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隧道之謎

土耳其位於歐亞非三洲的交界處,地理形勢有其特殊的景觀。而這特殊的景觀之一就是洞穴特別多,有人說那裏是穴居者的天堂。過去,土耳其的居民,為不躲避敵人的侵襲侵襲:侵入並襲擊。,便常常以洞穴為避難所。然而,真正想進入探險的人,就不是一個平凡普通的人可行的,他必須具有登山運動員的體力、航海員的毅力、潛水員的知識等優越條件,才可在那完全不可知的地底中探索冒險。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一日,有一個阿根廷人,名叫莫禮士,他在厄瓜多爾境內作地底探險,結果獲得許多珍貴的收獲。莫禮士是一個肌肉發達,一身古銅色的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強壯的體魄,使他能夠從事這樣艱辛的地下工作。他的發現是一條長好幾公裏的地下隧道。從狹長的洞門入內,必須用一條繩索垂到七十多公尺深的一個書台上,然後沿繩而下。同樣的動作,要重作好幾次的降落,才可以看見仿佛是某一個神秘部落所創造出來的古老的地下世界。

並非自然形成

在這些地道的轉角處,都是呈現著直角形的嚴謹設計,有寬有窄。所有的牆壁都非常光滑,好像有人隨時地拂拭般,天花板也很平坦,許多地方看起來像是塗了一種發光的顏料。顯然,這些隧道不是自然形成的。在隧道隧道(suìdào):在山中或地下鑿成的道路。的某一個彎處,突然開闊起來,有一個寬敞的儲物室,或許是一個配給中心,因為由此無數的走廊向四麵八方分支而去。在此地.羅盤也無用武之地,因為有輻射,羅盤針也失去作用。其中一條支開去的廊道入口附近,有一堆骸骨躺在地上,仿佛是一位醫生仔細地把它放在那裏去練習解剖的,在手電筒的照射下,那些骨骸像是用純金做成的。整個隧道中,除了靜以外,還是靜,而那黑卻比所有最黑的夜晚還要黑得深沉!由第七條廊道進入,又豁然有一個麵積廣達二十一平方公裏的岩石大廳,壯麗地展現在眼前。隱約中,似乎有一張台子擺在中央,還有七張椅子放在一邊。摸起來的觸感並沒有石塊那種使人涼快的冰冷感,但也不是木頭做的,更不是金屬,摸上去好像是一種塑料質地,但它卻堅硬而沉重得像銅,在椅子背後又有一些動物如蜥蜴、獅子、象、熊、豹、野牛、鱷魚等種類不少的野生動物。那種場麵簡直就像一個異想天開的動物園,更奇特的是,那些動物都是用純金做成的。在大廳的一邊,有一些牌匾,看起來像是用金屬箔原料,但它薄而脆弱,如一本對開的書籍放在那裏,每一塊金屬箔上都好像寫著什麼,井井有條地像是用機械把它壓刻上去一般。這樣的金屬箔大約有二、三千塊之多。

神秘的遺跡

神秘隧道內的寶藏,有一塊神秘的石刻,高12厘米,寬6厘米,刻著一個六角形的軀體,但頭部卻是圓形的,看來是一個小孩。他右手握著月亮,左手握著太陽,這本來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他卻雙腳穩穩地踏在一個地球儀上!這證明了我們聰明的祖先,早就知道人類是住在一個球形的東西表麵上的。莫禮士還發現有類似廟宇的痕跡,後麵有一個廟宇模型,有站哨的衛兵,頭戴帽子,手裏拿著槍形的東西,用來自衛。在廟宇的圓頂上,另有些人像在空中漂浮翱翔翱翔(áoxiánɡ):在空中回旋地飛。著。

