這些正在休整的聯軍。
自小跟隨村莊裏的一個武師習武的陸炳,二十多歲的年紀武功已經可以和習練多年的老師傅一較高低。
從中午一直在草叢躲著的陸炳見夜晚來臨,狂歡過後的聯軍也都已經入睡,隻留下了幾個人警戒,陸炳一點一點的朝著哨兵爬了過去,哨兵因為睡意打了一個哈欠,陸炳找準這一時機一躍而起左手迅速出擊奪下了哨兵手中的樸刀,右手成鷹爪樣抓向哨兵咽喉,這一抓之後哨兵已再無生機。
他手拿樸刀跳到聯軍帳篷前,小心翼翼的進去對著熟睡的聯軍眾人手起刀落,片刻間帳篷中的十數人在睡夢中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如法炮製的來到了第四個帳篷,這時這個帳篷不遠處的哨兵正要回到這個帳篷內睡覺,而陸炳將裏麵的人全部割喉後等著這個哨兵的返來。
哨兵打著哈欠回到了帳篷之外,疲憊的用刀挑開簾子後,睡眼朦朧得恍惚看到簾子旁邊站著一個渾身是血的人,這時還沒等哨兵回神過來,陸炳手持樸刀一個橫斬,頓時哨兵頭顱橫飛出了簾子之外,脖頸之上血噴如注一尺多高。
這時恰巧旁邊帳篷中的一人出來在帳篷外旁邊小解,準備回去之時聽到一聲悶響之後隨即是一陣如球在地上滾動的聲音,感到奇怪的他急忙到帳篷內手拿一把帶有長把子的斧子來到了另外一座帳篷的簾門前,依照旁邊火盆的照明清晰地看到一顆頭顱放在簾門不遠處,震驚過後一聲咆哮如雷的怒吼,大聲喊到有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