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

《三字經》相傳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編撰的,全書隻有千餘字,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容豐富,涵蓋麵廣;三字一段,句句押韻。讀來琅琅上口,便於少兒記誦。

《三字經》已被擇成英、日、朝等多種文字,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把《三字經》列入該組織編輯出版的《兒童道德叢書》,向全世界的少年兒童推薦。

人rén 之zhī 初chū

人rén之zhī初chū〖〗性xìnɡ本běn善shàn性xìnɡ相xiānɡ近jìn習xí相xiānɡ遠yuǎn苟ɡǒu不bú教jiào〖〗性xìnɡ乃nǎi遷qiān教jiào之zhī道dào貴ɡuì以yǐ專zhuān

【釋義】

每個人生下來,天性都是善良的。由於善是人類最初的天性,所以人性的差別原是極小的。隻是後來由於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習慣不同,才使人們的性格產生了種種的差異。如果對兒童不從小就進行教育,它先天的善性就會因為外界不良的影響而改變。在教育的諸多規律中,重要的在於要專心致誌、持之以恒。

昔xī 孟mènɡ 母mǔ

昔xī孟mènɡ母mǔ擇zé鄰lín處chǔ子zǐ不bù學xué斷duàn機jī杼zhù

【釋義】

從前,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孟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為選擇鄰居而搬家。

有一次,孟軻逃學回家,孟母生氣地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折斷,以此來教育他學習不可以中斷。

竇dòu 燕yàn 山shān

竇dòu燕yàn山shān有yǒu義yì方fānɡ教jiāo五wǔ子zǐ名mínɡ俱jù揚yánɡ養yǎnɡ不bú教jiào父fù之zhī過ɡuò教jiào不bù嚴yán師shī之zhī惰duò

【釋義】

古代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住在燕山,十分熟悉教子育人的方法,他教育出的五個兒子,後來都成為有用之才,當了官,出了名。

對兒子光養活而不教育,是當父母的過錯。對學生光教育而不嚴格要求,是做老師的怠情。

幼yòu 不bù 學xué

子zǐ不bù學xué〖〗非fēi所suǒ宜yí幼yòu不bù學xué〖〗老lǎo何hé為wéi玉yù不bù琢zhuó不bù成chénɡ器qì人rén不bù學xué不bù知zhī義yì

【釋義】

一個人不學習,這是不好的習慣;年少時不好好學習,長大了難道會有所作為嗎?

玉石不經過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為有用或值錢的器皿。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知道做人的道理。

為wéi 人rén 子zǐ

為wéi人rén子zǐ方fānɡ少shào時shí親qīn師shī友yǒu習xí禮lǐ儀yí香xiānɡ九jiǔ齡línɡ能nénɡ溫wēn席xí孝xiào於yú親qīn所suǒ當dānɡ執zhí

【釋義】

做兒女的,在年少時就要拜師訪友,學習如何待人的禮儀和做人的原則。

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冬天給父親暖被褥。孝順父母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融rónɡ 四sì 歲suì

融rónɡ四sì歲suì〖〗能nénɡ讓rànɡ梨lí弟dì於yú長zhǎnɡ且yí先xiān知zhī首shǒu孝xiào〖〗悌tì次cì見jiàn聞wén知zhī某mǒu數shù〖〗識shí某mǒu文wén一yī而ér十shí十shí而ér百bǎi百bǎi而ér千qiān千qiān而ér萬wàn

【釋義】

孔融四歲時就懂得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做弟弟的對於兄長,應該懂得這個道理。首先要學會的是孝順長輩敬愛兄長,其次才是學知識。

要學會算數,必須要先學會認字。二者都要從最初的“一”開始,循序漸進,一直到無窮大。

三sān 才cái 者zhě

三sān才cái者zhě〖〗天tiān地dì人rén三sān光ɡuānɡ者zhě〖〗日rì月yuè星xīnɡ三sān綱ɡānɡ者zhě君jūn臣chén義yì父fù子zǐ親qīn夫fū婦fù順shùn

【釋義】

世間有“三才”,是天、地、人。字宙有“三光”,是日、月、星。

人間有“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臣之間,臣要絕對服從君,父子和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這樣才能使家庭和美。

曰yuē 春chūn 夏xià

曰yuē春chūn夏xià曰yuē秋qiū冬dōnɡ此cǐ四sì時shí運yùn不bù窮qiónɡ曰yuē南nán北běi〖〗曰yuē西xī東dōnɡ此cǐ四sì方fānɡ應yīnɡ乎hū中zhōnɡ

【釋義】

春夏秋冬是一年的四季,它們每年循環運轉一次,永無窮盡。

南、北、西、東是地理的四個主要方,它們是與中央或中間方位相對應而言的。古人用朱雀、玄武、白虎、青龍四種動物代表南、北、西、東四個方位。

曰yuē 水shuǐ 火huǒ

曰yuē水shuǐ火huǒ木mù金jīn土tǔ此cǐ五wǔ行xǐnɡ本běn乎hū數shù曰yuē仁rén義yì禮lǐ智zhì信xìn此cǐ五wǔ常chánɡ不bù容rónɡ紊wěn

【釋義】

金、木、水、火、土被稱為陰陽五行,五行來源於天理。

仁、義、禮、智、信被稱作五常,它是指導人們舉止行為的常理,不可以違背和搞亂。

稻dào 梁liánɡ 菽shū

稻dào梁liánɡ菽shū麥mài黍shǔ稷jì此cǐ六liù穀ɡǔ人rén所suǒ食shí馬mǎ牛niú羊yánɡ〖〗雞jī犬quǎn豕shǐ此cǐ六liù畜chù人rén所suǒ飼sì