另有一個背上附有翅膀的母子石像,母親的雙臂圍抱著幼子,一副充滿親情的模樣。有些高180公分的石像,卻是真的三頭六臂。至今,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隧道係統是誰建造的,也沒有一個人知道是哪一位雕刻家,把這些古怪而又莫名其妙的作品留下來。但是,這兒所收藏的並非全部是石像,從所挖掘出來的通道,不禁使人聯想到,這是不是讓一群特別的人參觀過後,大家合力將這些寶物移置到這個地下室,而將精心傑作收藏在地底深處呢?不管臆測如何,在那條通往地下寶藏的入口,確實是由一個原始的印第安部落守衛著。這些印第安人,躲在附近的亂葉樹林裏,監視著每一個陌生者的活動。每年的春天,印第安的酋長便會獨自一個人降到地下隧道的第一個平台,進行祈禱。他的兩邊麵頰都畫上了一個和隧道口那塊岩石上畫所刻的象征吉祥的裝飾物。直到今天為止,這一個守衛隧道的部落仍以製麵具和雕刻一些長鼻子男人——防毒麵具來做消遣。他們也流傳著飛人從天而降的英雄事跡。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們也曾和外星人有所接觸。而這個神秘的地底隧道,是否又為外星人所創造的傑作,留下的遺跡呢?巴顏喀拉山石盤

巴顏喀拉山地區位於我國四川和青海的交界區,那是一片神秘的山地。長江發源於此,紅河也發源於此。紅河先向南流,流入越南後叫湄公河,這個地區海拔5000米,山穀地區海拔2000米,即使在夏季也十分涼爽。科學家們估計,2000年前這個地方比現在暖和。這個地區有史前人類居住的痕跡痕跡:留下來的印跡。。

這個地區的種種古老傳說中談到過瘦小的黃種生物。它們來自天外,由於奇醜無比,模樣又怪,所以受到周圍地區土著民族的攻擊和殺戮。直到今日,這個山區的山洞對那些特別迷信的和多疑的居民還是個禁區。這也是30年代科學家發現這些遺跡時還完好無損和盜墓賊沒有光顧這裏的原因。

人類學家認為,這些骷髏骷髏(kūlóu):幹枯無肉的死人頭骨或全副骨骼。是當地兩個土著朱洛巴和康巴人的遺骨,但是這種生物是無法用人種學分類的。這些骨骼已有12000年的曆史。

引起轟動的是716塊作為死者的殉葬殉葬(xùnzànɡ):古代的一種風俗,逼迫死者的妻妾、奴隸等隨同埋葬,也指用俑和財物、器具隨葬。品放進墓裏的花崗石圓片。這些圓片像舊唱片,每一塊厚2厘米,直徑達30厘米,在圓片的正中間有一個圓孔;以這個圓孔為中心,有一條雙槽刻痕,成螺旋狀向外旋出,直至岩片的外緣。雙紋路之間刻著一種古怪文字的符號。

花崗石在地殼上分布最廣,是岩漿在地殼深處冷卻凝結成的結晶岩體,主要成分是石英、長石和雲母。一般是黃色帶粉紅的,也有灰白色的。質地堅硬,色澤美麗,是很好的建築材料。

巴顏喀拉山上的圓盤厚薄每個隻有2厘米左右。這種奇特的構造不可能是自然力量所為,但科學證明這些花崗石圓盤已有上萬年的曆史,會是誰製造了它們,又把它們遺落在荒寂的巴顏喀拉山上呢?

這些符號也叫考古學家傷透了腦筋。他們花費了20多年時間才破譯這些符號。1962年,中國科學院史前研究所以楚聞內教授為首的5人小組辨認出了幾個圓片上的一些文字:“特羅巴人來自雲端,他們乘坐的是古老的飛船。”這些文字介紹外星宇航員的一次冒險行動。

這次冒險行動的時間很古遠,按照我們傳統的曆史學分析,在那個時代載人宇航是不可能的。圓片記載著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12000年前有一組外星人乘上宇宙飛船飛向太陽係的第3顆行星,被迫降到地球的一個人跡罕見罕見(kǎnjiàn):難得見到;很少見到。的山區,飛船受到重創。由於一無材料二無設備,他們無法修理飛船,更無法建造新的飛船。他們置身在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裏,被迫遷移到巴顏喀拉山區。他們試圖與山區的居民們友好相處,但是受到周圍敵對部落的進攻,生命受到威脅。山地部族驅逐他們,殺死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